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出台后,在8月份的最后一天,央妈联合金管局又直接放了两个大招:降低首付比例、下调存量房贷款利率。
一时之间,中国房地产政策工具箱中的武器陆续出鞘,照这个趋势来看,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而且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新一轮刺激政策的集中出台,很显然并非是单纯为了稳房价和促消费,我认为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稳财政。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中国楼市称为“土地财政”,主要还是因为这背后的逻辑,即国家通过卖地来获得资金,然后用来解决财政开支不足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衍生成了现在的“土地金融”体系,并进入了常规化的循环。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有形之手借助楼市这个工具,便可以顺畅的通过政策调整来影响整个金融环境,因此,土地金融也就成了当下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大动脉。而换一种说法,其实这也是一种“土地人民币”的模式,跟之前所说西方的“黄金美元”“石油美元”是一个道理。
当然了,这并不是我们人为刻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在整个宏观经济循环体系中自由演变、自发迭代而形成的。就像这些年来的美国,从开始的“黄金美元”,再到“石油美元”,以及后来的“国债美元”,无一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迁而改变,而这一次次的更迭实际都是为了让美国金融体系的大循环更为通畅。
所以不论是在哪个时期,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往往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不仅可以决定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决定了经济的韧性。就像如今美国在金融领域如此强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国债美元”体系,是经得起考验的全球大循环体系。这一点是其他国家都比不了的,我们必须承认。
而对于中国而言,当下内需的压舱石其实就是“土地人民币”这个大循环。这一点相信大家也都非常清楚,毕竟近些年来,在央妈放水所需的抵押凭证中,有超过一半是各种债券以及与土地有关的衍生品。当然其对经济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就像近几年我们有些经济数据不够乐观,一方面是疫情导致;另一方面就是土地财政的快速萎缩。简而言之就是,土地金融不畅,则内需就不行。
而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想要换一个除了土地之外的人民币之锚也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说非要改变的话,只能是学习美国那种模式,即形成新的“国债人民币体系”,也就是将央妈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抵押凭证替换为国债,然后央妈通过购买财政发布的国债,来形成新的循环。
但这样做的弊端很大。虽然从表面上看貌似是摆脱了“土地金融”的影响,但实际上,这比“土地金融”更狠。因为这种模式一旦落地,实则意味着国家开始疯狂放水,真正可怕的是,放出来的这些水,不会再进入地产,而是会变成养老保障资金,以及成为少数公司股权牛市的推手,也就是如今美日韩等国家展示给我们的那样。这样一来,贫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客观来说,此举虽然可行,但是并不可取。所以当前土地金融依旧是我们内需的核心动能,其实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而从当下的情形来看,虽然房地产领域陆续出了不少利好政策,但房地产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成为救市的主战场,后期成交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土地金融功能的彻底丧失。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重点分析过,未来几年新房的供应量大概率会减少(相关内容大家可以点击查看《大局已定!房地产迎来新变化,机会来了?》),但只要我们整体的房价稳住,土地金融底部的实物资产不拉胯,那整个的模式就可以继续循环下去。
当然,当下很多人因为房价、房贷等问题常常痛骂中国楼市,但是大家想一想,一旦到了不得不启用“国债人民币”体系的时候,问题只会更严重。到时候,中产的资产会严重缩水,财富会更多向极少数的富豪们倾斜,那普通人的日子就更难了。而且这种模式对当下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的产业升级也极为不利。目前我们的产业升级已经到了攻坚阶段,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保持定力,越需要有稳定、畅通的内循环,具体分析大家可以回顾查看《猝不及防!中国布局新战略,直戳美国软肋,这招太绝了!》。
所以说,当下“土地金融”的模式短时间还不会发生彻底改变,那些完全看空核心城市楼市的人,想必会落空。当然,最近有些叫嚣着看空中国楼市、股市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受美西方舆论造势的影响,所以大家不要忘了,目前我们不仅身处激烈的金融战当中,而美西方长期以来依仗话语霸权地位,极其擅长舆论攻击,我们大家要谨防被其误导和利用。
所以综合来看,我还是坚持之前的观点,核心城市的优质地段,依然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当然,在这轮整个楼市相关政策启动的过程中,优质房源一定是最先受到影响的,其次会将影响传导给中等品质的房源,而在这个过程中,有置换房产打算的朋友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了,而刚需我个人认为现在可以入手了。当然在入场时间方面我之前直播的时候也做过详细分析,大家可以回顾查看。
最后再强调一点,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向好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美西方无论祭出什么样的招数进行极限施压和恶意唱空,都改变不了中国发展的基本盘。不管是贸易战、金融战,还是舆论战,只要对方敢出招,我们就有能力接招。而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当下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警惕美西方的舆论造势和攻击;二是要清楚,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只有跟上政策才能不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