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上旬,港股和A股携手走弱。然而,资金选择路径却大不相同。
近期在A股再度承压且海外资金持续大举流出的背景下,具有离岸属性的港股市场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在8月21日-8月27日的一周,沪深300回调1.98%,而恒生指数略微上涨。
从资金面来看,7月以来,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港股。7月份净买入158亿港元,8月以来的22个交易日中(截至8月30日收盘),南向资金又大幅净买入近727亿港元,其中有18个交易日均为净买入态势。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借道港股通累计净流入港股2120.45亿港元,总体仍呈现持续买入的态势。
资金对跟踪港股的ETF青睐有加,呈现“越跌越买”态势,多只跟踪港股的ETF规模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恒生医疗ETF(513060)、恒生高股息ETF(513690)最新份额双双创历史新高。
当下,机构认为港股不少数据指标都逐渐表明整个市场处于底部。国海证券发布研报指出,近期多指标体现港股已处于或接近相对底部区间,比如市盈率、风险溢价、成交额、美元指数等四个方面。那么,港股要开启底部反转了吗?
港股持续回暖,医药领涨
港股近一周持续回暖,医药板块领涨!
8月中上旬,港股的走势可谓是一路“跌跌不休”,其中恒指8月1日至21日累计回调超12%。然而,8月22日以来的7个交易日里(截至8月30日,下同),港股市场率先反弹,恒指反弹4.88%。
(图源:Wind)
板块方面,8月22日至今,医疗保健以7.49%的涨幅大幅领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下跌的同时,南向资金却“越跌越买”。截至8月30日,南向资金8月累计净买入港股近727亿港元,期间22个交易里有18个交易日呈净流入态势,只有4个交易日流出。
(图源:Wind)
国海证券指出,近期多指标体现港股已处于或接近相对底部区间:
(图源:Wind)
从资金流向行业来看,顺周期和防御性较强的医药板块获资金青睐明显。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南向资金净流入方向主要集中在非银金融、房地产、医药生物等行业。
这与机构所看好的方向较为一致。兴业证券建议逆向思维操作优质港股地产、生物医药和互联网龙头,以及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而保持高景气或困境改善的行业。此外,优质央国企价值股是港股中长期核心配置标的,香港本地的高股息港股则是特色标的。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当前市场政策底显著,且后续地产与资本市场政策有望持续催化,经济基本接近底部,分红类资产受益确定,复苏类资产有待验证,产业趋势等待催化。重点关注大盘、低市盈率、高股息风格,待市场处于右侧,风险偏好提升后,预计市场将追逐产业趋势强弹性资产。
恒生医疗ETF(513060)单月份额增超54亿份
资金南下过程中,ETF是投资者布局港股的主要工具,不少港股ETF规模屡创新高。
8月份在市场震荡调整之时,资金借道ETF持续涌入已处低位的医药板块,呈现“越跌越买”的抄底模式。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收盘,8月以来资金合计净流入医药主题ETF超122亿元,其中恒生医疗ETF(513060)单只产品获“加仓”26.48亿元。
基金份额变化上,恒生医疗ETF(513060)份额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从8月初的226.38亿份增长到8月30日的280.65亿份,期间大增54.27亿份,位列港股相关ETF份额增长的首位。
(图源:Wind)
即使拉长时间段看,恒生医疗ETF(513060)“吸金”也十分明显,年初至今(截至8月30日)增加了165.65亿份,份额增长近144%。
实际上,8月份伴随医药反腐行动全面推进,医药板块一度下挫明显,但近几日已出现明显回暖,尤其是在港股市场反弹的带动下,港股医疗板块表现较优。
例如恒生医疗ETF(513060)所跟踪的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虽然该指数在8月1日-21日大跌近14%,但8月22日至今(截至8月30日)已反弹6.59%,同期恒生指数反弹4.88%。
港股医疗板块为何吸金明显,又率先开启反弹趋势?
