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研招网正式发布信息,确认24届考研时间在12月23日至24日,25日为其他特殊科目。相比于去年提前了一天,整体来说没有太大变化。距离考试,满打满算也还有99天左右,相当于三个半月。如果每天学习时长能够保持在10小时左右,那就还有990个小时、59400分钟。这样说起来时间似乎也没有那么急迫,但如果换算为星期,考研时间就是接下来的第14个周末。
◼️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徒增焦虑,而是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合理范围内的「焦虑和紧张」,时间的多寡无法改变,唯一能够调整的就是自己应对有限时间中如何复习、如何更好地吸收知识、整理知识的方法。把每一次的焦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将它们看作是这场进阶游戏中的“打怪升级”的目标,一步步踏实地完成相对应的任务,最终的结果相信也不会太坏。退一万步说,即使最终不尽如人意,也不至于懊悔“当初应该多学一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是我个人对很多事情的态度:如果百分之百地投入了,就承认失败,再想办法站起来。总有办法去向远方,总有可能去到更大的世界。
◼️ 九月之后的日子会有很多个质疑自己的时刻:究竟我能不能做好/究竟我为什么会写不出来题/究竟我应该怎么做/究竟未来在哪里/究竟差在了哪里;也会有很多看着别人越来越好,自己却一再受挫的情况:优秀作业里没有我/反复地在试错/根本没有方法/变胖了/发际线后退了/crush谈恋爱了。会有很多想要放声大哭的瞬间,有无数次克制自己安慰自己的片刻。但同时,也有清晨起来背单词时瞥见的朝霞,有从图书馆中出来看见的北斗七星,有一起站在图书馆门口吃外卖的朋友,也有晚上11点还灯火通明的自习室里一群和你一样的人。
◼️ 考研不是什么新鲜事,所有人都说这是一场成年后的考试,是东亚学生们最擅长的考试:中考、高考、考研、国考、考编。考试似乎是所有不确定的选择里最为确定的选项——考好了,上岸;没考好,那就再来一遍。正因如此,我们也对这场考试赋予了太多的期待和重量,有数不清的孤注一掷与奋力一搏,有难以释怀的孤独和失眠的夜晚。或许也是这些属于个人的备考经历,才让考研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心头忽明忽暗的云——就像年轻的王小波写的那样。
09/15/Fri.
别慌/不急
总有办法解决问题
@TuTouSuo™️
*以下是在九月份大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考纲、参考书、招生人数的变化等普遍情况,以及背不下书、想要换学校、觉得自己很垃圾、每天都想发疯等特殊情况。
「知识点变化」
九月除了我们的学习重心要从学科知识点的学习转向「以题带学」,在练题输出与知识输入、整理中持续完善自身的新传知识面与知识体系之外,还有学校招生简章、考纲的公布,其中就包括参考书调整、知识点调整、学费调整、招生人数扩缩等内容。但只要它不是不招了或者是突然告诉你一整张卷子换成别的题目(南大、人大和中传,是在说你们),都还有非常高效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家快速找到复习重心。
1.补充新的考点和调整侧重点
*发疯崩溃的必要性:2颗星
这里以深圳大学的考纲变化为例。今年将学硕与专硕的440合并,去掉了原先的703。等于是宣告学硕的卷子也会更偏向于热点、前沿理论的考察,关注过去440中出现的文化研究、新闻与传播的行业风口、舆论焦点话题等,例如女性主义理论、数字素养、信息疫情、新闻抒情等,和通常关注的框架理论、媒介情境理论相比,更偏向当下、即时的新传研究主题。虽然整张试卷变化了,但其实没有非常剧烈的变动。一是因为核心要点还在新闻、传播、广告营销这几门学科,没有跳出来新的部分,比如新闻史;二是考虑到根基没变,只是重点学习方向变化,难度适当提升一些。整体还是可以接受的。
2.增加了新的参考书目
*发疯崩溃的必要性:3颗星
但有一些情况就比较严重。
