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称哈马斯为“恐怖组织”,以总统要求英国首相“纠正”

时事新闻2023-10-21 16:03:54无忧百科

没称哈马斯为“恐怖组织”,以总统要求英国首相“纠正”

据英国《独立报》19日报道,在英国首相苏纳克访问以色列期间,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对他说,应该对英国广播公司(BBC)有关巴以新一轮冲突的报道进行“纠正”,并称BBC的报道方式是在“歪曲事实”,而且该媒体不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称为“恐怖组织”的决定应该引起“强烈抗议”。



英国首相苏纳克 图源:视觉中国

报道称,苏纳克19日抵达以色列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当天,苏纳克与以总统赫尔佐格举行了会晤。期间,赫尔佐格对苏纳克说,“我已经公开表示,BBC称呼哈马斯的方式是对事实的歪曲。”他补充说,“必须发出强烈抗议,这样才能进行纠正,哈马斯才会被划定为是‘恐怖组织’。”

英国首相府表示,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弗雷泽在过去一周“多次”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总裁蒂姆·戴维(Tim Davie)进行接触,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对话”,她建议BBC和其他英国媒体在这些交流后“反思他们的报道,为未来吸取教训”。

英国《独立报》报道还提到,此前在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赫尔佐格曾说,“我觉得BBC的报道很恶劣。事实是,它(指BBC)不承认哈马斯是一个恐怖组织,这需要一场彻底的法律斗争和公开斗争。这令人难以置信。”



赫尔佐格对苏纳克说:BBC称呼哈马斯的方式是对事实的歪曲 图源:视觉中国

英媒报道称,根据BBC公布的编辑指南,除非是转述他人的说法时,否则该媒体不会在报道中直接使用“恐怖分子”这个词。在本周早些时候举行的例行月度会议之后,BBC董事会发表声明称,“在过去10天里,任何看过或听过令人痛心报道的人,不会对哈马斯袭击手无寸铁的以色列平民所带来的恐怖有任何疑问。随着这场战争的继续,以色列和加沙有如此多的无辜平民死亡,BBC报道它的方式无疑将会继续被密切关注——这是意料之中的,我们也对此表示欢迎。”

此前在11日,BBC为没有将哈马斯武装人员称作“恐怖分子”的决定进行辩护。BBC发言人表示,除非是报道其他人的说法,例如来自英国政府的声明,BBC的记者长期以来一直不直接使用这个词。

据BBC报道,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此前表示,BBC的这一规定“近乎可耻”,还称BBC需要找到自己的“道德指南针”。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和文化大臣弗雷泽也敦促BBC修改其编辑指南,而工党领袖凯尔·斯塔默则称,BBC“需要解释为什么不”使用这个词。

延伸阅读

牛弹琴:以军大规模进攻在即 哈马斯释放善意


哈马斯武装人员 资料图

不知不觉,巴以冲突已整整14天。加沙成为地狱,数千人已经死去;以军最后动员,大规模进攻在即。

关键时刻,战斗另一方的哈马斯,突然释放出善意。

哈马斯20日晚宣布,作为对卡塔尔努力的回应,其下属的卡桑旅,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释放了一对美国母女。

这对来自芝加哥的美国母女,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时,正在以色列南部探亲,最后被虏到了加沙。

她们随即通过红十字会,转交给以色列方面。按照以政府的说法,两人随后被送至以色列军营,与家人团聚。

这是巴以最新一轮冲突中,第一次释放的人质。按照报道,哈马斯手里还有约200名人质,涵盖美国、英国、法国、泰国等很多国家。


哈马斯释放了一对美国母女

大战在即,突然释放善意,哈马斯打的是什么算盘?

看到以色列官员立刻表态,认为这是以军对哈马斯打击的后果,哈马斯这么做,不过是希望减轻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但“这不会改变摧毁哈马斯的使命”。

换句话说,哈马斯怂了?

真的是这样吗?

