久旱逢甘霖,但smart仍未脱困

时事新闻2023-09-14 18:11:11无忧百科

久旱逢甘霖,但smart仍未脱困

导读:既生smart,何生极氪。


(文/潘昱辰 编辑/张广凯)被中国车企“领养”三年后,命运多舛的昔日小车品牌smart总算收获一份“大礼”。

9月13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天齐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上游资源、核心材料、锂电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软件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锂电材料领域的研发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加快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日天齐锂业也宣布称,公司分别与吉利控股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签署合作协议。天齐锂业将向smart投资1.5亿美元,与smart将运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优势,充分发挥产业的协同效能。


天齐锂业领投smart品牌A轮融资

雪中送炭

观察者网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中旬,天齐锂业就曾宣布以领投方身份,通过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3亿元)认购smart发行的1760.56万股A类普通股,投后smart估值约400亿元。

“天齐锂业成为A轮融资的领投方,对smart来说具有战略意义。”smart首席执行官(CEO)佟湘北表示,smart与天齐锂业不仅达成了财务融资层面的合作,更将充分运用双方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优势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赋能业务稳健发展。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表示,投资smart品牌是天齐锂业首次和产业链最下游汽车端建立联系,将进一步加深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理解。

天齐锂业的此番注资,对smart而言可谓雪中送炭。

成立于1998年的smart,本是奔驰旗下微型车品牌,与历史更为悠久的宝马MINI相比,smart的市场表现累年不佳,成立以来总计为奔驰带来50亿欧元的亏损,成为后者急于摆脱的一枚烫手山芋。

直到2020年,奔驰与吉利控股集团合资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至此转为由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的电动汽车品牌。而转型后的smart也不再局限于微型车,而是向主流市场的A级电动车寻求突破。因而合资公司总部和生产基地也全都设在中国。


2020年1月,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smart的老对手MINI就宣布与另一家中国车企长城汽车合资生产电动汽车。但借助执行力更强的吉利集团,smart成功赶在长城MINI之前登陆市场,抢占了先发红利。

改头换面后,smart首款车型精灵#1于去年6月上市。乘联会数据显示,经历初期一波产销爬坡,精灵#1于今年3月达到近6000辆的销售表现。然而,精灵#1此后销量却走上了下坡路,至今年8月已不足1800辆。

无独有偶,第二款车型精灵#3于今年6月上市,于7月爬坡至2400辆,但仅一个月后就出现环比下跌,月销量降至不到1500辆。

有了吉利这个新靠山,smart的处境缘何依然尴尬?


smart 精灵#1

既生smart,何生极氪

商场如战场。不仅同行是冤家,即使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同一集团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品牌为有限资源互相倾轧并不鲜见。

而作为吉利倾力打造的高端电动品牌,在“亲儿子”极氪上倾注的资源,自然比“领养”的smart来得更多。

从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精灵#1销量的首次环比下降,正出现于极氪X正式发布的4月。


今年4月极氪X上市后,smart #1销量急剧下滑 数据来源:乘联会

与精灵#1同属SEA架构的极氪X,两款车型轴距完全一致,但后者的长、宽、高全面大于精灵#1,配置方面也更具优势。

最为关键的是,其平均售价比精灵#1足足便宜了1万元有余。


与smart精灵#1同架构的极氪X,成为影响前者销量的“祸首”

事实上,作为“亲儿子”,极氪在吉利的电气化战略中始终居于首要地位,迄今已推出三款车型,覆盖旅行车、紧凑型SUV和大型MPV等多个细分市场。今年前8个月,极氪累计销量达到6.7万辆,同比增长115%,是smart同期销量的两倍以上。

在遭遇极氪X背刺后,原本市场表现一般的smart处境相当微妙。

除销量持续低迷外,和之前在奔驰名下时一样,smart对吉利同样造成了不小的财务负担。今年上半年,smart的亏损达到6.61亿元,2022年至今累计亏损达21.2亿元。

另一方面,销售表现更佳的极氪,同样没有摆脱卖一辆亏一辆的尴尬处境,上半年亏损超过8亿元。

面对电气化带来的持续亏损,尽管上半年吉利汽车营收超过730亿元,但净利润却只有不到16亿元,不到行业头部企业比亚迪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的一半。

在此背景下,为子品牌引入外部融资,来缓解公司财务压力,成为了吉利汽车的首选。

今年6月,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吉利和奔驰均退出股东行列,转而由SMART MOBILITY PTE.LTD.和SMART MOBILITY INTERNATIONAL PTE.LTD.成为控股股东,分别持股50%。由于这两家公司均位于新加坡,外界一度猜测smart有效仿蔚来,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打算,但并未获得smart方面证实。

很快,smart于7月中旬宣布启动A轮融资,计划从资本市场募集2.5亿-3亿美元。其中天齐锂业作为领投方出资1.5亿美元,吉利和奔驰则仍将按同等股比共同控股smart。

海外业务能否曲线救市?

在本就高度内卷的中国市场,随着价格战的连延,产品、品牌皆不强势的smart,其处境举步维艰。

然而按照佟湘北的说法,smart的首要目标仍是树立“全球领先的新奢智能纯电汽车”的品牌形象,并没有参与价格战的打算。


smart品牌CEO佟湘北

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卷不动了,海外或将成为smart这类品牌曲线救市的归宿。

实际上,早在吉利与奔驰成立合资公司之际,smart便在双方协议中被定位为全球品牌,被赋予“中欧双核,全球布局”的战略规划。而作为smart发源地的欧洲,自然成为其出海的首要目的地。

今年3月,smart精灵#1率先在“老家”德国上市,目前,精灵#1已在瑞士、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地上市交付。按照规划,接下来smart将在欧洲市场开启更大面积交付,进入当地13个国家。第二款车型精灵#3也将于明年年初在欧洲市场正式上市。

在欧洲的渠道建设方面,smart主要选取奔驰渠道中对smart的300家门店,以“店中店”形态迅速铺开。目前已在德国市场现铺设92家门店、法国47家门店、意大利32家门店。

此外于去年8月,smart还与同为吉利旗下的宝腾汽车签署代理协议,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马来西亚市场推出精灵#1,此后还将在同属东南亚的泰国等市场进行布局。

领投A轮融资的天齐锂业也在公告中指出,smart已完成全球运营、研发、生产团队搭建,未来持续“南拓西进”,布局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以色列等高潜力新兴市场。

然而面对自主汽车品牌的集中出海潮,smart即使将重心转向海外,仍少不了与中国同行的竞争。如同门兄弟极氪,已于8月将首批欧标车型下线发往欧洲;老对手长城宝马MINI在沉寂多日后,也于近期宣布将于明年上市,并进军海外市场。


今年8月,极氪001下线发往欧洲

更重要的是,与研发、渠道等领域类似,进军海外市场同样是个烧钱的活。因而由天齐锂业领投的A轮融资对smart的发展前景无疑至关重要,不过以smart目前的亏损速度来看,即使最高3亿美元A轮融资完全落地,也只够该品牌烧上一年半载。

与此同时,“亲儿子”极氪正在吉利汽车的全力支持下,加速冲刺IPO。值得一提的是,早在smart这笔融资落地前7个月,极氪就先于其获得了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A轮融资,并于8月末取得证监会的赴美上市备案信息确认。

相较之下,smart不仅获得的融资额度望尘莫及,且至今没有明确的IPO计划,要说真正脱困上岸,还为时上早。

本文标签: 奔驰  宝马  微型车  吉利汽车  mini  smart  比亚迪品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