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童靴这几日来聊,这一次的“史诗级”政策大宽松会产生怎样的反转?这时候是该买房还是该卖房?房地产的“金九银十”这次会不会有?……
坦白说,我不认为这个意义有多么大。预测市场下个月或者下个季度的房地产成交涨跌,考虑到房地产一旦买入就是天然超级长期的资产配置动作,短期波动着实不重要。就是知道它下个月、下个季度的走势,如果长期的逻辑讲不圆,其实也改变不了我们的任何操作。
整体市场的平均走势,和个人的微观决策,是不同的,不要看着前者做后者的决定。永远都是老规矩:我们只关心个人的需要、能力圈、风控,以及我们只专注于板块和楼盘,是不是一个更好的盘,有没有更好的价格。
能改变你的操作吗?
第一,关于政策支持,很猛,还不够。
目前最猛的政策是三项:认房不认贷、降首付利率、降存量房贷利率,都已经落地了。
在历史周期里,这些显然都是很大级别的政策刺激。“认房不认贷”,可以让“二套变首套”,“降首付利率”,可以显著降低购房人的首期和月供成本。对于原本受制于资金压力而不能买房的那部分群体,这两类政策可以快速形成强烈释放。对第三类政策,降低首付利率,虽然目前来看还不确定能够下调多少(平均50个BP还是80个BP),但几十个BP是可以期待的,每个月省下几百块是OK的。这个相当于是银行界集体在向房主们“发钱”,而且是很多年持续的“发钱”,对于减轻房主压力、扩大消费可以形成一定的提振。这项政策在9.25之后才能兑现,所以发挥效用要在第四季度。
但要真正的“稳住市场信心”,我认为还不够。其一,本次的市场调整是系统性的,影响将是“前所未见”,我在恒大暴雷时说“远追1993-1994”,现在看还包不住。这些必须要你身在开发商,或者手里有那么几套房子在卖,才会真正的切身体会到。其二,目前的威猛宽松,核心集中在放松限贷,本质是让买房能力较弱的那群人“加杠杆”,但还未动限购。也即是说,真正购房能力最强劲的那群人依然受困。其三,即便是放松限贷,目前的政策核心依旧在支持首套刚需,放松力度尚不及2014年。其四,是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人们开始普遍厌恶贷款,而只想着偿债,前文说过了。
对于政策而言,它不愿意一次性放尽。
第二,市场交投与挂盘同大升。
短期,房地产市场一定会出现显著“回温”,这是市场共识。但有两点要弄明白,一是怎样的回温,二是回温的持续性。
看京沪穗深的情况,两方面的指标都能显示显著的回温。一个方面是真实成交量,据中原统计,北京新政第一天的新房市场成交,就超过8月半个月的成交量。9月2日北京新房成交量超过1800套,3日快速下降至900套左右。2-3日,北京二手房成交2600套。据链家上海数据,新政后首个周末,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增加约70%。广深因为周末是台风,所以,暂时还看不到什么成交数据。从贝壳这几日的统计来看,丝毫未有显示。
但可以观察另一各方面,“先行指标”,也就是显示市场短期情绪波动的指标,比如带看量、进线量等等。据中原统计,新政后日进线量环比增长35%。据乐有家统计,上周日带看量,同比二三季度的周日平均水平上涨了5成。这些先行指标,转化到成交量上,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可以肯定,广深成交量虽弱于京沪(先前谁的限贷控得狠谁这次反弹的猛),但也一定会出现成交的大升。
同期,市场较少关注的还有另外一点,这是过往10来个已经落地“认房不认贷”城市走过的路——尤其是天津、郑州。
成交量短期上升,是事实,但只是事实的一半,另一半是:卖主挂盘量的激增。
目前这部分的数据还不够多,我的朋友“地产日知录”测算,新政策两天半,北京新增挂牌可能达到6000套。
想一想当时郑州的情况,也不由得令人心生几丝疑虑。我相信四大城市都会一样,交投量上升的同时,挂盘量也大升。有人漏液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这本是市场常态,在今日,多空博弈尤为激烈。
第三,持续性是关键考察点。
跟进市场观察,你会发现,人们依然在犹疑不定,有对房价上涨的担心,但是忧虑同样多。
从上面那些数据和信息看,感觉更像是“存量需求释放”。就是,本来无论熊市多么惨,那些买家反正也要买房子,他们都已经在买房的路上了,只是原来不疾不徐,新政加速了他们赶往售楼部下定的速度。网上散播的不少“临时涨价”的楼盘,实际上在深圳也发生过,更多像是“逼定”的营销策略,而并非是真正的涨价。在某种程度上说,这还不如开发商到了尾盘开始往回收折扣那么真实。
