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题写合格的三条标准。

时事新闻2023-10-23 08:34:01无忧百科

把题写合格的三条标准。


◼️ “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但总觉得距离能上岸还好遥远好遥远。”

◼️ 考研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考研就像是黑夜里洗衣服,不知道脏在哪里也不知道有没有洗干净,只能拼命 的洗啊洗啊,等最后阳光一照,,所有的疑惑豁然开朗,你才知道自己洗的到底怎么样。”因为考研不像高考,没有引导的老师、没有参考的同学、没有一模二模三模、全靠自己埋头在图书馆里吭哧吭哧地学,但越是学,越是觉得没有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越是学越是被担忧和不确性充满——任何一个考研人都是这么一路摸索着走过来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地想:有个参照标准就好了。

◼️ 我记起17年我考研时,没有学长姐也没有报课程,每天给自己布置了一大堆的背诵、默写、答题,就这么吭哧吭哧写,越写越没底,希望有个人能告诉我:我的题写的到底行不行,距离能上考场和能考上还有多远的距离,要怎么弥补。我想的办法是我买了一本上岸学姐写的真题集,按照这本题集写真题,然后对照真题集进行批改。内心os包括:写这本真题集的学长姐都上岸了啊啊那我只要把题目写的和他们差不多是不是就可以了啊啊啊!!

◼️ 事实证明,是这样没错,给自己找到一个【参照标准】,用这个标准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对照着看自己的不足、针对不足进行弥补,远比自己在黑夜里吭哧吭哧洗衣服要来的踏实、稳定的多。


10/22/Sun .

题目写到什么程度

才能上考场呢?

@TuTouSuo™️

不同的目标院校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在我们思考「自己写的题合不合格」之前,还需要更因地制宜的思考一下,自己写的题目是不是老师想要的、喜欢的题目,这是我们讨论所谓统一「标准」的前提。

而老师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其实从历年的真题中就能看出——比如北师大的教授们更喜欢对前沿技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学生,未来能和教授们一起研究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因此北师大年年考题都和媒介技术密切相关;比如南大学硕的教授们更喜欢对传播学史有深刻研究的学生,将来能和教授们一起重塑今天的传播学学科,因为南大学硕的考题也年年都会偏向于传播学史研究。沿着这个逻辑,教授们喜欢的是「前沿的、有敏锐时代洞察力的」还是「基本功扎实的、基础知识非常全面」的学生,我们可以首先从真题中予以判断。

真题的前沿or基础的风格决定了我们答题和备考的思路。

如果考题足够前沿,那意味着我们的备考就应该围绕着「前沿」展开,那也意味着我们的答题不能仅仅是一板一眼的照抄书本或者论文里的观点,而需要延展出一定的思考和个人见解;如果考题足够基础,那也意味着我们的复习需要牢牢把握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参考书籍,并且在答题的时候以「完整、全面、借助一定书本内容」答题为主,而不是没有任何背诵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编写。

搞清楚了我们整体的答题方向和答题风格,然后才能进一步地谈——我在【基础/前沿】的大框架下,如何把题目写合格,写的让批卷老师满意。

第一条标准,是「学术思考与分析」。

新传考研本质上就是考察对传播学、新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因此【题目中有没有使用相关的理论、题目中是否有专业化的表达和专业化的观点、能不能从更专业的视角上剖析问题】就成为了第一重重要标准,具体来说就是「使用理论、使用专业名词、使用专业的分析方法与框架」来回答一道题。

因此,考察基本的概念性默写与简述型题目,有无使用书本上强调的固定概念和专业表达;考察热点分析类考题,有无结合热点使用相关的学科理论来剖析成因或者影响,就成为了重要的评判标准。

大家可以看一看自己的答题,在回答题目中的基础概念时,是否有明确的学科专业用语;在分析问题时,是否含有相应的理论应用和视角——如果是,则为合格;如果不是,那么未来就需要进一步的补足理论应用,让题目体现出一定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性」。

第二条标准,是「清晰的观点表达」

简答题、论述题其实就是文章写作,而文章写作所强调的也始终是能否有逻辑有条理,因果关系清晰的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并且让人理解。因此【写题时观点是否明确、框架是否有逻辑、论述是否清晰】就成为了第二大重要的评判标准。

我会发现大家现阶段写题会陷入到一种「努力想要高级、拗很多的高级词汇和高级理论、但实际上什么都没讲清楚」的困境之中。比如一味的追求小标题的对仗工整,以至于部分小标题读来云里雾里;或者过度强调“学术性语言”,把“异化、吊诡、建构”等词汇统统放在一段论述中,乍一看牛逼的不行,但细细读来却发现用词混乱,前言不搭后语。

