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部增速第一省,疯狂借势了

时事新闻2023-08-29 15:00:01无忧百科

官宣!中部增速第一省,疯狂借势了

作者:余飞

01


安徽的纵横捭阖

安徽,这个在十几二十年前存在感很低的省,过去十年频频出圈。

安徽的诀窍,全部藏在了最近发布的一份文件中。

近日,安徽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通读整份文件,本号只看到了两个字:借势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他人的势力,助攻自己的成长,这是安徽过去十年狂奔的诀窍,也是安徽未来仍会执行的策略,

这份《意见》明确提出:

推动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联动发展,提升城市群辐射联动效应。持续推进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六安与上海对口合作,加快长江城市带、省际毗邻地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全力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这段话中,安徽明确提出,要借助上海、南京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城市。

过去十年,安徽能够出圈,凭借的便是这种纵横捭阖的手段,让自己成功上位,超越了上海、河北、北京。

数据显示,2013年安徽GDP位居全国第13位,十年间安徽排名上升三个位次至去年的全国第十,上升速度仅次于贵州。

但与贵州不同的是,贵州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举债拉动大基建,十年之后的今天,贵州已经被自身的债务所累。

而安徽,依靠的则是左右逢源、纵横捭阖之道。



02

散装与强省会同时进行的安徽

作为一个江西人,我之前在写江西发展的时候,特别强调过,过去十多年,江西被安徽逐渐甩开,南昌被合肥超越并逐渐扩大差距的关键在于,江西没有领会安徽的借势之道和强省会发展模式。

古代的江西,存在感十足,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古代的水陆交通体系中,江西是枢纽。

在内河与陆路为主的时代里,江西因为东临福建、浙江,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邻湖北、安徽,是华东、华南、华中三大区域的联结点,同时又拥有长江、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等水系,让江西尽享水陆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

在魏晋之前,南方尚属未开化的地带,而自东晋衣冠南渡再加上宋朝时期的第二次北人南渡,江西也因此开始兴盛,走入中国经济版图的舞台中央。

宋代江西繁荣兴盛,不仅粮食输出有“天下最”之誉,茶叶、采矿、冶金、陶瓷、纺织、造纸、商贸以及城市等无不兴旺发达。

以瓷器著称的景德镇便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瓷的金字招牌。

同时,江西所处的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广州通道便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交通线。

一言以蔽之,在依靠水陆交通的古代中国,江西是商贸的枢纽地带,往来货物穿梭于此,各省的文化在此交汇,江西不但承担着朝廷税收的重任,同时也在为东晋之后的各王朝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经济繁荣,文化鼎盛是古代江西的标签。

唐宋时期全国有名的书院江西就有两家, 鹅湖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唐宋八大家就有三位是江西籍。据统计, 明朝时期,江西一共诞生2700多位进士, 占明朝进士总量的一成多,而状元的数量也高达17人,素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所以说, 当时的江西文化程度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但进入近代,随着铁路的兴起,拥有水路优势的江西渐渐边缘化。失去交通枢纽优势的江西,渐渐黯淡。

尽管在交通上被逐渐边缘化,但江西本也有出圈的机会。

过去十年江西没能运用好,没能做好这些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后院,承接产业,反倒让长三角和粤港澳不断虹吸江西的人口。江西外出的打工人员,有一半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接近一半在长三角。

反倒是安徽,在到处蹭热度,既充分融入中部发展,更与长三角实现了捆绑。

2010年合肥、马鞍山加入。2013年芜湖、滁州、淮南加入。2018年,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加入。2019年,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加入。

至此,安徽全境顺利加入了长三角。并且,在中央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官宣。

此外,安徽还将自家的两个城市芜湖与宣城,加入了南京都市圈,借助南京的力量发展自家的城市。

同时,作为中部6省之一的安徽也在与中部通力合作。开启了左右逢源的模式。

除了借势外,安徽还开启了强省会模式。

凡是好的政策,好的产业,都是省会优先,这种背景下,强省会的省域,省会经济与人口不断做强做大。

合肥的首位度为26.7%,也即安徽超过四分之的GDP装在了合肥。合肥GDP是第二城芜湖的2.7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的发展模式,其实可以理解为,一边强省会,一边散装发展。

自身集中力量发展合肥,其他城市则借助长三角的力量来发展。双管齐下地发展,让安徽在过去十年开启了狂奔模式,排名上升了三个位次,挤进了全国前十。

今年上半年,安徽GDP增速位居中部第一,GDP规模紧追湖南省,正挑战湖南中部第三的位置。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统计局

就安徽的现状来说,目前更靠近长三角的南部城市整体强于北部。为了平衡安徽的发展,2021年,国家更是发布了正式文件,派遣了长三角6大高手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徐州帮扶皖北9城发展。



上海市闵行区帮扶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区帮扶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贤区帮扶安徽省亳州市;

江苏省南京市帮扶安徽省滁州市;

江苏省苏州市帮扶安徽省阜阳市;

江苏省徐州市帮扶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帮扶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帮扶安徽省蚌埠市。

在这种背景下,安徽定下了宏伟目标,2027年GDP冲刺7万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统计局

03

江西已开始全盘效仿安徽

江西过去十年的陆沉:

一方面硬生生让自身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没能利用好,反倒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城市群虹吸的目标,江西因此成为了劳动力输出大省。

另一方面,江西的强省会战略后知后觉。

在四川、湖北、湖南、安徽都在搞强省会的时候,江西后知后觉,直到最近几年才提出了要壮大南昌的首位度。

可以说,江西错失了黄金发展十年。本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沿海的发展机遇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转移到了内陆城市。

成都、武汉、郑州、长沙等城市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强势崛起的。但江西硬生生错失了机遇,跟不上步伐,被其他城市甩开了。

透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在2001年之前,南昌的GDP高于合肥,2001年合肥正式反超南昌。

这只是开始,从2001年开始,合肥开启了甩开南昌之路。从2001年的反超,到2022年,合肥GDP已经领先南昌4809.6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合肥、南昌统计局

在错失了黄金发展十年之后,最近几年江西似有觉悟,几年前提出了强省会模式,要壮大南昌的能量场,提升南昌的经济首位度。

但是进展比较慢。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南昌的首位度仍只有22.5%,位居27个省会与首府城市倒数第十。



此外,江西最近几年也在反复强调:

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 间。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合作新模式,对接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协作关系。

这段表述,其实就是安徽的翻版。安徽要让自家的城市融入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自身已经全盘融入了长三角。

江西则提出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合作。

江西与安徽在气质上其实很像,江西其实更有散装发展的潜力。一方面,南昌的首位度不高,在省内的存在感并不是特别强。

南部的赣州,其实一直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在赣深高铁开通之后,赣州已经拥抱上了深圳,坊间甚至戏称赣州是深圳的北五环。

赣中的萍乡、宜春、新余距离长沙并不远,可以趁机搭上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至于江西东北部的鹰潭、上饶则可以借浙江的势来发展。

北大门九江,一方面可以争取融入武汉都市圈的发展。

另一方面,则要紧紧拥抱省会南昌,昌九一体化提出已经十年了,但并没有啥效果。未来江西要做的,是在壮大南昌的同时,努力将昌九一体化这个提出了十年的概念落地变成现实。

总而言之,江西已经醒,开始行动了。效仿安徽,开启强省会与散装发展双管齐下的发展模式,明显是对的。

至于能否收效,只能让时间给答案。

本文标签: 江西  安徽  合肥  南昌  芜湖  湖南  赣州  中部增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