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迟雨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
在当下,什么样的家庭经济压力最大?
毫无疑问,是那些既有老人需要赡养又有子女需要抚育的家庭。由于相关支出不但很高,而且支出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所以其承受的负担最大。而从个税入手,给这类家庭减负,是立竿见影的办法。
众所周知,于2019年开始实施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
按照相关规定,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可以按照规定标准在税前进行扣除,进而减轻纳税人的个税负担。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则是2022年新增的项目,体现了在人口变化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民群众生育养育的鼓励和照顾。
以上的通知,意味着相关政策再度加码。总体上看,预计不少符合情况的纳税人每月可以减税数百元,减负效果明显。
讨论中国经济走向时,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是两个会被高度关注的现象。
因为前者关系到社会的抚养成本增加,也关系到劳动力规模的萎缩。而事实早已证明,人口出生率下降速度过快的国家,其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制度、消费市场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除了经济,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对国民心理层面的波及也不能忽视。
从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可以看到,如果老龄化,特别是生育率下降的速度越快,从而让整个社会丧失进取的活力。
应对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降低人们在相关问题上的焦虑,需要各方一起发力。
而政府层面的善意首先要得到充分的体现。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给家庭部门的减负导向十分显著,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无论是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还是提高个税抵扣标准,对居民和家庭来说,释放的都是真金白银,都是在给他们减压。
相关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冲上热搜,证明人们对这些政策期待已久,政策在社会上获得了真切的响应。
而从经济学上分析,这是一个撬动消费的有力杠杆。
为了让消费拉动经济,相应的刺激措施已实施了好几轮,但效果还没达到预期状态。探究缘由,与当下不少家庭收入增长趋缓、经济压力过大有关。
给居民和家庭减负,让人们少些养老的焦虑、抚育子女的焦虑。居民腰包鼓了,消费的意愿自然更强。
通过给居民和家庭减负来促消费的方向完全正确。至于细节,如个税起征点能不能再上调,能否增加一些个税抵扣项目,或许是下一步深入讨论并决定的事项。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