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博士毕业,都去哪儿了?

时事新闻2023-10-23 10:34:21无忧百科

法学博士毕业,都去哪儿了?

编者按:法学专业一路读到博士,是否一定会进入高校任教?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科研,是否只能考公?本文访谈了五名去向不同的法学博士毕业生,择业背后的原因均有不同,可供诸位读者朋友一阅。

概括来说,法学博士毕业后的归宿主要有:高校任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刊编辑、企业、公务员、律师等。在就业行业和单位分布上,尽管教育和科研行业依然是吸纳博士生就业的主体,但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本期介绍几位优秀的博士的就业去向以及择业观念,以期助力青学子成长。

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篇:王志坚


1.毕业院校:西南政法大学

2.现就职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后

3.研究领域及成果:刑事司法证明、轻罪诉讼体系。在《社会科学研究》《刑事法评论》《司法改革论评》《证据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合著学术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

4.择业考虑:

第一,跌倒后再爬起来。博士在读期间,由于发文不顺,一度产生过挫败感,也曾怀疑过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科研。博士毕业时,在博导的鼓励下,重拾学术信心,想继续在学术道路上深耕发展,进而决定做博士后。一方面,想通过博士后三年检验下自己。另一方面,想在博士后阶段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

第二,换个环境练“功”。由于本硕博都在西政学习,熟悉了政法院校的培养模式、学习氛围和研究环境,博士后阶段想拓宽学术视野,到综合性大学法学院继续学习。再加上未来想在浙江发展以及一直十分敬仰博士后合作导师,就决定到浙大做博士后。

总体而言,在博士后阶段,研究思维、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相信能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有所增益。

5.寄语:走正道,做好事,学本领,交高人!

二、高等学校篇:王仲羊


1.毕业院校:清华大学法学院

2.现就职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师

3.研究领域及成果:侦查学、刑事诉讼法学、个人信息保护。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北法学》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4.择业考虑:

基于学校氛围与个人发展的双重考虑。在硕士就读期间,我就深切感受到母校西南政法大学扎实的治学传统、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教师学生之间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它提供的自由环境能够让青年教师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学者的华丽蜕变,有空间与耐心专注于学术,而且不是非升即走、有编制。

5.寄语: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三、事业单位篇:全威巍


1.毕业院校:西南政法大学

2.现就职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3.研究领域:刑法学、犯罪学、网络舆情治理、涉外法治

4.择业考虑:一是兴趣和爱好,二是能力与技能,三是需求与前景,四是薪资和福利,五是工作环境和文化,六是个人发展和价值观。

5.寄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实践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

四、律师篇:李学辉


1.毕业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2.现就职单位: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 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委员

3.研究领域与成果:民商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多次接受《人民日报》《法治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法治网、法制文萃报、民主与法制网等新闻媒体采访。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并出版专著两部、第一副主编著作一部。

4. 择业考虑:

鉴于读博之前,我就是北京执业律师。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我综合考虑了个人爱好兴趣、个人现实情况、未来发展空间等,我认为继续做律师是相对正确选择。

第一,我有一定工作经验,这是优势。

第二,我喜欢这个职业,时间相对自由,易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

第三,律师职业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能够捍卫法律尊严、匡扶人间正义,能够实现小时就有的“侠客梦”。

因此,博士毕业之前,实际上我就已经决定了继续从事律师职业,直到今天,继续做律师的想法依然未曾改变过,即使我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我也毅然决然地继续我的律师事业。至于将来发展如何,谁也不好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5.寄语:做一名高情商、做事有温度的法律人。

五、央企篇:A师兄


1.毕业院校:XX大学

2.现就职单位:某保密单位

3.研究领域与成果:刑事法学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专著或教材多部。

4.择业考虑:

大家博士毕业可能大多会选择高校做学术青椒。而选择央国企对于法学博士来说不失为一条不错的路子。这里既有稳定的工资薪酬,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而且可以免受发C刊之困苦。所以,高校也好,国央企也罢,到哪里都是熬生存。在这里可以较好地生存下去,我就毫不犹豫地去选择。

5.寄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众所周知,读博是绝大多数人给人生加码的一种选择。

截至当前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计录取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随着博士潮的到来,一些红利俨然不复存在。就前述几位优秀的前辈就业情况而言,可以看出当前博士就业方向与学术职业的联系正在逐步解耦。原因不乏,一是学术部门的吸纳能力有所下滑;二是地方与企业人才政策的凸显。在此压力下,应当调整心态、拓宽认知。其实,一个博士的成功没有唯一定义,科研并不是读博的真正目的,读博的真正意义在于享受学习,目的是过上一个好的生活并有幸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行业。

祝愿大家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

本文责编 ✎ 确幸

本期编辑 ✎小贤

法学学术、热点争鸣、交叉学科,请认准“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