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出台政策,给在校和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发补助吸引买房,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招数。一方面,可以实现本地存量房的快速去化,另一方面,也减缓了本土人口尤其是毕业生的外流。客观来说,这一政策对楼市的去库存,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但从实质上来看,政策针对的还是目前最有消费能力的70后和80后,这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消费主力与中坚力量。
想掏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腰包,本质上还是要有一定的诚意的。因为这样的政策许多城市也都曾出台过,效果甚微。从操作本身来看,有钱人看不上200元/平方米的补贴,没有消费能力的,补贴了照样买不起。
于是有人建议,直接把房价降到与大多数人收入相匹配的合理区间,自然就有人买房了,还用得着这么绞尽脑汁地想这个想那个办法吗?这跟降低存量房利率的下限标准一样,没有标准,很难执行。
要想效果显著,就得下点决心。比如,在校大学生与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在沈阳买房,一套房补贴10万元,由地方财政和开发产同共同承担。既避免了直接降价的系统性风险,又为买房人减轻实际负担。
最关键的,如果想让人留在本地,还得有务实的解决其就业、收入等生存问题。比如,买房解决工作问题、买房高考加分,外地人到沈阳购房不设高考落户限制等,不仅能阻止本地人外逃,还能吸引外地来来沈落户,去库存的效果立竿见影。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开地阔。
如果硬生生的只是出台政策,就成了“上面有规定,下面得执行”的怪圈,看似有一定的力度和针对性,实际上没什么效果,甚至被外界认为,没有韭菜就开始刨韭菜根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