哈马斯肯定不这样认为。完全我个人的看法吧:

1,这是给卡塔尔的面子。卡塔尔与哈马斯关系密切,更是加沙的重要援助方,卡塔尔出马,这点面子不能不给。

2,完全人道主义考虑。看报道,这对美国母女,17岁的女儿状态还行,但妈妈身体据说很糟糕,加沙缺医少药,食物现在也缺,关着也是累赘,哈马斯索性放人。

3,更是一种舆论反击。随着以色列的狂轰滥炸,加沙成为人间地狱,全世界愤怒情绪高涨,这个时候,释放人质,展现善意,更是对美以的舆论反击,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野蛮?

别以为哈马斯就不懂政治?

坦率地说,巴以恩恩怨怨,双方有时都没有底线。巴勒斯坦人的遭遇让人同情,但哈马斯有些做法,尤其这次突然袭击,不分青红皂白滥杀平民,以及虐待俘虏的画面,确实让国际社会也难以接受。

不久前联合国安理会的巴西提案,谴责所有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包括“哈马斯对以色列的令人发指的恐怖主义袭击”,呼吁实行人道主义暂时停火……

法国、中国等12个国家都投票赞同,英国和俄罗斯弃权,但美国一票否决,理由是里面没提以色列的自卫权。这样的提案,安理会都通不过,美国的自私和双标,遭到全世界抨击。

国际的人心向背,就可见一斑。

当然,以色列随后的报复,更是无差别的杀戮,造成数千人死亡,其中一半以上是妇女和儿童,更是激怒了全世界,看看排成一列的孩子尸体,太惨了,都不忍心贴出来,这不是战争罪是什么?

冤有头债有主,你打击哈马斯可以,但这些孩子何罪?


以军最后动员,大规模进攻在即

而且,以色列断水断电断粮,强迫加沙北部100多万巴勒斯坦人撤离,这明显违反国际法。有巴勒斯坦人就哭泣:我能撤到哪里?

一所又一所加沙医院遭到袭击,最新的消息,加沙最大的圣城医院也接到以军通知:必须马上撤离,袭击随后就到。绝望的医院向世界呼救:这里有400重病患者,撤离他们就是死;这里还有12000难民,他们无路可去……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以色列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悲剧还会上演。

就在巴以冲突两周之际,加沙一座历史悠久的东正教堂被炸,当时很多加沙的基督徒在里面避难,18人死亡,其中很多是孩子。

以色列怎么说?

以军发表声明:教堂不是袭击目标,但以军袭击造成的任何损害,都是附带损失,不是以军行动预期后果……

也就是说,这是误炸,甚至都不承认是误炸,说这是附带损害,你们认命吧。


加沙一座历史悠久的东正教堂被炸

所以,我们看到,两名美国人质释放,西方媒体都是大报特报,拜登也是欣喜若狂,马克龙也公开祝贺,但那么多死去的巴勒斯坦人呢?他们中,很多是妇女,是老人,是病人,是孩子,甚至是襁褓中的婴儿。

谁真正关心他们了?

他们不过是一条条无人问津的新闻里冷冰冰的数字。

有的人还能幸运回家,但更多人却永远离开。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命与命是不一样的。

不得不说,再多巴勒斯坦人死,以色列也是不会手软的。

不得不说,哈马斯再怎么释放善意,美国也不会改变态度,还是会全力支持以色列打击。

在哈马斯释放善意前,我看到,拜登罕见地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吹嘘“我刚从以色列回来,他们告诉我,我是第一位在战争期间前往那里的美国总统”……

他还吹嘘,“今年早些时候,我登上空军一号飞机秘密飞往波兰,然后乘坐一列车窗全黑的火车前往乌克兰,有人告诉我,我是自林肯总统以来第一位进入不受美国军方控制的战区的美国总统……”

史上第一,林肯之后,够牛吧!

拜登由此吹嘘,这证明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美国将向国会申请再拨1050亿美元,支持乌克兰、以色列,哦,部分还会涉及我们宝岛台湾。

大批的美国军火,又找到了市场。这意味着又有多少平民,将倒在血泊中?拜登拍拍手走了,背后却又是怎样的血雨腥风?

哈马斯的善意,不过是一个插曲,一种斗争的手段,但不可避免,也会沦为对手吹嘘成功的筹码。可悲,可叹!

还有拜登,如果这样凶险的出访,最后能够带来和平,你再吹嘘也不迟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