对比内地医药上市公司,港股市场拥有很多优质标的,且只在港股上市。据广发证券统计,目前在港股挂牌上市的医药股选择比较多,最为突出的是biotech、创新器械和创新服务产业链,由于港股18A规则推出较科创板早,biotech、创新器械在港股上市的比较多。
以恒生医疗ETF(513060)所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为例,该指数发布于2015年8月17日。从行业分布来看,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占比达71%,其次是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权重占比19.8%,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前十大权重股多为A股稀缺标的,创新属性较强,且多为大市值龙头股。例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方生物和药明康德等国内头部创新药和CXO领域的头部公司,以及互联网医疗行业龙头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
业绩表现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弹性更强。从指数发布日至今的走势可以看出,恒生医疗保健指数长期跑赢中证医疗指数,且在2018年和2021年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表现较为突出。
(图源:Wind)
但从估值看,却回落至近3年低点。从2021年6月底医疗板块开启长期回调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估值已经大幅回落。截至2023年8月30日,该指数PB为2.29倍,处于近3年10.9%分位,近5年的9.96%分位点。
(图源:Wind)
从医药板块当前的位置来看,德邦证券认为,医药对反腐政策情绪释放较为充分,市场正在筑底,随着近期国常会关于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政策的发布出台,医药指数有望企稳,恐慌时段或进入末期,对医药或可逐渐乐观起来。
恒生高股息ETF(513690)获资金连续净流入
除了投资估值“洼地”的医疗板块外,能够跑赢大盘给投资人带来“Beta”收益的高股息相关策略也值得关注。
高股息策略,其实是一种选股策略,是指选取现金流稳定、长期持续现金分红,且分红比例高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的选股策略。
中金公司表示,港股市场的高股息标的可以给投资者提供较好的稳定回报甚至阶段性超额收益的效果(如2019年),主要得益于其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有韧性的股价、及港币计价的三大特点:
中信建投指出,投资者往往更多关注高股息策略在市场预期转弱、单边下跌或者震荡时的防御价值,重视其“避风港”属性。事实上,在经济增速降档、长期利率下行的环境下,高股息策略正在展现出长期配置的战略价值。而港股市场也是众多长期投资资金进行高股息策略投资的重点方向。这是由于港股市场股息率长期以来维持较高水平,且明显超过A股市场,堪称“股息率高地”。
(图源:中信建投)
港股市场上的高股息策略指数有哪些?发布于2014年12月31日的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HI)便是其中之一。该指数是从香港上市大型公司中挑选5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波幅相对较低及于最近三个财政年度有持续派息记录,且可经港股通买卖。
指数成份股行业多为顺周期板块。从恒生一级行业来看,截至8月28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成份行业分布中,权重处于第一位的金融业占比超24%,随后是地产建筑业(19.6%)、能源业(13.7%)、工业(11.2%)、公用事业(9.0%)等顺周期行业。
重仓白马股,兼顾“中特估”。从行业性质来区分,“中特估”所涉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通信、建筑、能源、军工、银行等传统领域。与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所聚焦的行业不谋而合,该指数成分股包括金融、能源等板块顺周期的白马股,包括“六大行”、“三桶油”、三大通信商等,而这些个股正是“中特估”的核心资产。
(图源:Wind)
股息率高于A股红利指数。2023年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已经达到8.12%,长期大幅超过恒生指数和沪深300、中证红利等。股息红利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高股息红利是企业盈利稳定且较高的反映。
(图源:Wind)
估值处于历史底位。截至8月30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PE-TTM为5倍,处于10年期20.3%的历史分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安全边际。
(图源:Wind)
作为市场上唯一一只跟踪该指数的ETF-博时恒生高股息ETF(513690),该指数基金规模逐年增加。截至8月30日,最新份额突破13亿份达13.20亿份,创历史新高,较年初6.94亿份增长超90%,最新规模为9.83亿元,近10个交易日均获资金净流入。
(图源:Wind)
港股迎底部反转?
港股市场作为一个开放的离岸市场,除了受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影响外,还要考虑海外流动性因素、人民币汇率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
二级市场表现上,港股市场短期明显跑赢A股,韧性更强。在8月21日-8月27这周,在外资流出等背景下,沪深300回调1.98%,而恒生指数略微上涨。
对于港股后市表现,机构保持谨慎乐观的观点。多家机构指出,港股目前正处于底部区域,但是否为底部反转的征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恒生医疗ETF(513060)基金经理万琼表示:展望2023年下半年,港股方面,随着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尾声,全球流动性的边际向好对港股估值起到支撑作用。受益于一系列内地经济政策出台,港股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AH股溢价指数当前处于过去10年的较高位置,意味着两地上市的股票H股价格显著低于A股。港股通资金占用比例显著增大,香港市场已成为内地资金的重要资产配置市场。综合考虑,在长期维度港股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
中金公司指出,在A股再度承压且海外资金持续大举流出的背景下,港股市场近期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港股市场所体现的韧性和底部支撑线主要来自估值、配置比例、及投资者情绪等方面处于绝对低位,政策的不断出台依然起到了托底的效果。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指出,分红回购、情绪指标、AH股溢价这三个方面来看,目前港股处于底部区域。港股市场未来数月较难出现大起大落,有望在过去多年恒生指数的底部区域18000-21000点附近反复筑底,不排除阶段性跌穿18000或者阶段性迎来SHORT COVER式快速反弹,但是,当前港股较难出现持续性系统性的大行情。
行情要走出这一底部区域,尚需耐心等待转机:一是海外因素,何时联储转鸽派,至少美债10年期收益率能够持续下行;二是等待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出现明显转强迹象。
国信证券也认为,港股出现了底部反转的征兆,但有待进一步确认。南向资金上周连续5日净流入,内资投资者或将进入港股“越跌越买”的抄底模式。下一步应进一步观察南向资金是否加速净流入,如果南向资金净流入增加的同时相关ETF溢折率上升,增加港股多头配置的把握将会更大。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