对后市最关键的判断点在于:这一波需求释放完,有没有新增的需求接得上来。这个取决于后续加温政策还有没有,民营企业家信心的回升,以及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如果有,那就有持续性,如果没有,那就堪忧。
市场真的能够企稳复苏,需要祭出真正根本性的、最猛力的配套政策——解除限购,让真正的购房需求得以释放。上面讲了,放松限贷,实质上释放的实力较弱那部分人群,这个环境下,首套刚需、二套改善,大部分都在忧虑裁员降薪,钱越来越不好挣,要他们用脚投票加杠杆,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先前的案例,天津、郑州“认房不认贷”推行后市场表现的拉胯,都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只有解除限购,才可以释放出真正的有钱人——这里面还是有相当部分的需求需要去置换更好的房子,让市场真正的得到夯实。
更根本的指标在第二点,企业家信心的企稳回升,这是我最看重的指标。除非不要发展只要分配,否则企业家群体一定是中枢。发展经济,只靠企业家这个群体不会带来完美的公平,但它一定是最有效率的。看你要什么,有增长不一定有好的分配,但没有增长连分配都不会有。
记住一点:今天的楼价大跌,绝不是单单的房地产调控造成的,自然,也绝不是单单靠放松房地产调控而带来大复苏。要点在哪,大家都知。
信心不是靠说话就能够持续的,而是要靠行动,靠大家真金白银的投票。对于安全与增长的担忧,缓解不了,企业、个人都不敢大胆的入市。必须要尽快的防止,有钱人“不惜一切代价”的跑LU。
第四,自住者可以考虑入市。
我认为自住客可以考虑入手了,先前不放弃寻找好楼盘,现在可以积极一些。
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未来的楼价涨跌,而在于,现有对自住客最为利好的政策支持,基本上已经出尽了。自住客想要买房,原来的限制基本上都已经不存在了。即便是再等,也可能等不来比这更多更好的大政策。
对自住客,下面的政策,最值得期待其实只在于税费政策了,比如减免契税、营业税等等,深圳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区别对待,这样可以再结结实实的为自住客省下一笔钱。但像解除限购,其实对自住客而言,影响不大,反倒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焦虑。利率方面的政策,还有一点空间但很少,而且,即便是利率再下调,你到了重定价周期也一样能够享受到,这不是重点。
贷款的空间打开了,你用不用,和你是否被允许用,是有区别的。只是说,这个时候,自住客的考虑点必须要转变,从旧有的思维路径里跳出来——不要再带着“通过买房改变财富命运、实现阶层跃迁”的思维。今天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底层逻辑,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便是所有的政策都放开,最好也不要再抱着上述想法。“房住不炒”已经实现,也会继续存在。
自住客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租房子,或者是继续待在现有的居住环境里,但如果是需要提高居住质量、提前享受,就要自己在租房和买房、楼盘的性价比、以及自身的风控能力之间,做好计算权衡。比方说,有一些地段配好优良、折价非常大方,又是品牌开发商的好楼盘,在先前更为困难的时候也并不难卖,在这个时候就更没有条件去大让利,完全可以下手。再比方说,因为交楼危机,倒逼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发商主动选择卖现楼。客户买房即可入伙及办证,几乎没有等待期,也不用担心搞团建,完美切换,这样的,也完全可以考虑……
如果等待只是为了抄底,好抄到一个地板价,那我只能“祝你好运”。讨论抄底这种事,我觉得不如读读《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可能更有体悟。
至于要卖房,要我说,这时候也可以再重新考量。深圳有的二手房已经腰斩,有的豪宅是以1000万的级别往下掉价。这个价格,如果不是非常急迫,楼盘也不是非常的差,我认为现在也没有必要再挂盘了。恐慌性的卖出,和恐慌性的买入,都是一样的错误。如果说无论你怎么做,我们都注定要迎来一个较长的L型,那么,不如等一等,大家共同熬一熬,看一看。
要买房,买对房,或卖房,卖对房,加微信号budao2000私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