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理想的真正对手?| 见智研究

时事新闻2023-10-08 16:08:47无忧百科

问界,理想的真正对手?| 见智研究

自从问界新M7在9月首度亮相华为的发布会以后,这款新车型就成为了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来看,问界新M7带来的不仅仅是热点和景气度,还有实打实的订单数量。国庆假日期间,华为车BU的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问界新M7仅仅在10月6日一天就已经达到了7000台大定,9月12日新M7发布至今,已经超过5万台大定。

毫无疑问,问界新M7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爆款,后续等待上市的问界M9更是值得期待。在竞品车型大放光彩之际,同为增程式技术,同时消费者定位类似,车型选择大多相同的理想,是否将迎来真正的竞争对手?

1、理想迎来真正的竞争对手

今年理想一直顺风顺水,享受着销量和盈利水平同步高增长。

在今年上半年,理想和比亚迪是唯二全面保持高销量和正增长的新能源车企。理想的月销量从1.5万辆增至超过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0%,成为新势力中最先跑出来的车企,确立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今年,理想不仅销量增长显著,盈利能力也大幅提升。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实现净利润由负转正,连续两个季度创下历史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二季度毛利率达到21.8%,首次超过了新能源车界的佼佼者特斯拉的18.2%。


作为首家实现月销量超过3.5万辆并进入盈利状态的新造车企业,理想正面临一个新挑战:如何应对竞争对手问界的快速崛起。

问题是,理想是否有足够的策略和资源来应对这种竞争压力?

2、理想和问界的二次交锋

这并非问界和理想的第一次交锋,其实双方在去年的首次对拼就已经给理想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2022年二季度上市的问界M7,让问界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3千辆到1万辆销量的突破,在发售上市的第二个月就让理想的销量大幅度腰斩,更是在去年多个月实现了对理想销量的反超。


但是,面对竞争对手问界的崛起,理想并没有失去市场地位,反而通过三款车型L7、L8和L9稳固了业绩。而与此同时,问界的表现却未如预期那般持久,今年销量就出现了明显下滑,仅维持在3,000至6,000辆左右,与去年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问界新款M7的火爆预定,已在不到一个月内达到超过5万台,几乎开始接近去年全年销量,理想确实需要有所警觉。这次问界的强势复苏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理想需要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一方面,理想虽然在月销量上表现出色,从1.5万辆飙升至3.6万辆,但三季度的月销量增长已经放缓,几乎停滞。

这不仅是因为市场需求接近饱和,也与理想的产能有关。目前,其江苏和常州的生产基地年产能大约为40万辆,因此月销量的3.5万辆已经接近短期极限。如果理想想要继续提升销量,突破4万或5万辆,首先需要解决产能瓶颈问题。

另一方面,问界新M7不仅在续航、配置和智能驾驶方面有所提升,还在价格上调低了4万元,这对“从不降价”的理想构成压力。而从目前问界订单效果来看,或将重现去年M7上市后的高景气度。

此外,华为也更加突出智能驾驶的宣传。特别是在新能源车企开始大规模推进智能驾驶功能时,问界因与华为合作,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

例如,问界已经在深圳、上海、广州和北京开始NOA试点,并计划在今年底实现全国范围的高阶智能驾驶覆盖。这使得对智能驾驶感兴趣的消费者更可能选择问界产品,加剧了理想面临的竞争压力。

3、理想危机感要有,但无需惊慌

今年已经顺风顺水了3个季度,现在的理想的确需要产生一定危机感,但这并不意味理想就面临去年那般销量腰斩式的打击。

一方面,问界新M7选择继续用增程式技术,实际上证明了这一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因此,理想在增程式技术方面有其稳固的市场基础,守成并非难题。然而,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继续前行,理想还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智能化方面加快步伐。

目前国内的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增速已经逼近个位数,而插电混动乘用车的销量增速依旧保持着75%左右,占比也从此前的20%增长至30%。在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和快充技术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突破之前,更加便捷,可加油可充电而没有后顾之忧的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型显然还是有相当大的市场。

继比亚迪以后,吉利、长城和零跑等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加入插电混动的赛道,增程式和插电混动市场这块大蛋糕是足够各大车企来分的。

另一方面,理想本身也并未选择完全绑死在增程式模式上面,在理想的L7、L8和L9这三款增程式车型已经为理想赢下了口碑,打开了销量和盈利大门以后,可见,理想已经开始了新的挑战,选择进军纯电车型。

目前,理想已经推出了800V超充纯电解决方案,为纯电动车型的补能先做好准备,理想在北京的基地也将主打纯电车型,目前产能暂时规划10万辆。今年四季度,理想就有望让市场看到自己的首个5C纯电超级旗舰车型理想MEGA。

而在纯电动车型这个领域,问界表现远不及增程式车型。

对于理想来说,强大的竞争对手迟早会到来。

如果理想能在纯电动车型产品上有所突破,打开销量的第二增长曲线,就能够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对理想来说这可能是当下最重要的。

被理想视为强劲对手的问界,如今升级回归,再次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已经开始期待,理想和问界之间的二次交锋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