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数度超千万,中兴通讯兄弟公司中兴新材IPO折戟

时事新闻2023-10-11 21:38:14无忧百科

亏损数度超千万,中兴通讯兄弟公司中兴新材IPO折戟

锂电隔膜行业供应商深圳中兴新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新材”)科创板上市折戟。

上交所10月10日披露,中兴新材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其的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新材是中兴通讯的兄弟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新”)合计持有中兴新材47.52%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同时,中兴新还持股中兴通讯及其子公司,对中兴通讯的持股比例为20.12%。

中兴新材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隔膜等高分子特种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干法锂电基膜及涂覆膜等。据悉,此次中兴新材原计划通过IPO募资13亿元,用于武汉中兴新材生产研发基地技术改造项目、锂电池干法隔膜及功能涂覆隔膜智能制造项目、微纳功能膜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数度亏损超千万,盈利依赖大客户比亚迪

从业绩来看,2019年-2021年,中兴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306.46万元、9127.99万元、3.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546.08万元、-8493.92万元、3575.9万元。



巨额亏损或与产品竞争力弱有关。报告期内,中兴新材的毛利率分别为-48.11%、0.25%、23.88%、26.22%。这也意味着,中兴新材的产品曾在2019年巨亏甩卖。同时,前述同时段内,中兴新材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0.12%、36.19%、34.74%、34%,可以看到,中兴新材的毛利率始终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此外,亏损也与行业遇冷有关。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补贴退坡叠加动力电池行业增速放缓,锂电厂商对高能量密度产品偏好极速提升,干法锂电隔膜需求曾一度遇冷。而中兴新材聚焦的正是干法锂电隔膜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新材在经营方面的现金流也十分不理想,现金流出越来越多。从流出情况来看,报告期内,中兴新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027.24万元、-2964.49万元、-9824.9万元、-14996.44万元,可以看到,自2020年起,中兴新材未在经营上赚到现金,且现金净流出越来越多。而从现金流入情况看,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16亿元、7303.46万元、1.48亿元和1.73亿元。这也意味着,2021年中兴新材收入虽然高达3.26亿元,但实际现金流入尚不足1.50亿元。

此外,中兴新材或还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风险。作为中兴新材第一大客户,比亚迪为公司贡献了逾四成的营收。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中兴新材对比亚迪销售金额分别为2406.13万元、3852.19万元、18618.01万元和17514.2万元,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1.3%、45.12%、60.26%和43.82%,均超过40%,其中2021年占比超过60%。

因此,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也要求上交所要求中兴新材说明2021年来自比亚迪的收入实现大幅上升的合理性;并全面评估公司是否对比亚迪存在单一大客户的依赖风险,客观论证公司与比亚迪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面临技术纠纷,被星源材质告上法庭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新材还面临着技术纠纷,被A股隔膜企业星源材质告上法庭,涉案金额5050万元。

据了解,2023年1月16日,星源材质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深圳中院”)提起诉讼,要求中兴新材、中兴新材全资子公司武汉新材、杜某停止使用、披露或允许、许可他人使用星源材质的技术秘密,要求中兴新材、武汉新材、杜某连带赔偿星源材质经济损失5000万元及因维权的合理支出50万元。

5月24日,深圳中院对上述侵害技术秘密纠纷诉讼案件立案。截至审核问询函回复出具之日,该侵害技术秘密纠纷诉讼案件尚未开庭。

此次提起诉讼的星源材质同样是锂电子电池隔膜龙头企业,已在2016年登陆创业板。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此次纠纷并非星源材质与中兴新材的首次纠纷。2022年,星源材质还曾因侵害发明专利起诉中兴新材、武汉新材及第三方,不过该案以星源材质败诉告终。

针对上述情况,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中兴新材按照最坏结果原则预计如败诉对公司持续经营、财务状况的影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