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不一样了,你抛问题没有用,他们很聪明,知道讨论过程里的东西大部分不会出现在考试里,因此不会配合你,都等着你下课前的总结和划重点,你要是不做家长还会向学校投诉,说这个老师上课效率不高......
作者:桃子爸,本文来源:公众号“爸爸真棒” (ID: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前不久,短视频博主“铁头惩恶扬善”(下称“铁头”)举报杭州新东方违规补课,导致其全面停课一事,引发网络热议。
评论中有人支持,认为“过度内卷孩子是没有意义的”;也有很多家长不买账,纷纷留言:“学知识有什么错?”“自己不学,为什么要阻止别人学?”
之后,铁头表示,他接下来的目标不是教培了,而是衡水中学,声称“衡水中学卷,导致全国都卷”,要“打服为止”。对此,衡水中学的校长回应,表示“(衡水中学)办学校、办教育都是非常正规的。”
我们且不论这个视频号博主是目的不纯,还是所谓的“惩恶扬善”,其实他戳中的是家长对于“补课”“内卷”的痛点。
现在,不论是体制内外的学生,都在补课。
我们曾经采访过的一个上海国际高中的学生,4年花费200万!其中光是学科类、语言类的补课就占到了30万!
而一位北京国际高中的学生,4年的总花费在160万左右,其花在补课上的费用也有10万左右。
我的孩子到底要不要补课?不补课是不是真的会落后?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补课?
对这些问题,很多家长其实仍然迷茫,有时就会随波逐流,陷入“别人补了我家孩子也要补”的“军备竞赛”。
我们的主笔桃子爸家有一枚4年级女娃,也曾在教育机构工作过,在接触了大量的学生和家长后,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补课思维”无论在学科领域还是素质教育领域,都是一种陋习!到底什么才是出路?
一、机构的“原罪”在哪里?
铁头直播里有一个观点,其实我是认同的——补课是陋习。或者更准确地说,单纯补课没什么问题,但一谈到学习就想用“补课”来解决,就是一种陋习。
那么这个陋习谁惯出来的?机构!
杭州某媒体曾经做过一次关于阅读情况的调研,在调查了150个小学生和120个初中生中后得出了下面的结果:初中生每天的阅读时间明显低于小学生,初中生对阅读的兴趣也明显低于小学生。
以后考老外中文又多了一道题:“读书读得都不读书了”。
至于为什么不读书?一是没时间,二是不需要。比如中高考要考四大名著,随便网上一番就能搜到下面这样的资料:
西游记原著86万字,全部读完我也不相信一个学生自己能整理出这样的笔记,读完一套书至少个把月时间,背几页PDF最多一个礼拜,因此必定陷入一个局面:
不读书的可能分数更高,读书的反而成了冤大头。
要整理出这样一套完整的资料,不说难度,也是相当费时的。要是罗贯中、施耐庵泉下有知,也得跳出来竖着大拇指说一句:“你比我厉害”。
而且这种东西学校老师即使想做,也根本没时间做,但机构不但要做,甚至是必须做。
因为这种资料哪怕免费送,对于市场和销售来说是绝佳的“钩子”,可以吸引家长前来咨询正价课程。很多机构甚至以此作为对年轻老师绩效考核的标准。
今天我送数学、明天你送语文、后天他送英语,别说什么课外书,就是教科书也只需要在上课的时候放在桌角边意思意思。
我曾经回母校遇到了当年的一位历史老师,闲聊的时候我问他现在的学生和我们当年比有什么不同,他的回答是——培训痕迹严重,我问他什么是“培训痕迹”,他说:
“你看我手里这本教科书,教你们那时候我就在用,二十年了为什么也不舍得仍,因为那时候你们上课,抛个问题你们自己就能讨论一节课。很多想法是我备课时都没想到的,就马上备注在书上。
现在的学生不一样了,你抛问题没有用,他们很聪明,知道讨论过程里的东西大部分不会出现在考试里,因此不会配合你,都等着你下课前的总结和划重点,你要是不做家长还会向学校投诉,说这个老师上课效率不高......
有人说,这不就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吗?我想说的是,以应试为指挥棒开展教育本身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在教育的逻辑下。但机构遵循的并不是教育逻辑,而是市场逻辑,因此会极力向市场宣传一种“补课思维”:
靠自己是不行的,来我这里省心省力不掉队。
比如说刚刚的那些思维导图,如果有人拿到你面前,说是孩子上完XXX课做的,而且只用了一个礼拜,你会不焦虑、不心动吗?
