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
在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和北交所出台八条改革措施后,9月4日,北交所迎来了久违的普涨行情,北证50指数以3.62%的涨幅高开并持续放量高走,最高涨幅达7.57%,后横盘震荡,收盘上涨5.92%,成交金额达35.05亿元。
其中,217只个股盘中迎来久违的普涨,长时间所有股票均是红盘,龙竹科技强封30cm涨停,五新隧装、秉扬科技涨幅超过25%,三只个股同时位居京沪深三市的涨幅前三甲;10只个股收涨超10%,另有58只个股收涨超5%,只有2只个股收盘回落收跌不超过2%。
新三板和北交所资深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无疑表明了受周末“北交所全面深改19条”政策利好的刺激,投资者看多北交所未来,做多北交所现在的情绪较浓,期待北交所能迎来一波改革大行情。
9月5日,北证50指数以微涨0.02%开盘,此后震荡下行,截至10点30分,跌幅在0.8%左右,30多只股票飘红。
处于低估值状态
9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文中19条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意见中提出了,未来要对新三板的撬动作用日益显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用5到10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成熟、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交易所的总体目标。
同时,北交所根据《意见》要求,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包括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优化发行底价确定方式;就优化转板安排征求意见;优化做市交易制度安排;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扩大至全市场;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配套完善扩大做市商队伍相关安排。
子沐研究创始人刘子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上周五监管部门发布综合改革方案影响,北交所9月4日出现普涨行情,其中,北证50指数涨幅接近6%,个股甚至出现霸屏京沪深涨幅榜的情况。
刘子沐认为,此次利好使得北交所长期备受流动性压制的估值体系得到了有效释放。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与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反差,吸引更多沪深市场投资者关注。转板机制下,估值差带来资产价值重估行情,成为此轮行情的基础。
在刘子沐看来,伴随京沪深市场同行业估值差的逐渐填平,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比拼成长性、投资者回报率的价值投资大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开源证券最新报告显示,北交所目前仍处于低估值状态,PETTM分别为创业板的3.6折及科创板的3折。较低的流动性是低估值重要原因。2022年北交所年内平均换手率为207.94%,相较科创板644.8%及创业板(注册制)的1304.61%较大。
半年报九成盈利
随着9月的到来,北交所上市公司的2023半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截至8月31日,21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九成实现盈利,共计实现营业收入770.25亿元,同比增长4.43%;实现归母净利润57.53亿元,同比下降24.93%。
其中,六成公司营收增长,38家公司营收增长超过30%;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50%,32家公司连续3年归母净利润正增长,锦波生物等1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翻番。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受行业周期性调整和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较大,部分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面对诸多挑战,北交所公司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在资金面上,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共计28.85亿元,同比增长0.32%;六成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正,运营资金相对充裕。
在资产面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北交所公司资产总额共计2256.28亿元,同比增长19.96%,整体资产负债率40.33%,较上年同期下降4.01个百分点,杠杆结构更趋稳健。
此外,北交所公司持续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积极分享企业发展成果。2023年上半年,八成以上北交所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41.95亿元;2023年半年报期间,共有19家公司推出权益分派方案,现金分红总额6.29亿元,16家现金分红率超过30%。
今年以来,北交所公司回购保持高位,新增披露回购计划40家次,较上年同期翻倍,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7.34亿元,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专精特新研发支出超32亿元
上半年,北交所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部分先导行业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其中,光伏产业公司受益于“双碳”政策利好,下游客户采购量增加,平均实现归母净利润7994.39万元,同比增长35.84%;高端装备行业公司增势强劲,航天装备企业通易航天核心产品航空供氧面罩销量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长314.30%;电力设备企业科润智控随着高低压成套设备等产品需求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长121.57%;机械装备企业万通液压的液压油缸产品产能爬坡,归母净利润增长86.12%。
此外,半导体行业公司积极推动国产化进程,订单逐步增长,半导体石英产品公司凯德石英营业收入增长38.88%,集成电路测试企业华岭股份营业收入增长22.59%。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北交所专精特新凸显创新属性。2023年上半年,北交所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支出共计32.70亿元,同比增长3.70%。
其中,近七成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平均研发强度4.24%,约为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37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北交所公司加速推进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曙光数创“高效全浸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研究”获得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颁发的“第三届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海泰新能成立“清华大学—海泰新能‘光储氢系统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联合研发基地”,积极建设10GW-TopCop高效光伏电池项目。
此外,北交所专精特新板块呈现聚集效应,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持续有效发挥。目前,北交所共有102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47.22%,较上年同期提升11.37个百分点;8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专精特新企业平均研发强度4.67%,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多家公司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上实现突破,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指出,机构持续加码智能制造、北交所改革进入加速期。从基金持仓市值变化来看,以民士达、同享科技、苏轴股份、骏创科技等为代表智能制造板块持仓市值增长最为显著,而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板块市值呈现较大幅度下降。
诸海滨认为,北交所专精特新定位带来新行业稀缺性标的。北交所定位于专精特新,在2023年内上市企业中,中大市值标的占比在整体上升,而从具体标的情况来看,如天力复合、武汉蓝电、宁新新材、民士达等领军企业对于各类细分行业的覆盖更全面,同时带来了诸多来自新兴行业的稀缺性企业。且从上市后表现来看,市场对此类稀缺性标的表现出较大的投资热情。为此,投资者可关注高成长专精特新“小巨人”、转板、北证50中低估值等三条投资主线。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