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听三哥说”关注我吧~
先是广州,然后深圳,再接着是上海和北京,代表中国房地产所谓价值核心的一线城市,终于也免不了救市的俗套。
该刺激,一样得刺激,楼市还是走回了老路。
不管是已经落地的认房不认贷,还是要大面积实施的降低首套和二套首付比例,这些新政都意味着个体进场买房的资金门槛出现了阶段性的降低,简单点说就是让个体负债的要求降低了。
以前你想背房贷,300万的房子要90万的首付,凑不齐这个数?那对不起你连背债的资格都没。
现在好了,300万的房子可能只要60万首付,减轻个体的主动负债门槛,基本属于让大家跑步进入“能负尽负”的阶段。
简单总结,整个救市新政的核心思路简化成四个字就是:“欢迎负债”。
1
不管是因为什么,救市救到了四大一线城市,只能说明两点。
第一,楼市的现状非常不乐观。
第二,之前的救市政策基本宣告失败。
一个健康的人不需要吃药,更不需要打针,而如果一人又是吃药又是挂吊瓶,甚至现在到了有上呼吸机的动向,那么不管他自己如何辩解都无法改变一个铁一样的事实。
这个人的健康,正在加速恶化。
楼市也是一样。
从三四线楼市的救市,到二线省会的放松,最后再到四大一线城市的刺激,救市的底线正在越来越小,而尺度却变的越来越大。
回顾楼市过去十几年的短暂发展史会发现一个规律,每次用政策刺激出来的上涨行情,其起始位置都是在一线城市。
也就是所谓的“一线涨完二线涨,二线涨完三线涨”的涨价外溢规律。
这次对一线城市的调控放松显然是想复刻过去的“涨价规律”,以一线城市为行情的助燃剂,重新点火让整个楼市进入上升通道。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还是想靠高杠杆盘活楼市这一盘“大棋”。
但“认房不认贷”这个政策,主要还是以利好改善人群为主,而改善人群想把购买力爆发出来,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把现在持有的房子卖掉。
问题的关键来了,这些改善人群的房子要卖给谁呢?
接盘的人是关键。
2023年上半年二手房挂牌激增到出现所谓堰塞湖的现象,像瘟疫一样传遍了二线乃至四大一线城市。
越来越多的优秀“资产”被挂牌出售,但接盘的人却寥寥无几。
你可以说个别没接盘的人是“有眼无珠”,但当个别不接盘变成了普遍不接盘,是不是就该怀疑下所谓的资产价值了?
也许,相当一部分待价而沽的二手房,只是被价格泡沫包裹的资产毒药,压根就值不了这么多钱?、
当然人的心思不能猜,但是市场的数据可以看,二手房的增量不断上升是铁的事实。
而这种上升必将继续延续,救市的新政也阻挡不了。
就在北京刚宣布“认房不认贷”新政的第二天,北京链家的系统内就新增了2000套房源,而之前每天的新增量还只有300套。
显然新政的确刺激到了置换人群,但这些想置换的人抛到二手房市场上的房源,除了增加市场观望情绪之外,怕是很难起到什么正面作用。
供给端抛盘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大,你猜需求端会不会着急?
而较为刚需的需求端如果不着急,改善的置换就无法完成,置换无法完成新政就没办法掀起新的一波楼市热浪。
所以不急不行。
于是从新政落地北京和上海之后,不少房企就开始连夜上调价格和取消优惠,带头冲锋的就是中海和招商蛇口这些央企背景的房企。
降价不见你带头,涨价倒是蛮积极,怎么说呢,国企的社会责任感我也算是有了重新的认识了。
连夜编写好的涨价文案,赶工制作好的涨价海报,售楼处通宵营业的通知,总之一切能制造买房焦虑的操作几乎在同一时间全部甩了出来。
需求端不着急是吧?就是捏着钞票死活不进场是吧?行,那就用涨价刺激到你着急为止。
鉴于有涨价去库存的“成功案例”在前,现在继续坚持用“认房不认贷”的新政配合房企涨价来刺激市场倒也不奇怪。
但“一招鲜吃遍天”是不是也要讲个客观背景?
