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一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说话的人是你最尊敬最崇拜的人呢,效果可能是加倍的。
儿童时代,我们最崇拜的人是家长,所以有了那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都知道,子女小的时候很敏感又很容易受到影响,一句批评的话可能就会让一个人变自卑,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上学之后,我们最崇拜的人就变成了老师,学生具有“向师性”,就是因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权威的代表,老师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对自己的看法,学生非常看重。
想想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高兴好久,又是不是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好几天都在班里抬不起头。
老师写下侮辱性评语,并发到班级群里
10月23日有人发文称,湖北襄阳市诸葛亮中学,七年级的一个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写出了:“全班最差,你是孤儿吗?没人管吗?”这样的侮辱性评语。
并且拍照发到了班级群里。
此事一出,引发了网友的关注,纷纷斥责老师“恶语伤人”。
学校也表示会调查此事,这样的表达方式确实有问题,如果证实了这个情况是真实的,会约谈这个老师。
而且他写下评语还不算,还拍照发到了微信群“公开处刑”。
这会极大程度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初一的孩子,正是很关注别人对自己评价的年纪,老师这样做无异于“虾仁猪心”。
这已经不光是冲动的问题了,只一味宣泄自己的情绪,不考虑这么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这位老师的师德已然出现了问题。
教师师德的核心就是“关心热爱学生”,这老师不仅没有关心热爱,还随意伤害。
作为一个老师,没爱心、没耐心、没责任心,但作为一个人,至少得有点良心,不能帮助,至少不要去羞辱。
一个班级有最好的学生就必然会有最差的学生,一科成绩不代表全部
成绩是相对的,一个班级有成绩最好的,就必然有成绩最差的,“你不差,我不差,谁来差呢”。
有些简单的知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就是难,有考试就一定有区分。
但是区分的目的是查缺补漏,不是淘汰和否定,这是需要转变的思想。
一次考试不能说明什么,考试成绩不佳因素有很多,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情绪状态、身体状态,都有可能影响分数。
分数的高和低有特定的标准,但学生的好和差没有,一科的学习成绩也代表不了全部。
那学生可不可以反过来问老师:“为什么我其他科都不是全班最差的,只有你这科是全班最差的?”
让学生建立起对一门学科的兴趣或许需要耗费不少功夫,但是让他讨厌上一门学科,有一个令人讨厌的老师就足够了。
孩子真的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毁了一个学科的,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看老师不爽,讨厌老师,这科他就不爱学。
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影响中高考,直接改写这个学生的一生。
培养学生需要家校共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放学后给孩子辅导作业成了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了。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给孩子辅导作业尚且有一部分家长感觉到吃力,更何况是都到了初中。
如果家长文化程度低,辅导不了怎么办,如果家长就是忙,没时间怎么办。
不能说孩子送去上学就全部交由学校负责了,但是学生的作业写不好,老师是不是也有一部分责任。
老师这样把责任全推给家长,难免有甩锅的嫌疑。
老师为什么不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学生作业做不好,你作为老师,是不是你教书出了问题,你有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是不是自己不称职。
出口伤人,口无遮拦,那不是负责任,批评和侮辱还是有区别的。
刀子嘴就是刀子心,这里边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贬损和羞辱,还有对家长的攻击和诅咒,这不是“诲人”是“毁人”。
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表达上都需要注意一些,对孩子“恨铁不成钢”这无可厚非,有情绪很正常,但是如果任由自己把把情绪上升到侮辱和伤害学生的地步,那样就只会违背教育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