因此我们不需要排斥「口语化」表达。第一,口语化表达至少能帮我们先把观点说清楚,把意思表达明白,这一定是第一步。一篇论述题如果全文看起来很高级,但老师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只能拿到很低的分数;但如果一篇论述虽然比较口水话,但该有理论的地方还是有理论,全文观点清晰老师一读就知道你在说什么,那顶多象征性的扣掉1-2分,整体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也告诉我们,答题必须要分清主次,表达明确是第一位的,表达高级是第二位的,两者可以兼得,但如若不能兼得,就一定要选明确而不是高级。

第三条标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说到底还是一个应用性学科,所有的传播学、新闻学理论都来源于实践,也需要能应用于实际之中,因此在理论分析中带入一定的社会现实视角,试图用学科理论的视野去分析现实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在答题中不仅需要引入理论,还需要借助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理论的可行性和观点的可行性。

诸如分析网络集合行为的产生原因与影响这类考题,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用集合行为的理论、群体传播的理论来分析,还需要在原因分析与影响分析时,用具体的、诸如「网络暴力」「社交媒体围观」「社会情绪的爆发」等案例,或者是「小镇做题家的集体愤怒」等更具体的事件来证明自己的分析是有现实依据的,而不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想象——将理论落回现实,用案例呈现思考,也是一道合格的论述题重要的评判标准。

总结一下,有理论、有逻辑、有案例,这三个标准是我们完成一道「合格」「还不错」「能考试」的考题的重要指针——如果你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的答题已经算是「合格」了,接下来要努力变得更优秀,让理论更准确和多元、让表达和逻辑更高级和清晰、让案例更丰富。如果尚未完成,就需要对照着自己现阶段的答题来查漏补缺。


*既然刚刚提到了「网络集合行为」这一案例,接下来我就用「网络集合行为的表现」这道题为例,向大家呈现如何在「理论、逻辑、案例」之中把一道题写合格;又要如何在「更多的理论、更系统的逻辑、更丰富的案例」中把一道题给写的更高级。

第一种基础答法

️ / TuTouSuo / 写好题的三条标准

◼️ 问:网络集合行为的表现

◼️ 解析:网络集合行为实际上依然是「集合行为」的范畴,依然符合集合行为的三大成立条件,即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社会常态传播系统失灵非常态传播系统活跃。因此当题目问到当下互联网时期的集合行为表现时,最基础、最直白但也最理论化的思路,就是直接从集合行为的三个角度入手,分析网络时代这三个角度有何新表现和新特征。


【参考答案】


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骚动的形态出现,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也会影响统治的稳定性与民众对统治阶级的信任感。(《传播学教程》基础概念-学术表达)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传播,集合行为是社会环境与群体心理动因复杂互动的结果,一般而言集合行为的产生需要具备社会结构性压力、社会触发性事件、社会常态传播系统失灵非常态传播系统活跃这三大基本条件。互联网时代群体传播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集合行为也随着出现了一定的线上迁移,但其产生的三大条件依然成立,且因为互联网传播环境的特殊性,互联网集合行为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

一、结构性压力:网络集合行为涉及人群广

结构性压力通常是指社会发展中长存的、诸如贫富差异、性别歧视、社会竞争与压力等与社会宏观结构与制度模式相关的一系列困境,其本身就存在涉及人群广、直击群体利益与痛点等特征。而网络技术对个人的赋权让曾经并无途径表达的诉求得以传播、让长久存在的痛点拥有广泛的支持——在诸如女性职场歧视、青少年教育、城市住房困难等问题中,存在相似观点的群体在网络中汇聚的呐喊远比大众传媒时代的线下聚集所辐射的人群要广泛和多元。

二、触发性事件:网络集合行为爆发频率高

触发性事件一般指突发性社会事件、自然灾害等具有辐射面较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小到一个品牌被爆出的负面新闻,大到诸如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网络空间中信息与新闻的高速传递、社会舆情的迭代与裂变发展让曾经大众传播时代或许无法被大众知晓的事件得以全面传播。触发性事件的增多,也随之增加了互联网集合行为的爆发频率,仅仅2023年九月份,就有诸如李佳琦翻车、花西子的发疯公关、国货崛起、lisa疯马秀等多重事件,杂糅着女性主义、消费主义痛点等结构性压力而带来的多重讨论。