比如西南交通大学(没错还是你,你怎么这么爱换书),去年的考纲里上来就增加三本并不普遍的教材——《电视研究读本》《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新闻评论》,与之前《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传播学教程》《创造性采访》《融合新闻写作》的内容相比起来,增加的三本书具有两大特征:前沿和深度。也就是说,它要拓展学科视野,又要加深理论基础。而今年,它又换了书了,把《电视研究读本》换成了《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2版)。
像是这种三本书的变化乍一看起来挺唬人的,很多姐妹也容易被搞得慌了阵脚。但实际上要记住这几道理:
一,目前的我们已经是学习过新传基础入门知识了,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初学者了,因此在涉猎其他考点、知识点时会更加容易;
二,增加的书目只要是没有跳脱出一个学科都好办,比如还是在传播学科、新闻学科,没有一下子出现个之前从来没考过的广告学科;
三,即使出现了广告营销、公关、广播电视也没关系,这几个学科的内容不多,属于有重点、有主次的内容,不像传播学,一学直接栽坑里,而且是个深坑,爬都爬不起来;
四,先看书本内容,像是西南交大去年换的《电视研究读本》几乎就是经验学派的理论内容,和之前学过的格伯纳、使用与满足理论(赫佐格的电视研究)都是可以结合起来的;今年换成《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本质上和去年没有太大差别,着重关注典型的电视研究方法,例如去年考察的“德弗勒是如何对电视中职业的权力指数进行界定的”,就是经典研究中的具体内容;而后面两本《网络新闻编辑》和《网络新闻评论》涉及两个部分——1.网络传播中的新闻实务理论,可以划重点背,考的还是新闻学与网络传播的结合;2.网络传播中的新闻报道实践,容易考察评论和融媒体新闻报道,这俩的学习内容也很成熟了,买点批改,买点模板就搞定。
从去年换书后的真题来看,《网络新闻编辑》和《网络新闻评论》两部分内容几乎没有涉及理论题,更坚定了我对它俩的用处不大的观点。
「换了参考书怎么办?总结版!」
1.别慌,看眼目录,是不是和之前的参考书有类似;
2.看自己之前的真题,考察的内容哪方面是重点,和参考书的关系有多大;
3.专注重点大头,比如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其他部分作为次要点,只要不是把前面改了,其实问题都不大;就算是改了前面重点学科,但知识点也不会变,学的都是一个学科里的东西,也不用太担心。
所以这么说完之后,还觉得一下子换三本书、两本书可怕吗?似乎就好一点是不是。有的时候慌乱和焦虑会让人对事物的感知出现偏差,仔细分析过后,其实是可以继续把它们加入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的。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只要没有题型的绝对变化,比如中传一整张卷子全变成主题写作,就都有解决的方法。而且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当你之前积累了知识、找到了学习方法,接下来的复习进度只会越来越快。
「招生人数变化」
目前实际上还有很多头部院校没有发布今年的招生简章,这里给到大家的建议仍然是把握「性价比」和「判断自己的实际能力」。
对于很多报考专硕的姐妹,招生人数的多寡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择校因素。根据以往的上岸经验来说,只要这所院校的招生人数在20个以上,就可以继续考虑,如果小于15人(今年招生人数骤降),就需要考虑一下是否有能力去与他人竞争,拔得头筹。
考虑的因素包括:1.目前的知识水平,如果说沉默的螺旋是基础知识,那么媒介化社会、技术反哺就算是前沿热点和延伸考点,可以按照这样的两个端点去衡量自己当下的学习情况;2.写题的感觉,如果说几次写题都能够写出来,不管是好与坏,都能够坚持,而且比较适应目标院校的考察内容,例如历史、网络媒介等;3.心理状态,这个其实很重要,是不是可以抗压,能不能保证自己有坚定的决心备考,都对接下来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性价比、风险与回报永远是考研的核心考量因素,而后,才是辅助上更多的理想主义精神,或对某所院校的期待和憧憬。
