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脸输出”以色列,哈马斯立体战法复刻1987年“风筝之夜”

时事新闻2023-10-08 08:11:41无忧百科

“骑脸输出”以色列,哈马斯立体战法复刻1987年“风筝之夜”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基】

在这个阖家欢乐的双节假期结束之际,亚洲的另一端突然成了本周的头号军事热点话题。而事情论起头来,还是得说那个跟俄乌与纳卡战场都能扯上不少关系的土耳其。



看着卫星图上以色列境内硝烟四起,还是有种不真实感

10月1日,土耳其内政部门前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尽管造成的损失不大,除了当场死亡的两名袭击者之外,只有两名警察受伤;但随着土耳其官员4日声称袭击者来自叙利亚,库尔德工人党也宣称对此负责之后,局势在几天之内就渐有发展成一锅粥之势:

先是土耳其加大了对叙利亚东北部库尔德工人党目标的袭击力度;紧接着10月5日,美国空军F-16击落了一架在空袭中“过于靠近”驻叙美军的土耳其攻击无人机;同样是在10月5日,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举行军官毕业典礼时遭无人机群袭击,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00人……



针对叙利亚未来基层军官及其家人的集中打击,必然会激起更大的复仇情绪

就在这一锅粥滚起来的时候,当地时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展开新一轮名为“阿克萨洪水”(Al-Aqsa Flood)的军事行动,随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也宣布加入。

哈马斯方面表示,在军事行动的前20分钟内已发射“5000多枚火箭弹”。尽管按照以色列官方的说法,这些准头不足又屡屡被拦截的火箭弹并未造成多大损失,但注意力又一次被高空火箭弹袭击吸引的以色列国防军,很快就领教了真正的“树梢奇袭”。



相比早年间的“飞天钢管”,与制式火箭弹混合发展至今的“卡桑”家族,迫使以色列不得不长期斥资维持并提升火箭弹拦截系统的效能

从流传在社交媒体上的画面来看,使用动力滑翔伞等超低空渗透手段的哈马斯突击部队,打了以军一个措手不及,不仅造成了颇具视觉冲击力的人员杀伤效果,抓了不少俘虏,还击毁了包括“梅卡瓦4”坦克在内的部分重装备;根据以军公布的情况,靠近加沙地区的7个以色列定居点已被哈马斯夺取。





这个场面多少有点魔幻

目前,开局严重“梦游”、甚至有传言称已经有将军被俘的以军,已经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发起代号为“铁剑”的反击行动;度过了冲突初期甚至要更多考虑如何疏散防袭击的恐惧后,以色列空军也已经投入了其擅长的、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干扰的仇杀式轰炸报复中,战局将如何发展、目前仍不明朗。



内塔尼亚胡:甭管咋地,我这政治危机是暂时明朗了

不过让笔者不解的是,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动力滑翔伞突袭“黑鸟行动”的受害者,又有着号称世界先进水平的“低慢小”监控体系,以军居然会对哈马斯的故技重施如此缺乏警戒能力。笔者小时候过生日,母亲单位战友送了本《世界著名特种战例》,算是启蒙读物之一,至今对书中提到的“黑鸟行动”细节还有一些印象。



惊魂未定的以军士兵查看其中一具损坏的滑翔伞

那是在1987年,此前采用热气球、滑翔机等手段(包括使用滑翔伞去海法扔炸弹,也不太成功),尝试对以色列发起渗透攻击未果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决定引进若干套动力滑翔伞,并在黎巴嫩南部的基地进行秘密培训。最终在11月25日的夜间行动中,四名突击队员以牺牲两人(其中有一名叙利亚人)的代价,击毙以军六人,击伤七人,虽未能实现捣毁以军营指挥所这一主要目标,仍给敌人造成了一定心理震慑。



这一事件对巴勒斯坦人民士气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是1987-1993年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的信心之源

人们在复盘这场被阿拉伯世界称为“风筝之夜”的行动中,往往认为那名带着一名女兵回营迟到,却因此率先发现法塔赫突击队员的以军军官(当然他本人也被打死了、女兵受重伤)是导致行动功败垂成的转折点。但一场精心筹划(以法塔赫当时的能力来衡量)的特种行动,因为这样一个意外而未能达成主要目标,本身就说明,只依靠单一手段达成目标的作战计划,注定是缺乏冗余度的。





