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论谈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码兑现住有所居

时事新闻2023-08-28 14:59:49无忧百科

民生论谈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码兑现住有所居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近日,围绕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国务院透露了一个事关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新政信号,也让发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更进一步。
8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并指出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建设,确保住房建设质量,同时注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会议重申,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
可以说,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围绕住房建设质量、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发力,短期利好有效投资扩大,长期利好民生改善,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事业。
这背后,还与我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努力息息相关。
“十四五”期间,我国坚定推进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格局,目的就是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所谓住有所居,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有房可住、住得起房,这就涉及保障性住房和房屋租赁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这意味着,当前乃至今后,租购并举都将是我国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顶层要求。同时也诠释了中央将继续在住房供应政策端发力,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进一步完善租购并举、市场与保障并行的双住房体系的坚定决心。
一直以来,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始终被置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序列。
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也已经形成“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住房生活保障”的清晰政策思路,且正在围绕高效对接各界群众对住房急难愁盼需求的供应模式而不断努力。
在现有供给组成中,围绕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持续不断推进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住房保障的普遍要求。
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强保障性住房的适配性,加快解决城镇困难群众特别是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等正在成为发力保障性住房供给的重点领域之一。
一系列围绕保障性住房的政策铺垫,旨在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是事关高质量增进民生福祉、助力我国住房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内外兼修”。
不同于任何国家发展住房市场的推进轨迹,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对住房的需求巨大。因此,摆脱纯粹的市场模式,走出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住房市场发展模式刻不容缓。于是,一条政府与市场并进、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轨迹正清晰可见。
对市场而言,保障性住房不排斥从存量房中划拨的模式,对于去库存和提速新商品房入市将带来促进作用,同时围绕商品住房的建设和销售,政策上坚持“房住不炒”基本红线,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基本目标不动摇,则利好对房价“泡沫”堆积的风险控制。
对政府而言,围绕公租房、保障性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等重点发力,确保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一方面能够确保人民住房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也为灵活房地产市场调控增加了有效抓手。
不难判断,不远的未来,我国房产市场将加速摆脱以商品房为主的传统格局,向以商品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安居房、租赁房等为主的新格局快速迈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