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只是过渡,未曾想是终点,想不到大学生进厂、送外卖已成趋势

时事新闻2023-10-08 16:34:00无忧百科

以为只是过渡,未曾想是终点,想不到大学生进厂、送外卖已成趋势

退而求其次,未尝不是一种智慧。当我们缺乏足够的选择空间,降低标准往往是必然的选择。然而,最怕的是,降低以后你以为有重新逆袭的机会。

但是在消磨当中,早已没有精力去改变什么。回头想想,当初的选择或许早就注定了结局。那么退而求其次,到底是理智还是令人后悔的决定呢?

男生成为底层打工族,感慨:以为只是过渡,未曾想是终点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话题,笔者记得从自己中学时代就经常听到。但那时的自己也许想不到,后期只会“越来越难”。



高考升学率的提升,使得读大学的概率明显比以前更高。别说什么层次,哪怕读大专,至少能有个去处。但是毕业后,这种开心往往也变成落差感。

大学生群体本身就占比越来越多,不再是稀缺资源。专科生想要找到好工作就更艰难了。一位男生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岗位。

但是家庭普通,自己又是个男孩,自然不好意思总是留在家里。但无论校招还是自己去网上投简历,要么对方的标准自身达不到;要么工资太低,交完房租难以糊口。



迷茫时询问同学和家长,得到的回答都是“现在的环境就别再挑剔了,有份能养活自己的差事就先干着吧”。于是为生存,他只好选择进厂。

流水线似乎只有在网红的段子里才显得令人羡慕,真实的普通工厂里,“拧螺丝”不光是枯燥的问题。重点是工作时间太长了,每天12小时不是一般的累。

而且,如果仅仅是身体的累,也能忍受。可流水线上的招聘门槛较低,周围同事素质不高;小领导也“欺下媚上”,让这位大学生深感人心险恶。

实在坚持不住,他便辞职去送外卖。工资跟之前差不多,但优点是更加自由。虽然也有管理者,但不像厂里那样成天在身边盯着你。



起初,男生觉得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说不定以后就能遇到更合适的工作,遇到值得自己坚持一生去奋斗的事业。然而不知不觉3年过去了,想象中的靠谱工作并未找到。

一方面,本职工作已经比较辛苦,让毕业生没有多少时间再去关注哪个行业好、哪个单位招聘。其次,有限的业余时间内,他也曾出门面试,但看到他的“经历”大多没下文。

男生无奈感慨:“本以为是过渡,未曾想是终点”。原来自己进厂、做骑手,好像也不能算作“退而求其次”。因为即使后期再找活,也跟这差不多而已,很难有提升的希望。



大学生进厂、送外卖已成趋势,但首个工作真的很重要

你想象的“过渡”,不料变成了“未来”。这样的处境引起不少毕业的共鸣。这里就不说那些学霸,或者能力强到靠一己之力逆袭的“能人”。

好工作其实跟太多因素有关了,倘若没有好好规划所学专业,自身性格又不是左右逢源;家里也没有谁能帮忙。这样的毕业生,可选性确实非常少。

运气好些碰到的工作没有那么糟心,同事领导相对友好,还能坚持久些。运气不好,工作不但时间长、压力大,人际关系还雪上加霜。



而且现在高校教育里的实用性,也存在质疑声。很多专业毕业后缺乏出路,压根没有多少招聘的岗位。所以除了一张文凭,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眼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加上许多行业不景气,毕业后进厂做操作工,或者送外卖,已经成为部分高校生的就业趋势。但是希望入行前还是要三思,因为首份工作真的太重要了。



它远比学生和家长想象中更关键。应届生没有经验,企业尚且可能会坦然接受,认为能培养。但是倘若你第一份职业,就是门槛很低的,接下来再去面试,想“翻身”甚至更难。

很多HR不会觉得毕业生“有责任心”,为了生存能放下面子。他们往往会用履历来判断你的水平和能力,面试体面的职业被认为“高攀”、能力不足。



【结语】对于普通家庭的毕业生,离校后的初期通常会显得特别艰难。求职没目标,又不能再心安理得要生活费。但越是这个时期,越需要理性。

宁可多花点时间,去寻找和摸索自己适合的行业和企业;最好不要轻易做完全没门槛的工作。家人也最好适当支持,尤其在外地需要租房,不妨稍微支援。起码不要急着让毕业生回报。

本文标签: 外卖  招聘  求职  大学生  毕业生  应届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