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时间太长了,学习时间也太长了

时事新闻2023-10-16 14:34:14无忧百科

学生在校时间太长了,学习时间也太长了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七十九期(总第749期)


学生在校的时间太长了!学习时间也太长了!实在太长了!

请看现在中小学生常见的每日作息时间表。

早上七点半到校。

七点半到八点晨读。

八点到十一点半,上午四节课。

午休时间一个半小时。(不同地区差别稍大,回家午休的时间稍长,在校午休时间稍短)

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下午三节课。

三点半开始课后服务,直到五点半结束。

晚餐后,如果有晚自习,通常会上到八点或八点半。

按照这个课表,学生在校时间,已经超过了12个小时,与打工一族的996比起来,强度只高不低。那这样的安排,于法有据吗,合情合理吗?

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这样规定。

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先从早读说起。

很多学校要上早读,说是自愿,实则必须。甚至除了学校的规定之外,还有班级的规定。比如,学校要求七点半或者七点四十到校早读,那就会有班主任要求比这个时间再早到校十分钟或二十分钟。早读不再是书声琅琅,而常常是要做各种小测验。学生即使不想来,因为担心落下功课,也不得不来。

再说午休安排。

按照《通知》规定:“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实际情况是,现在有些学校,午休变成了午自习。学生午餐时间半小时,然后最多再给十分钟自由活动时间,就要求全体进教室自习,自习时长短则四十分钟,长则一小时。

而且,这个午自习,还常常会被各学科老师安排来做练习或者讲练习。这样的安排,有些是学校统一规定,有些是任课老师个人要求。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安排都大幅压缩了学生午休时间。本来应该血液更多流动到胃部帮助消化,现在却偏偏要求把血液提升到大脑。不但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甚至在相当程度上也损害了学生的健康。

说完了早读和午休,再说说课后服务。

关于课后服务,在2017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文件《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亦有明确规定。

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形式。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讲得很明确:要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因为学生留在学校,学校、老师甚至包括家长,就有一个不可遏制的冲动,要把这个时间“利用”起来,觉得不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就是浪费。于是原本自愿的课后服务,常常变成了全员参加;原本应该是和课内有明确区隔的课程,变成了与课内紧密联系;原本是各种文体活动为主,现在却变成了文化课为主;原本是学生自主选择安排为主,现在变成了学校统一安排为主;原本校内外活动相结合,现在变成了校内上课占绝大多数。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相当于学生每天又增加了两节课。这两节课结束后,回到家里,每天该完成的作业还得做,学习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相当程度的增加。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相关规定如下。

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实际情况怎样呢?能够在校内基本完成作业的小学生比例并不高,常常回到家还花相当长时间再完成作业。能够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作业的中学生也不多,回到家后,能用90分钟完成作业的,就算效率很高了。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确实在校完成了大部分作业。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除了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就是充分利用“副科”时间,甚至是上语文的时候写数学,上数学的时候写外语,上外语的时候写物理……因为在学校中,根本就没有专门可以用来写作业的时间。

何以会出现拼命增加在校时长,拼命增加学习时长的情况呢?我以为,在关于教育的认知上,存在两个误区。

一个是大多数人相信学习时间越长,收获越大。

实际上,除了时长的积累之外,还有一个效率问题。如果每天学习时间过长,导致身体疲劳不断加深,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和疲劳做斗争上,非但不能高效学习,大部分时间的利用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另一个是大多数人把学习狭义地定义为书本,局限在考试。

实际上,学习绝对不能纸上谈兵,学习应该有更广阔的定义。当过于狭义定义学习,连考试中的情境化试题都难以应对,那么,将来面对更为复杂的真实生活,就更难以应对。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大家都卷起来了,没办法,不卷不行啊,而且我们也看到卷的成效了啊!那个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中国学生的学业成绩排名不是常常排在第一吗?但除了看到亮眼的学业成绩之外,可能还有很多是大家没太关注的。

如果看学生总体学习效率,学生幸福感这些指数,在所有的被测国家的中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排名则非常靠后。我们聪明勤劳勇敢中国人,何以需要花比别人更多甚至是数倍的时间,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难道这不值得反思吗?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呢?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呢?可以说这些状况的出现,和学习时间过长,学习任务过重脱不了关系。虽然今天拼了命,把敲门砖握在了自己手里,但赢了今天,输了明天,赢了学业,输了人生,这真的值得吗?

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关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文件出台了不少,但能不能落实很关键。如果不能落实,那就会不断有各种“进一步”的文件出台,当每一个“进一步”都停留在纸面上,那无论再有多少个“进一步”,都无法真正“进一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给我自己的作品带个货

本文标签: 语文  补课  教学  学校  教师  学习时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