「考研预报名」
如果你还没有决定最终的院校,还在摇摆和迟疑,没关系,预报名还有一段时间,哪怕是等到10月正式报名再去也来得及。但是也有一句话「犹豫就会败北」,虽然有打鸡血的嫌疑,但却也反映出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是很难找到明确方向,总在怀疑或徘徊。
另提醒,预报名时,准备好一个很快的网络,到时候研招网会直接堵死(从白天刷到黑夜)。
「还有99天,想换学校怎么办?」
关于要不要换学校这个问题。
个人建议是你要全面考虑你选择当下换学校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想要一次上岸又担心梦校太难考;是因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觉得自己的能力不错想要试试更高的目标,还是梦校的考纲和招生人数调整之后心里有点发怵,比如去年学硕缩招10人的安徽大学,直接让统考生的压力增加了一倍。
如果是因为能力不足,我的建议是综合的考虑自己的情况,有没有必要赌一把,在冲刺期在努努力,毕竟你选择的梦校多半是个地理位置优越机会很多的院校,也是你想要成为更好的人的重要平台,此刻言说放弃,确实有些可惜。希望大家多多评估自己的实际努力,结合院校真题,慎重考虑。
如果是因为过去半年学习新传后感觉不错,想冲个更好的学校,我个人的建议是,冲吧!也许你真的就适合更优秀的院校,去获得更丰富的资源。
那如果是因为考纲的变动,我则劝大家三思。因为考纲变动变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所有和你一起考这个院校的人,大家因为考纲的缘故,再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靠下半年的冲刺——或许别人放弃了,别人离开了,但你还在。如果这是你的心仪院校,可以考虑再坚持一下。
当然,如果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你决定要换学校,那给大家快速提供几条行之有效的建议:
第一步:研究该院校历年真题,找到它与你之前备考院校的不同之处。
是不是多了新闻史的考察?评论分值有没有发生变化?传播学会不会考得更深一些?根据真题和你整个暑假期间的复习状况来判断哪些知识是你必须要进行补充的,然后进一步确认:这些新增内容我是需要看书,还是仅仅了解个皮毛、重点就好?
举个例子,假如只是新增了新闻史,但是新闻史的考察并不深,那你只需要在你原有的新闻史基础上做简单的补充,甚至看看我们的名解小册子就行了。假如是评论字数发生了变化,从1000字变成了500字,那自己就要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刻意地缩短字数,练习500字左右的评论。
第二步:研究今年的考纲,确定有无新增参考书。
新增参考书是必须要阅读的,因为新增的书实际上是没有任何题目可以参考的,你不知道他可能会怎么考,所以最保险起见的方式就是把补充的参考书进行细致的阅读,作为备用的知识储备。而这个阅读必须要在十月中旬之前完成,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以放弃答题为代价。
第三步:上学院官网研究目标院校的教授、副教授。
对新院校的老师、老师们的研究方向、论文做整理,确定院校的大致研究方向以及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并且根据整理,对自己原有的专题进行查漏补缺:如果是注重基础的院校,那需要在你的专题里增加各种基础知识专题,如果是注重前沿,或者在某个领域「比如厦门大学的广告学」有特别建树的院校,也需要对这类内容进行更细致深入的专题整理。
只有经过上述三步,你才能快速地从你之前准备的院校思维中跳脱出来,适应一个新院校的考试风格和真题,了解新的院校的考试重点,并且开始换学校之后的复习规划。
因此,九月换院校来得及吗?