哈马斯公布的训练画面,可见修建了模拟边境隔离墙和以色列据点的训练场。以色列情报机构曾表示,哈马斯于2014年前后开始与伊朗合作进行这类训练,“一切尽在掌握”,但从此次以军的应对来看,准备是远远不够的

回到哈马斯的本次“经典复刻”,一方面从他们自己公布的训练画面上看,动力滑翔伞技术比当年更先进,人员训练更加系统;更重要的是,此次行动不仅有前文提及的火箭弹袭击掩护,哈马斯还同步发动了地面攻势、乃至使用小艇的水上攻势。尽管每个方向动用的人员都不算多,单纯看交换比也不好看,但辅以多轴无人机的成功使用(以经典的悬停投弹法击毁至少一辆“梅卡瓦”),这套简易的“立体组合拳”仍然有效分散了以军的注意力,让真正的尖刀成功插入敌人的软肋。至于在哈马斯背后助拳的大小帮手们,从提供场地训练到负责装备保障,必然也是各显其能。





各国坦克装甲车辆在无人机面前的类似死法一年年看下来,那些从阿富汗撤走的美军一定在庆幸,还好哥们跑得快…

但从根子上说,对于整体实力远远占优,而且30多年前就吃过亏,近年来还不断研发智能哨位等监控手段的以色列来说,此次被哈马斯打了个措手不及,其中从战略到情报全面轻敌的因素绝不能忽视。

以色列长期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叙利亚政府军和黎巴嫩真主党方面,将巴勒斯坦人民视若只能以石块对抗钢铁的野人野兽——那么在巴勒斯坦人民心中的以色列是啥样不难想象,还在中东不断生战生乱埋下祸根,正所谓“往日因、今日果”。无论以色列后续如何“找回场子”,当遭遇首轮“阿克萨洪水”的以军形象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时,曾经无敌的“以色列军事神话”在周边国家心中,也许已经开始动摇。



虽然多数发生袭击的地方可能也就是落了两发火箭弹乃至一个简易爆炸物,但在网络时代这种恐惧很容易被放大,所以哪怕是退役飞机能搬则搬也不奇怪——至少避免成为宣传材料

事已至此,美国的基本立场无需猜测,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7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重申了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只是在如今“援乌优先”几乎掏空了北约家底的现实面前,美国给以色列站台时,手里的本钱终归稍差点意思——甚至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以色列,乃至装模作样地“约束”以色列必将更为血腥的报复行动都有可能。只不过美国惯于用空头支票唬人的政治骗子传统,遇上这个行当的祖师爷能起到多大安抚作用就有些难说了。



“与以色列团结在一起共克时艰”,谁能法力无边,看我莫迪老仙!

美以这对“共轭父子”如何相互算计,咱们暂且不提,在亚洲的这一头,自有那比亲儿子还孝顺的来分忧。在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3周年的相关活动即将开始之际,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否还记得,按往年惯例一般在中秋节之前进行的,第10批在韩(牺牲时为南朝鲜,下同)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移交工作,却悄无声息拖延至今。

从2013年到2022年,中韩双方已经合作完成9批、共计913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的交接工作。近四年来,中韩双方在中秋节前执行遗骸移交程序已成惯例,首先对于同过中秋节的中韩两国来说,此举符合阖家团圆的人伦常理;而且自从2018年第13届全国人大正式决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之后,在9月之内完成遗骸遗物移交,也便于我方组织相应纪念活动。

2023年4月14日,退伍军人事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组织第10批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回安葬活动,当时称“中韩双方正在密切磋商”。同年7月28日,退伍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司长李桂广再次提及第10批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时,表示“同韩方密切沟通磋商,后续工作进展,会及时向社会公布”,此后再无更多消息。



这日子一晃就从727快到1025了

对于身处东北亚错综复杂局势的中韩关系来说,特别是在“萨德”部署事件之后,一年一次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交接事宜,不仅是中韩两军近10年来最为重要的年度接触,甚至可以说是从朴槿惠时期开始,维系中韩双边关系的若干条政治底线之一。因此,在这条底线如今已经岌岌可危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尹锡悦政权这一举动背后的事实经纬。

由于内心深处的极度自卑,长期将志愿军视为“侵略者”的韩国保守势力,不仅一直认为移交工作本身是执政当局向中国的“服软”,对移交工作中的种种细节也感到不满。例如有人称我军仪仗队队员比韩军身材更高是“气势凌人”,有人说我军出动运20大型运输机前往仁川机场迎接是“军事入侵”,甚至有人说我军在我国领空内使用歼20隐身歼击机执行护航,都属于“炫耀武力”……



