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中国经济正进入新阶段

时事新闻2023-10-28 17:41:54无忧百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中国经济正进入新阶段

10月28日,在广州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面对的困难,可以总结为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可低估;第二句话是,经济转型升级所面对的困难不可低估;第三句话是,新的国际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不可低估。这三个“不可低估”,对应着三个问题:“中国经济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讲,挑战不仅仅是短期、中期,而且是长期的。

张燕生指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5.2%,统计局所发表的四季度的预测,说只要能够达到4.4%,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的目标。这意味着,过去的两年(2022年到2023年)中国的年均增长4%,是低于潜在增长率,是低于经济的合理区间的。因此,很多人讨论最多的问题是2024年中国的经济能不能够保持5%的增长。

不过,在张燕生看来,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地方资产负债状况修复面对着困难、基础设施投资后续乏力、发展动能转换不平衡,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面对着挑战和困难,原因之一是外贸持续下行带来的稳外贸的难度加大,外贸长期亟需转型。

不过,张燕生同时认为,在当前的中国经济环境下,同时也存在机遇:一是中国正在进入新经济、其动能是创新驱动、旧经济加快推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去年中国的研发投入的强度已经达到了2.55%,全社会投入的研发经费金额已经超过3万亿;二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核心是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据北京大学一份研究报告,2000年中国的TFP占美国TFP的比重是29.7%,2014年这个比重上升到40.3%;三是中国在把握数字技术革命,绿色革命、新能源革命上非常努力,中国的电动车、光伏、锂电池的出口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和中国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在张燕生看来,中国需要解决短期稳定的矛盾;中期要解决大宗消费的问题,就是楼市、车市和电子产品的稳定和转型;长期需要构建一个扩大内需,支撑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制度条件。

以下是讲话全文:

首先还是非常高兴能够再次在今天的讲台上,也就是IFF二十周年的全球年会来讲当前中国经济挑战、机遇和前景。

首先第一个问题还是谈一下当前的中国经济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有哪些?

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从今年中共政治局两次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所作出来的判断。一次就是4月28日,4月28日这次政治局会议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是这么表述的?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也就是三年新冠的恢复,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对着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和挑战。当我看到4月28日,也就是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判断,我自己感觉还是比较精准的。7月24日这次政治局会议,就是讲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的发展、曲折式的前行的过程。

对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面对的困难,我自己是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在最基层的地方调研的时候,一些最基层的老百姓告诉我,三年的疫情需要三年的恢复,就是一些普通的农民、村民告诉我的。

第二句话就是经济转型升级所面对的困难不可低估。我自己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似乎我们回到了1978年,在1978年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是如何发展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工业经济,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当时我们问自己路在何方?因此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同样,我们问自己的问题是下一步创新型的经济,下一步更高水平开放的国际化的经济,我们要发展解决这几个重要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问题,未来的路在何方?

第三句话就是新的国际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不可低估。因为改革开放过去四十年,我们是在全球化国际环境中间前行的,我们是在IT革命、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前行的,我们是在大国可以合作,也就是我们共同推动相互依存的地球村,在这个情况下推动我们前行。但是我们现在发现,这三个支柱、这三个隐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那么这三个“不可低估”,就是中国经济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挑战不仅仅是短期、中期,而且是长期的。

今年前三个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率5.2%,统计局所发表的四季度的预测,说只要能够达到4.4%,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过去的两年(2022年到2023年)我们的年均增长4%,是低于潜在增长率,是低于经济的合理区间。因此,朋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是2024年我们的经济能不能够保持5%的增长,大家心里头没底,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讲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地方资产负债状况修复面对着困难,基础设施投资后续乏力,发展动能转换不平衡,对我们的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个方面我在PPT上就画了两张图,上面的图告诉我们疫情三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三年平均增长是2.8%,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4.3%。下面的图就告诉我们,今年的前三季度投资的同比增长是3.1%,扣除掉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的增速是9.1%。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经济面对着挑战和困难,是外贸持续下行带来的稳外贸的难度加大,我们的外贸长期亟需转型。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因素主要是三个因素:

一个因素就是外需萎缩。根据WTO的预测,今年货物贸易增长率是0.8%,远低于去年的2.7%。

第二个影响外贸的因素就是地缘政治,大国的竞争和一些区域性的热点冲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地缘政治的影响使我们今年的前三个季度对美国的出口、欧盟的出口、日韩的出口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下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第三个因素就是中国的外贸企业在这样的形势和环境中加大力度推动转型,尤其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当现在一些主要大国推动回岸制造再工业化,中国的企业通过“走出去”进入到欧美投资,而他们的投资特点是互补性的投资来带动贸易的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外贸的发展,也就是怎么推动稳外贸、稳外资,我们需要我们的外贸外资,无论是战略、政策还是结构,我们都需要实现转型升级,我们都需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当前我们所面对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就想谈一下当前的中国经济我们的机遇是什么?

