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一线|美联储紧缩预期、巴以冲突阴云笼罩,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弱

时事新闻2023-10-23 10:37:35无忧百科

美股一线|美联储紧缩预期、巴以冲突阴云笼罩,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斌 上海报道

在美联储紧缩预期和巴以冲突冲击下,美股阴云笼罩。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三连跌,道指跌0.86%,上周累计下跌1.61%;纳指跌1.53%,上周累计下跌3.16%;标普500指数跌1.26%,上周累计下跌2.39%。

投资咨询公司Alan B. Lancz & Associates总裁Alan Lancz表示,利率上升让市场笼罩在阴云之下,美国可能不会有软着陆,这将给金融市场带来伤害,中东局势也让投资者寻求避险。

在一些极度悲观者眼中,接下来美股甚至可能暴跌。美国知名基金经理John Hussman警告称,美股定价过高,可能会暴跌60%以上。“市场估值处于美国历史上三大泡沫极端之一,堪比1929年和2000年的峰值。前两次不计后果的投机都以灾难性的结局告终,目前的泡沫很可能以类似的方式破灭。”

美联储11月按兵不动几成定局

从近期公布的数据看,美国经济目前仍保持了相对韧性。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9月零售数据环比增长0.7%,远远超出经济学家预期的0.3%。同比来看,美国9月零售数据增长3.8%,升至7049亿美元。消费活动占美国经济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经济的支柱,而零售额约占美国全部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对于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而言,零售报告反映出的消费状况是极为重要的参考数据。

此外,即使在美联储连番加息的打压下,劳动力市场也依然相对火热。截至10月14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为19.8万人,较前一周下降了1.3万人,意外降至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桑坦德资本市场美国公司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看来,虽然需求正在放缓,但仍保持在历史性的强劲水平附近,裁员幅度远低于正常水平,劳动力市场仍然火热。

因此美联储鹰派官员认为加息周期仍未结束。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美联储今年仍有可能再加息一次,目前美国通胀风险偏向上行,7月以来上涨的汽油价格会渗透到核心通胀之中,也可能推高人们对物价的预期。美联储还必须控制加息过多的风险,在降低通胀与不让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间取得平衡。

而在鸽派官员眼中,目前的利率已经足够。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目前通胀率仍为3.7%,美联储的目标是2%,必须更接近2%才能考虑任何形式的放松。他认为政策制定者不会很快放松政策,但利率已经达到了足够严格的水平,不需要再上调了,预计美联储要到明年晚些时候才会降息。

但不管怎样,美联储11月初按兵不动已经没有太大悬念,12月及之后的货币政策仍要视数据而定。在噤声期前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了讲话,暗示美联储将在下次会议上再次按兵不动,但如果政策制定者看到经济增长强劲的进一步迹象,就有可能在晚些时候再次加息。

高企的美债收益率也会推动美联储暂时保持观望,开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何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债收益率上升或驱使联储暂缓加息。美联储官员近期表态聚焦于债券收益率会导致金融情况收紧。对美联储而言,金融条件的变化是其加息抑制经济总需求的关键一环。债券收益率上升导致的金融条件收紧,可能会驱使美联储暂缓加息,避免紧缩过度。

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来袭

展望未来一周,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俄罗斯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美国、欧元区、英国将组团公布PMI数据,美国还将公布第三季度实际GDP、9月新屋销售、核心PCE物价指数等数据。

财报方面,本周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出炉,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都将公布业绩。此外,可口可乐、通用电气、德州仪器、波音、IBM、万事达、默沙东、英特尔、福特、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也将发布最新财报。

虽然美联储11月会议按兵不动几成定局,但即将公布的9月PCE物价指数或将对美联储下一步决定起到关键作用。市场预期9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7%,较8月的3.9%小幅放缓,但环比增速由8月的0.1%加快至0.2%。如果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超预期反弹,那么美联储今年12月再次加息的概率将增加,市场也可能面临“股债双杀”。

欧洲央行本周将公布利率决议,预计将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此前表示,将维持现行政策对抗通胀,但也不想进一步加息制造经济衰退。与此类似的是,加拿大央行大概率也将按兵不动,加拿大9月核心CPI降至2.8%,同时加拿大国债收益率稳步上升推动金融环境趋紧,减少了央行再次加息的压力。

本周投资者还需要密切关注美债走势。在美联储紧缩预期和美债供应等因素冲击下,美债收益率狂飙势头不止。10月1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大关,创下2007年7月以来新高。

美国银行表示,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元异常强势,以史为鉴,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最近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与上世纪80年代相似,具体来看,新冠疫情带来的刺激措施以及随后美联储突然采取的鹰派政策与40年前的趋势一致。

地缘局势的进展也需要密切关注,近期巴以冲突愈发激烈,成了左右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瑞银警告称,地缘政治冲突、美债收益率攀升以及股市进一步下跌的风险意味着“投资者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全球财经日历

周二(10月24日)

英国9月失业率、欧元区10月制造业/服务业PMI初值、英国10月制造业/服务业PMI、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服务业PMI初值、美国10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

周三(10月25日)

澳大利亚第三季度CPI、德国10月IFO商业景气指数、加拿大央行利率决议、美国9月新屋销售总数

周四(10月26日)

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美国9月耐用品订单、美国第三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周五(10月27日)

美国9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美国9月个人支出、俄罗斯央行公布利率决议、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