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显示,超六成私募认为沪指2900点已是市场底部。
10月25日,第三方平台私募排排网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64.52%的私募认为2900点是市场底部,在政策助力叠加经济回升的双重支撑下,A股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空间有限。
关于未来操作,调查结果显示,58.62%的私募选择逐步加仓,坚定看好未来A股行情,接下来会越跌越买;37.93%的私募选择维持现有仓位不变,持股待涨。
超六成私募认为2900点已是市场底部
经过连续的非理性下跌之后,A股市场是否已经见底?10月25日,私募排排网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64.52%的私募认为2900点是市场底部,在政策助力叠加经济回升的双重支撑下,A股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空间有限。但也有35.48%的私募认为市场底部目前难以确定,需要进一步观察,当前市场无视利好,投资者信心匮乏,不排除仍有小幅下跌的可能。
近期中央汇金公司出手买入ETF,提振了市场信心。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市场观点认为,四季度财政政策加码,彰显了中央政府稳增长的决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接下来市场行情会如何演绎?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59.77%的私募认为A股反弹在即,短期市场跌幅过大,存在纠偏的可能。35.63%的私募认为A股会在底部徘徊较长时间,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间,A股会反复震荡磨底,让底部更加夯实。另有4.60%的私募认为市场已经出现一定的恐慌盘,需要通过进一步下跌来消化。
私募接下来又会如何操作?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58.62%的私募选择逐步加仓,坚定看好未来A股行情,接下来会越跌越买。37.93%的私募选择维持现有仓位不变,持股待涨。还有3.45%的私募选择减仓,等待市场出现明确的反弹信号再加仓。
坚守被低估的优质资产
为何占比超六成的私募认为当下已是市场底,目前多空双方各自的逻辑又是什么?
“具体点位不能确定,但是当前这个区域已经是底部区域了,当前整体市场估值较低,市场超跌,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青岛安值投资投资总监于超指出,从盈亏比来看,目前是较合适加仓的投资机会。虽然未来行情短期未必会出现V型反弹,但逐步加仓来提前定价市场目前比较钝化的积极因素,是一个盈亏比较合适的、偏左侧的投资机遇。
沣京资本指出,当前对市场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能企稳,方再能考虑可能的变化。一方面,基于极度悲观的长期预期,本轮沪指跌破3000点可能更需要市场自身去寻底,历史经验看也无需过于悲观;另一方面,由于本轮市场细分行业高低结构差异巨大,透过指数去观察行业和个股是否调整到位可能更具操作意义。
陆生生私募分析称,尽管市场调整已较为充分,但还需关注市场的基本面、交易面和资金面是否出现反转信号。从基本面来看,宏观数据反复波动,显示国内经济尚处于拐点和力度都不明显的状态,遵循基本面投资的资金回归可能需要一定时间;从交易面来看,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仍然有提升空间,还处于调仓阶段,且尚未到达反转的时机;从资金面来看,通过观察北向资金以及超大资金每日买卖的数据,近期尚未见到机构的增量资金明显好转。
奶酪基金经理庄宏东表示,在市场相对缺乏信心的背景下,尽管近期披露的国内三季度GDP超出预期,市场依旧相对缺乏积极的反馈。而在三季报披露期,市场也围绕各公司业绩有所博弈。此外,目前市场存在美联储年内继续加息的预期,且外部局势近期冲突加剧,因此外资短期持续流出A股市场,如果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强度超出市场期望水平,也将对市场情绪以及资金流向具备潜在影响。
“超预期的经济金融数据印证了政策组合拳的有效性,经济触底回升的基本面趋势正在得到有效延续,三驾马车除地产端外均取得较好的改善,国内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刻或已度过。但由于近期动荡的中东局势以及十年期美债强势突破5%的高位扰动,即便在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政策的呵护下,市场情绪仍旧走出与基本面企稳相背离的行情。”正圆投资指出,国内经济已逐步进入被动去库阶段,经济向上动能正在有效积蓄,难以为继的美国财政也将使得海外流动性逐步迈向宽松周期,当下坚守被低估的优质资产,静待暖阳才是上上之策。
谈及市场的机会,陆生生私募认为“美债利率下有底、国内利率上有顶”的情形仍将持续,且在A股内外双驱动的定价机制下,红利资产将是优选的投资对象。同时积极寻找顺周期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上游和可选消费行业,以及受益于政策的金融行业和人民币汇率低位区间带来的出口链的机会。短期先转为防守为主,密切关注中美“剪刀差”、国内宏观指标企稳、相关刺激政策。
在庄宏东看来,竞争格局良好、需求刚性且具备行业定价权的医药医疗以及消费板块龙头公司,在市场悲观的阶段反而是投资布局或逐步加仓的良好时机。
沣京资本指出,现阶段可以保持中性仓位,一方面注意市场整体趋势波动的节奏,逆向平衡投资组合;另一方面是从供需两端中期布局,需求有天花板则供给相对受限的中上游能源资源,供给有突破则需求能够释放的科技、安全、汽车、制造等细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