只要没有报名,一切都来得及。
「如何安排接下来的复习计划」
如果谁再宣扬“100天了,掐头去尾只有70天”这样的论调,我就会直接死掉。在当下最重要的是稳定情绪,而不是传播焦虑;是捋清楚目前的学习进度,而不是担忧于时间还剩多少。
就算现在还有99天,但最起码还是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可能。如果现在谁和我说考研只剩下10天,我真的也会直接死掉——因为就真的来不及了。这样一比,其实99天也还可以。
九月复习确实很难,恰逢开学、背书、刚开始练习写题、还没头绪的背书以及突如其来的考纲变动,大家的复习规划应该也是一团乱。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理清楚自己手头有的资料。不管是专题笔记、课件还是收藏夹里落灰的秃头所推文,要先明确自己拥有哪些资源;
第二,按照目标院校的考察重点整理这些内容。这就需要分析近三年真题,看是比较喜欢考网络传播,还是新闻学和传播学。在此基础之上以手头最完整的资料为核心,例如课程的课件,将其他资料作为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查缺补漏,这时候只需要专注一条逻辑线的梳理,而不是一会书本逻辑,一会课程逻辑——一般整理清楚之后,就会形成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专题笔记;再或者我们就在秃头所的息流资料库里找,专题、热点、论文,都能找着:
怎么做专题笔记:
怎么开启九月学习「以题带学」:
《网络传播概论》第五版讲解与笔记:
秃头所的赛博资源平台:
第三,背书。背书有几种方法,边整理边背和整理好了统一背。我喜欢后者,效率更高,等一个专题完全整理好之后打印出来开始背诵。当时我整了四十几个专题内容,10月底打印出来背了两个月,滚瓜烂熟。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自己背书的习惯,是喜欢连贯的,还是整一点背一点(个人推荐前一种)。
怎么背书:
怎么写题(合集):
最后,调整心态。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不要去看让你感到焦虑的内容,回避它。不要贬低自己,要提升自己。多用肯定,少用否定。多看外面的花草树木,多摸摸路边的猫猫。俗话说得好,世界破破烂烂,小猫缝缝补补。方法总比问题多。实在想不通的时候给班班花花留言、给秃头所留言,写出来、说出来,很多时候自己就想通了。
这里,我又要开始讲自己老生常谈的例子了。但这回有点新意,我总结了一些个人特质,比如特别不服输(乃至于有时候会有点断自己后路的意思——这件事绝无退路)、比如有强迫症喜欢做计划且享受完成计划的满足感、比如轴,认定的事情就是不咬死,除非我觉得它没意思或者没有彻底认同。这些算不上优点或者缺点,但它们确实帮我在很气馁、很崩溃的时候振作起来过。别人都拿优秀作业的时候我还在30分拿16分的边缘徘徊,别人政治都开始过第二轮、第三轮刷题的时候我连精讲精练都没看完。但我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顶多是我对正在做的事还没领悟,一遍不行我两遍、两遍不行我写三遍,总能写到满意。作业写不好就找原因,是逻辑没通还是案例积累不够、理论不理解还是压根没学过,每种问题背后都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不行我就学,真的。它总有办法。
虽然我不是一目十行的天才,对这些东西的接受时间也不像其他人那么快,但我能用每天的早起贪黑来弥补这些不足,能把自己面临的问题一件件解决,它也是有价值的行动。
老婆们,作为过来人,我很想告诉你们只有逼自己一把才有可能拥有想要的东西,才能够触及现在看起来仍然遥不可及的目标;但作为朋友,作为一路看着大家走到现在的旁观者,我想说,如果想要发疯、崩溃、歇斯底里地大喊都没有关系,情绪就是要宣泄、要释放,逼一逼自己可能有用,但更重要的是,“你究竟想要什么”。
当你的欲望足够强烈,哭完、喊完、崩溃完、发疯完,仍然会捡起书,回到图书馆、书桌前,哪怕是一边哭,也会一边背单词、记笔记。
99天了,也就是一哆嗦的事,我们再问问自己,这个研究生,想还是不想;这个岸,上还是不上。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遵从我心,不问西东」。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ʕ•ﻌ•ʔ
「秃头所王牌课程:秋日答题班」
WONDERLAND/以题带学
在实用与应试中保持思考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试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