反正韩军自己这么些年都没啥意见

但长期以来,韩国政府及军队相关部门,总体上仍能本着2013年中韩双方协议精神,不受这些可笑的杂音干扰,配合我方完成移交工作;即使是尹锡悦就职伊始的2022年,这一工作也未受影响,让笔者有机会直播一次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全程。而导致今年归还工作延宕至今的直接原因,正如70年前导致朝鲜半岛人民骨肉分离的直接原因那样,都要归咎于美国这个“全球麻烦制造者”的粗暴干涉。

综合SBS等韩媒报道,在前期磋商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今年8月初通知韩方,应借由移交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中韩沟通,向中方提出,作为“初步对等条件”,中方应当恢复2019年之前的做法,“主动邀请并配合”美国专家,来华挖掘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驾机入侵我国领空被击落,从而“下落不明”的美军飞行员遗骸遗物(美方也提及了“飞虎队”等抗战期间的美军遗骸,但此事显然不应当与志愿军烈士遗骸事宜放在一起讨论)。美方甚至进一步要求,中方应当“劝导朝鲜”,移交所谓“联合国军”留在朝鲜境内的遗骸遗物。



我们国家领土领海太辽阔,实在不好找,当然你要是想添点新的我们也不反对

实际上,在近十年的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移交过程中,由于韩方进行的发掘和区分工作,本质上是每年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对其死亡人员发掘工作的“附带成果”,美国借此机会以类似的要求发起试探,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一方面,美方清楚中方绝不可能答应上述这些条件,但另一方面,只要韩方顺水推舟,向中方表明必须接受这些条件,则必将使得移交工作陷入僵局,从而严重影响中韩双边关系。

不需要美方具备多么敏锐的观察力,都能发现尹锡悦执政以来中韩关系陡然遇冷的情况。同样是在2022年,相比规格已经有所降低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简直堪称无声无息。面对尹锡悦政权如此迅速的转向,美国适时抛出一个能让尹锡悦与前政权在对华关系上进一步划清界限的事件作为试探,确实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甚至不比唱首歌麻烦多少

相比朴槿惠和文在寅,从不掩饰其意识形态和选边站队特色的尹锡悦政权,显然对这种既能摆脱前政权留下来的“包袱”,又能把责任甩给美国的“一举两得”,表现出了“求之不得”的态度。从今年4月开始,由于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与我驻韩大使邢海明的一次正常会晤,从执政党到尹锡悦本人对邢大使的人身攻击不绝于耳;4月20日,尹锡悦更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然发表“一中一台”言论:“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和台湾两个国家的问题”。不难想象,尹锡悦政权对于同期正在开展的第10批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持何态度。

实际上站在韩国的立场上看,尹锡悦政权完全可以在美韩同盟的大框架下,利用中韩关系的既有现实,继续从中国获取利益,同时甚至可能实现对中俄朝的“离间”。例如在金正恩访俄前后,韩国驻俄罗斯前大使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就认为,“此时应当全力推动中韩领导人互访事宜,而不应拘泥于由哪一方先访问,以此挑动中朝关系,并制衡朝俄关系的接近。”



然而在早已充满“一根筋”思维、对美“梭哈”的尹锡悦政权内部,这样的声音自然只能被压制下去

如今10月的第一周已经过去,按照一般规律,遗骸交接时间会提前20天左右公布,如果韩国方面选择在近两天“快刀斩乱麻”,那么交接时间最快也将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前后——笔者相信这肯定不是尹锡悦政权希望看到的情况;如果迟至11月初乃至进一步延后,届时沈阳市内白天最高气温不足10度,最低气温更是已经冷至零下,非常不适合志愿军老战士及其家人前往桃仙机场等候迎接,将使得我方安排相应工作的难度陡然增大。



实际上沈阳10月底的气温也已经不适合大多已经年过九旬的老战士们长时间坐在户外了,每年深秋时节,人在东北的朋友都可以想象一下,当年九兵团单衣入朝时是何等的艰苦

因此,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第10批志愿军烈士的回家之路,要被“人”为推迟到至少明年春天、甚至更远的未来才能重启。尽管对于他们的战友和亲人来说,这个遗憾很难挽回,不过如果由此能让更多的人认清尹锡悦政权不愿意、也不可能同时扮演“美日傀儡”和“友好邻邦”的事实,那么这场无声的公开课仍不失其教育意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