三、传播系统失灵:网络集合行为的后真相叙事

传统诸如主流媒体等传播系统失灵、谣言流言等非常态社会传播系统活跃是集合行为的第三大条件。而互联网时代的集合行为在广泛的人群和高频率的爆发之下,杂糅的复杂的情感因素与非理性叙事,以至网络集合行为的叙事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真相传播往往让步于自媒体或个人博主的情绪性表达,进而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事实让位于情绪的后真相时代特征。

*以上基础答案,学术表达来源于课本和简单的如「后真相」等积累,观点简单且直白,部分论述其实较为口语化,同时每一点都辅助了相应的案例予以呈现——是一个较为合格的考场答案。

第二种进阶答法

️ / TuTouSuo / 写好题的三条标准

◼️ 问:网络集合行为的表现

◼️解析:在上述集合行为的基础概念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更深层次的理论视角与现实案例视角,去分析网络集合行为的爆发之中,所存在的更多的社会情绪与社会可能性:

1、网络集合行为的群体非理性与无意识

2、网络集合行为的群体中个人摇摆

3、网络集合行为的传播隔阂与意见壁垒

4、网络集合行为呈现出的语言与行为的可复制性与同质化

5、网络集合行为的圈层跨越度与身份/立场与诉求的多样化

6、网络集合行为的浓厚的文化壁垒与对立

7、网络集合行为的快速爆发与快速冷却

8、网络集合行为的具备一定的公民诉求与民主意义

【参考答案】

网络集合行为是传统集合行为的互联网化,是在原本结构性压力、突发性事件与社会常态信息系统失效状态下出现的非理性、乌合之众化的线上集聚现象,诸如网络暴力与互联网群体极化,皆是其典型表现。诚然,网络集合行为存在非理性成分、高度符号化倾向和一定的破坏力,但公众在互联网公共空间中的聚集,实质也是个体的权利表达——尤其是频出网络暴力、社会意见场的隔阂与极化的背后也隐喻着社会的结构性困境与大众的诉求。因而当下讨论网络集合行为的特点,实际也是借行为以窥视公众的需求与社会的失序。


一、情绪与隔阂的凸显:个性与去个性的多样诉求

互联网的开放与异质性赋予网络集合行为的第一层特质即表达的多元与诉求的个性化。首先,作为情绪表达的集合行为在网络空间中聚合了多种群体与多样化的需求,就像在同样的对流浪狗的整治与管理中也汇聚了同情、害怕、可怜、担忧等多种情绪——个人的社会性催生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群体,共享了相同情感的群体对内呈现出同一的行为与表达,对外则易形成壁垒与隔阂。因而网络集合行为既具备多元群体的差异化与个性化诉求,同时也让个体声音泯灭于集体诉求,呈现出一定的去个性化特质。

二、爆发与消散的未知:关系与共同体的不确定性

在曼纽尔·卡斯特笔下,个体的网络聚集行为本就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纽带下构建的共同体,在当下的媒介化社会中,这种共同体也不断的通过社交媒体快速更迭的信息和变化的情感予以实现——可以说,这种流动性与鲍曼所言的“衣帽间式的共同体”不谋而合:就像大众因对李佳琦的愤怒而快速聚集抵制李佳琦一般,多种社会身份的人缺少本质的认同和理解,只是因为短暂的事件而聚合。这不仅是当下互联网群体传播之中“群聚”的表达,更是正在成为互联网的常态化的传播与流动形式。

三、社交传播系统活跃:复制与同质化的信息传播

互联网技术的可复制性让大众变成劳工,让情感变得廉价,细数任何一次的网络集合行为都是言语的狂欢与集体的参与:但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的严重失衡进一步恶化了网络生态环境。据统计显示,在抵制李佳琦和花西子事件中,“你知道一克黄金多少钱“的复制性信息占整体网络内容的63%。虽然这不足以论证同质化信息背后是淡漠的情绪,但不可否认同质化的内容催生的是透明与狂欢的舆论景观,大面积的复制信息挤压了真正有效的理性讨论,最终导致公共空间的价值性荒芜,社会常态传播系统失灵。

「End/TTS」

秃头研究所2024王牌课程

正在开课中, 与小破所一起

在应试的规则里谈灵韵

打破同质化的答题套路

去重新审视思考的价值

拒绝做流水线上的凤梨罐头

于贫瘠荒野中寻找新的自由

以思考创造价值与意义

感受理想与实用的碰撞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Ꙫ•՞

「全真押题模拟与押题手册」

热点押题卷配套院校模拟卷

100道新传热点题目

ʕ•ﻌ• ʔ

「秃头所王牌课程:秋日答题班」

WONDERLAND/以题带学

在实用与应试中保持思考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


本文标签: 考题  应试  题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