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来了!郑州都市圈重要发展轴线,郑开同城化将迈入新阶段?

时事新闻2023-08-29 11:09:05无忧百科

新模式来了!郑州都市圈重要发展轴线,郑开同城化将迈入新阶段?


欢迎关注“楼市气象”

接天气,接地气,大家都爱看的地产自媒体!

郑开同城化作为郑州都市圈重要发展的一条轴线,经过逾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在省市多级战略下即将迈入新发展阶段。


△郑州都市圈夜间灯光亮度图 ©根据资料绘制 仅供参考

从上图郑州都市圈最新夜间灯光亮度图可以看出,郑开一体化已经有了基本轮廓,但效果还有待提升,特别是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加速同城。

而郑汴一体化的提出者,河南大学教授、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日前在省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上针对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又提出了新发展建议,这次建议都涉及什么内容,官方是如何回复的呢?咱们往下看。

从官网了解到,省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耿明斋代表提出了“关于以上海‘虹桥模式’推进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官方答复如下:

2020年1月,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加快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2020年9月,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0年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要求研究制定支持郑开同城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郑州、开封探索建设同城化示范区。

2021年1月,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参与全球竞争和集聚高端资源功能,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形成支撑带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

2021年6月,楼阳生书记到开封市兰考县调研时指示,要“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等方面深入研究、统筹推进”。

2022年3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会见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一行,双方就郑开同城化工作进行深入对接,表示要切实推动郑开同城化由点到面纵深推进,努力实现两地互促共进优势互补整体提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郑州都市圈建设、全省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要求,按照省、市工作部署,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郑开同城化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一是开展郑开同城化前期调研工作,衔接两市用地布局。在省自然资源厅的统筹协调下,我局与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兰考县人民政府先后进行了深入座谈对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现场踏勘,对现状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了郑开同城化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重点从聚合优势资源、短板重点突破、协同转换赛道三个方面连接郑州和开封同城化发展。通过三区三线划定,充分衔接了郑州、开封与港区的用地布局,强化郑开同城化的战略空间预控。


△航空港周边核心组团交通布局图 ©官网 仅供参考

二是召开专家咨询会,深度谋划郑开同城化发展。郑汴一体化战略实施10多年来,郑州、开封两座城市开始以隔空拥抱的姿态,携手共进、深度对接,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对标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为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我局在省厅的组织下,承办了郑开同城化发展专家咨询研讨会,邀请全国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与河南省内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进一步落实郑开同城化发展要求、强化区域重大战略的响应,推动郑开同城化发展的前期研究工作,促进郑州-开封两市跨界协调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我们的郑开同城化工作出谋划策。

三是深化《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内容,加强区域协同研究。规划充分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一主两副、一圈四区多节点”的网络化、开放式、节约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站位服务全省大局,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优势,全面融入区域互通合作,培育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引领省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构建环郑紧密协作地区,推动交界地区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多层次空间协同。推动郑开同城化形成全面融合的总体空间格局。强化跨界治理机制,推动郑开两市的生态建设、公共安全、产业创新、文化旅游、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要素全面协同。推动在重点地区围绕文化与科技创新转化、内陆双循环枢纽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县域治理、沿黄滩区生态治理等主题开展合作共建。


△河南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示意图©官网 仅供参考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会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郑州都市圈规划、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以郑开同城化为支撑,积极推动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同时借鉴学习上海“虹桥模式”,创新跨界协同机制,鼓励开展政策机制探索。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监督规划落实。

所谓的“虹桥模式”主要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谋划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如今走过了三年多的光景,总体方案是2021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实施的。

从地域范围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包含“一核两带”。“一核”是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两带”是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展到杭州湾北岸,纵贯南北、江海通达,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空间上呈现昂首东方的雁阵形态,是长三角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雁阵图 ©华东师范大学 仅供参考

结语

从此次官方答复来看,开封作为环郑紧密协作区域,在郑州都市圈黄金三角战略的推动下,将构建郑开许都市圈核心动力源。

通过省级重点推动航空港区的升级打造,不难看出,也是依托航空港国际机场区枢纽打造航空新城,从而成为郑开许的“中心”,更构成了郑州都市圈金三角区域的文化、枢纽、服务中心的新引擎。


△郑州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示意图©官网 仅供参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航空枢纽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预见,未来将通过开港产业带、郑开科创带推动郑开同城化多轴线发展。双核推进郑开同城化进程,形成郑州都市圈核心动力源,促进环郑、临港组团的融合发展。

如果非要以雁阵模式来展现,那么郑州都市圈核心动力源的三大中心,服务中心(郑州)、文化中心(开封)、枢纽中心(航空港)谁会是头雁呢?欢迎家人们底部留言区互动。

来源:珂尔

扫码加小编入群~新鲜资讯一手掌握!

企业自主研发 AI建筑设计平台TransBIM ,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 针对施工图专项,协同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五大专业,一键生成施工图 ,实现建筑设计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 3天出图,成果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无差错、零强条、经济合理 ,全面降低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有合作需要可联系15738873333详询。

未来立体生态建筑(国际)创新中心寻合作

未来立体生态建筑(国际)创新中心隶属于清华大学全资企业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以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原创核心团队为基础,整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环境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美术学院四大学院,及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端资源共同打造。未来立体生态建筑(国际)创新中心中原大区业已成立,并 能够为行业提供未来立体生态创新建筑的全过程咨询及示范项目代建服务。有合作需求可联系15738873333详询。

本文标签: 郑开  虹桥  同城化  都市圈  航空港  郑州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