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亏钱的又多了

时事新闻2023-09-19 18:19:34无忧百科

银行理财,亏钱的又多了


银行理财又被投资者吐槽了!

近日,社交媒体上对银行理财净值亏钱的讨论变多了。有投资者表示,最近一个月自己的银行理财收益下降,基本把前二个月的收益都抵消了。有投资者查了一下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10万元一个月跌了三四百元,见势不妙赶紧赎回,“大家有买了理财的也看一眼吧!”

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的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潮。整个2022年末,存续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率超20%,使得许多客户对银行理财失去了信心。

进入2023年,随着市场的回暖,理财市场整体表现回暖态势。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

然而,近一两个月以来,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


01、今年与去年有何不同?

破净率,是反映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程度的指标,表明单位市值跌破1元的产品比例。

据南财理财通统计,从破净率走势来看,除今年1月、2月理财产品仍处于债市调整后的修复期破净率较高外,今年3月-7月各月破净率均低于4.15%。

但在今年8月,破净率升至4.22%,为3月以来的高峰。


另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截至9月第一周周末,全市场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76%,环比下跌1.16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3.57%,环比下跌0.41个百分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普益标准所统计的产品收益下降,无疑也有破净产品拉低总体收益率的原因。

这样的数据变化,结合自己手机里连日的负收益数据,让投资者不免担忧。“我有一款产品下月到期,有一款是明年二月到期。很担心会亏损本金。”一位投资者感慨,现在要买银行理财只能买很短期那种,如一天、7天、14天、30天,太长期限的会“夜长梦多”,极有可能跌破净值。

但与去年的破净亏损潮相比,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据北大汇丰智库分析,2022年,银行理财遭遇的两轮“破净潮”原因不同。第一阶段(3月、4月)是底层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理财净值下降,为投资端出现问题。毕竟银行理财绝大部分以固定收益类产品,受债市结构性问题影响大;第二阶段(11月、12月)是投资者赎回形成“赎回潮”负循环,为负债端出现问题。

负循环可理解为负反馈,简单来说就是,债市/股市下跌,投资者在恐慌下赎回,机构被迫抛售资产,市场持续下跌,投资者继续赎回。


而这次破净率的回升,东吴证券报告认为,是地产政策优化叠加资金面收敛短期内对债市产生了负面扰动。报告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从8月21日的2.54%和2.65%上升至9月7日的2.64%和2.77%。由于国债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是反向关系,国债收益率上升,反映到债券市场上就是债券价格下跌,由此导致了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的攀升。


02、考验理财市场定力

在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看来,破净现象在宏观金融领域是新的“非常态”。他表示,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在快速回暖,部分细分金融市场还实现了开门红。但理财市场的整体走势却没有再次顺周期运行。

前不久的轰动一时的“银行理财首度被公募基金反超”话题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3.81万亿元,较2022年底下降了2.31万亿元。

“近期爆发的新一轮破净潮其实是理财市场大幅震荡的微观显现。”陈佳称。他认为,刚刚实现去刚性总值净值管理才一年多的理财市场,尚未拿出招数来应对金融政策的变化。从更根本上说,理财全行业的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投资者所笃定的“亏损就是理财机构水平问题”,也从侧面说明,陈佳的判断不无道理。如何提升投研硬实力成为摆在银行面前的现实挑战。

陈佳向「市界」表示,全球理财市场技术进步一日千里,智能投顾超速渗透到产品设计、客户开拓、投资模型、营销理念等方方面面。相比之下,国内理财市场应早一步摆脱依托银行网点的理财经理体系,向自研创新和服务提质增效方面转型。

北大汇丰智库给出的更全面建议是,银行理财作为资管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应该立足于为客户提供低风险低波动产品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包括突出养老特色、提升直接投资能力、提高人力投入、做好客户适当性匹配、重视产品适当性管理等。

事实上,在经历了去年的大规模破净赎回及引发的负向反馈后,现阶段机构行为相对于去年年底也采取了更为稳健的策略,比如通过增加存款、债基配置客观提高自身流动性管理能力。中信证券明明团队的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理财对债券及同业存单的投资比例较2022年底降至58.32%,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占比达到23.7%,同比增长9.6%。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董文欣也指出,此次破净率攀升,即便有部分产品阶段性产生赎回扰动,反应烈度预计也会显著弱于2022年四季度,整体影响可控。

对于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群体是所有金融资产投资者中风险偏好较低的群体,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银行理财保本走下神坛,应合理看待净值波动,避免非理性恐慌。此外要深入了解产品特征,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理性选择购买。

(作者 | 陈畅,编辑 | 孙月,运营 | 刘珊

本文标签: 债市  债券  理财公司  银行理财产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