首先一个重大的机遇就是中国正在进入新经济,它的动能是创新驱动,旧经济加快推动转型升级这样一个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去年中国的研发投入的强度已经达到了2.55%,全社会投入的研发经费金额已经超过3万亿。我们用研发强度看中国,我们可以看到用动能衡量,中国有三个完全不同动能和发展阶段的板块:我们的第一个板块就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这6个省市和它的研发强度,去年的研发强度都高于3%,也就是我们的第一方阵它的动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我们的第二个板块,也就是它的研发强度低于3%,一共有12个省和市。第二板块它的动能仍然是投资驱动,但是如果你看这个指标看7年,你会发现不但整个国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率连续7年高于7%,而且第二方阵的12个省和市,他们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率也都是保持在两位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陕西2021年的研发强度2.35%,山东2.34%,安徽2.34%,湖北2.32%,也就是我们看到第二方阵它的前6—7个省动能已经开始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我们还有第三板块,一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我们第三个板块13个省市、自治区一年投资创新的经费还不到广东一个省一年投入的一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用一个指标看中国,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有创新驱动的板块、投资驱动的板块和资源驱动的板块,因此中国的发展一定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它一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国家来讲针对我们科技创新的短板,国家正在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要把基础研究搞上去,国家正在制定科技体制三年攻坚计划,也就是十年磨一剑,要把体制机制转变过来。

我们另外一个方面的机遇,中国未来的发展核心是源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这个PPT上我就列了一张表,我们可以看到用北京大学的一份研究,2000年中国的TFP占美国TFP的比重是29.7%,2014年这个比重上升到40.3%。那我们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2035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占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比重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那么我们要提高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核心是要靠改革开放,核心是要靠教育和人力资本的开发,核心是要靠技术进步来推动下一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另外一个方面的机遇,也在我的PPT上做了四张表,也就是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新经济和美国新经济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把握数字技术革命,绿色革命、新能源革命,我们是非常努力。因此我们出口叫“新三样”,也就是我们的电动车的出口,我们光伏的出口,我们锂电池的出口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和中国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第三个问题我就谈一下中国经济中短期我们的前景。

中国下一步中短期政策发力,改革开放发力,我的题目是这么讲的,我们需要用改革来完善逆周期的调节,来推动双积极宏观调控的治理,也就是我们今年四季度到明年,我们要试试的各项政策,也就是积极的财政,积极的货币来推动我们积极的转型升级。因此在这个地方我就列了当前关于中国经济政策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就主张扩大财政支出,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楼继伟同志。楼继伟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主张能够提升财政赤字,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来推动中国经济的短期稳、中期结构性调整和长期的改革。

中国一个部分关于政策前景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我的观点,也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短期稳定的矛盾,中期我们要解决大宗消费,就是楼市、车市和电子产品的稳定和转型,长期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扩大内需,支撑我们未来长期发展的制度条件。

在这里我比较了三次危机的应对,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危机,一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另外一次就是三年新冠疫情的危机。三次危机我们可以看到1998年到2002年这一次危机应对是比较成功的,它的成功解决了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解决了中国经济的中期问题,解决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问题,因此这次危机应对从2003年到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到年均增长10.7%的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因此中国经济要讲中短期前景,我觉得核心问题就要解决我们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所面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最后一句话就是中国的营商环境改革,我觉得我们是需要走三个步骤来优化我们的营商环境:

第一步就是推动放管服便利化的改革;

第二步补短板,解决我们营商环境金融、纳税、跨境贸易和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这些方面的矛盾。

长期,也就是要与国际高标准的营商环境对接。

好,谢谢大家!

本文标签: 张燕生  中国  楼继伟  研究员  金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