这种思维常年累月的积累,就会形成“陋习”,也就是一旦遇到一个挑战,第一反应是“找谁帮忙”,而不是“先自己试试看”。
更可怕的是,这种陋习已经不仅存在于要考试的学科培训,更是快速蔓延到了素质教育的领域。
二、“补课思维”用在素质教育有多可怕
为了破除唯分数论的局面,其实这两年全国各地都在做一些尝试,比如上海在中考阶段推行的“名额分配综评录取”,就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所谓综评就是综合素质评价,分两部分:
01 “基本分” 你必须在综评系统上填写一些列的内容,其中初中这几年参加过的校外活动、获奖情况、以及一些探究报告和心得体会。只要按要求完成所有内容,就能获得40分。 02 “面试分” 如果你在中考中成绩优异,那么就有机会进入“名额分配”通道,通过去自己心仪的学校参加面试,根据表现给你进行1~10分的打分,再结合中考成绩做排名完成录取。这一部分由于疫情等原因,目前还没有上线。
很明显,目的是希望大家能重视综合素质培养,至少人人都去做。而且做一个社会实践报告也真不是什么难事儿,目前中考综评要求的报告并没定义报告的“好坏”,也不需要那么“专业”。
甚至不出小区就能一天搞定,比如小区里乱停车的调研、养宠物的调研、健身器材使用情况的调研等等,不会占用孩子太多时间,却能锻炼出孩子们的研究力、观察力等能力。
于是一些机构敏锐地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一波大转型随即展开,入局素质教育。
虽然方向变了,但机构的“补课思维”还是没有变,有着多年搞定家长经验的学科培训机构一旦入局,对于素质教育领域就是一场“屠杀”。
我曾经在某机构任职的时候,带初中生做过一次实践活动,结果来到现场的18个孩子中,只有4个孩子知道今天要做什么。
“那你们过来是干啥的?”我有点无奈,半调侃地问他们。
一个孩子倒是直言不讳:
“ 我也不想来啊,都约好同学出去了,妈妈让我过来把实践报告写了,说过两天就要交了。”
这不是个例,我带了近20次社会实践,每一次都会找机会私下里问孩子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中几乎超过2/3都是“爸妈选的”、“为了写报告”。
甚至在后续指导孩子写报告的时候,还会有家长不理解地问:
“ 你们怎么搞得这么复杂,我看人家直接给个模板,填一填就好了,我家小孩本来就怕写作文,让他自己写好像难度太大了。”
所谓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综合形成的,相比学科它更需要时间和过程。
以社会实践为例,最大的挑战和价值,就是学会如何观察、提出问题、并运用基本的方法去收集证据自圆其说。
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第一次写的报告更像学校的记叙文,但如果他还会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他的论证会越来越有逻辑,并且开始加入独创性的内容。
比如有孩子在做了关于“低碳”的调研后问我:
“ 低碳一定是好的吗?我觉得不是,否则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力气去推?”
并且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远比一篇报告来的多,比如找路人做访谈?有孩子在四处碰壁后回来跟小伙伴说:
“ 找带小孩儿的问一般不会被拒绝,至少不会粗暴拒绝,但不能太小抱在手里的那种。”
因为补课思维的存在和机构对综评刻意地误读,整个素质教育培训可能比学科培训更乌烟瘴气,具体表现为:
01 过程越来越短 比如科创比赛从选题确定到实验、制作原型、再到迭代其实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然而现在10天、5天、甚至3天出成果的产品比比皆是。 02 内容越来越水 课程研发耗费的成本大,过程家长又看不见,不如把照片拍得美一点、展示搞得大一点、背景秀得硬一点。 03 评价越来越“玄” 和学科靠分数看效果相比,很多素质类课程本身就很难量化效果,但为了“效果立竿见影”,搞出很多奇奇怪怪的理论作为评价依据。
而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如果说学科培训走“补课思维”至少还能给学生提分,那么素质教育走“补课思维”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去走一个毫无意义的流程。
三、破局之日,还有多远?
这几年对于中高考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比如中考,今年陕西省中考的“蘑菇云图”让人感叹,简直是名副其实的“千层卷”。
所有的结业考,都是在测试“现有水平”,测不出“潜力”。
现有水平现在就能提,并且即提即用,评判起来也很简单——达标或不达标,这就催生了“补课思维”。
但真正好学校挑人“鸡贼”得很,不但要看现有水平、更要看潜力——无论是牛剑还是藤校,挑人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做“风投”:我赌这小子以后能出息,到时候他吃肉我跟着喝汤。
名校成就学生,学生成就名校。
所以美本申请,标化和GPA都只是一部分,甚至招生官主观的评价权重比客观的分数更高。
同样,这也是我国教育选拔必然的走向,这个日子甚至不会太远。
比如,刚才提到的上海中考综评面试,其实各市重点高中去年曾经已经出了一版方案:大部分学校都加入了项目设计、动手实践等环节,尽管正式上线后到底可能会有修改,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可能是让一群学生现场设计一个毕业旅行,老师根本就不需要说话,慢慢的差距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比如大家都在七嘴八舌讲去哪里,突然会有一个孩子跳出来说:
“ 注意一下时间,我们还要考虑预算、时间、食宿呢! ”
又比如,当同伴叽叽喳喳讨论了半天快要收尾的时候,发现前面说的很多东西都忘了,此时一个孩子晃一晃笔记本:
“ 没事儿,我都记了,我来总结一下。 ”
很显然,在知识水平差不多同水准的情况下,这样的孩子潜力更大。 潜力的测试都会有几个特点:
1、 它往往会把学生“打回原形”,让你在最“赤裸”的状态下展示自己 2、 测试中学生的表现很难具体指标化呈现,往往都是先对表现做记录,再由考官讨论决定 3、 考察中需要知识,但知识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最终的结果
这三点,都是“补课思维”无法解决的。需要家长和学生在“双减”后腾出来的时间里,尝试一些新的方向。
而愿意去尝试的人,才有机会在新的评价体系、新的资源分配中占得先机。
【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