以前能刺激的动,是依赖当时还存在经济高速增长,快速城镇化,个体负载空间充盈这三个客观因素。
但经过2015年那波史诗级救市之后,这三大因素差不多早已经被消耗殆尽。
当下楼市面对的是,个体收入预期增速放缓,居民负债空间见顶的,宏观经济增长略显乏力,出生人口逐年下降,负面效果基本可以说是叠满了。
在这种背景下,个体更多的是缺乏一份在未来持久负债的勇气。
稍微理性点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低首付还是认房不认贷,这些刺激方式只是方便个体进入负债的大门,未来几十年需要每月按时偿还的房贷,才是真正的压力所在。
想消除这些压力也不是没办法。
更多的福利保障,更稳定的收入增长,更强劲的经济增速,只要这些客观因素都具备,那么个体自然就挪得动进场买房的步伐。
但问题是,这三个因素的出现哪个都是慢功夫,楼市的债务它可等不及。
所以,转了一圈还得用政策刺激,还得用涨价“催促”。
虽说都是失去绝大部分效果的老办法,但怎么说呢,有枣没枣先打上三杆子再说吧。
顾不了那么多了。
2
进场的勇气不是一个救市政策能给的,当然也不是你房企连夜涨价的海报能吓出来的。
基本盘萎缩+收入修复放缓,这两个核心问题不解决,接下来楼市想顺风顺水的上涨就很难。
不出大问题的话,楼市的救市大概率会在某一阶段卡住。
挂牌二手房的业主认为新一轮上涨近在咫尺,所以决定死守价格不放。
持币观望的人坚决不认可当前房产价值,坚持你不降我不买的基本原则。
你不松我不放,二手房堰塞湖水位还得保持在危险线之上,拉锯战可能会是未来几个月楼市的主旋律。
其实不管是一线们的认房不认贷,还是降低首套和二套首付比例,这些重磅级救市的密集登场,基本证明了一点。
债务的“乾坤大挪移”迫在眉睫。
房地产这个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核心之一的“支柱性产业”,在用债务和隔三差五的救市政策推动前进了十几年后,再次因为“动力”衰弱导致的减速而面临二选一的抉择
要么开发商被自己的债务和高杠杆憋死,然后暴雷的鞭炮再次响起来,接着就是银行等一众金融系统跟着遭殃,然后是土拍无悬念的继续降温,最终地方财政只能在地方债高企的情况下雪上加霜
要么就是开启“认房不认贷”和降低首套二套的首付比例,让个体再锻炼一下自己的韧性,用高杠杆往自己背上多加点债务,从而给开发商腾出去杠杆的空间和动力。
从当前救市政策的走向看,显然我们选择了第二者。
当然个体承担的还远不止这些。
房企需要去杠杆需要清偿大量的债务;地方需要继续从卖地这个口子获取源源不断的财政“动力”来源;银行需要通过海量的信贷注入继续趴在房企和个体还有地方身上吸“金”。
大家都自己“强烈”需求,那谁来满足这些需求?
还是个体。
所以现在我们的楼市很有意思,一边喊着去杠杆,一边又再加杠杆。
去掉房企的加上个体的,目的很明确,让楼市这个离不开的经济引擎继续转下去,让所谓的债务周期再艰难的维持着“永葆青春”的状态。
2012年到2021年,中国居民每年的还本付息的规模从1.27万亿已经攀升到了8.26万亿,其中中长期贷款,也就是房贷,累计规模增长了595%,对居民整体债务增长贡献高达76.5%。
63.3%的居民部门杠杆率怎么来的?就是这。
这种高杠杆率下,再继续往上加多少就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了,而且即使继续加杠杆,所能产生的边际效用也在减少。
2020年疫情后救市加杠杆仅仅才维持了两年不到的上升行情,随后就开始违约满天飞,随后新房销量暴跌,土拍市场遇冷,整个楼市的行情开始急转直下。
这次又能多久呢?这次以后又准备怎么救呢?
回顾过去,每一次楼市在超大力度的刺激后,房价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非理性上涨,而这种上涨又会成为未来短短数年后,楼市购买力匮乏和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这句话放在楼市上,多少也有点应景。
以前怎么做,现在依然怎么做,我们走的是曾经走过的熟悉路径,我们期盼的是曾经发生过的那种“喜人”的增长。
更坚挺的房价,高夸张的房价收入比,更膨胀的房企和个体的债务,以及高的让人担心的金融杠杆。
楼市的隐患在救助的时候已经埋下,而大家好像总是视而不见,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无惧债务周期规律的勇气,还是对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
也许两者都有吧。
3
已经落地的救市新政绝对不是这轮强力救市的结束,后续一定还有配套甚至力度更大的政策出台。
拉起楼市的决心,这次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我就纳闷,内需以后又准备怎么搞?
前一阵三番五次的发文要振兴内需,刺激内循环,当时我就发文写过,想刺激内需必须让楼市让让路。
但现在明显还是要走一鱼两吃的路线。
这边楼市让个体增加负债,那边内需要个体充分消费,再大的萝卜也经不起这样两头切。
可能自己的觉悟不够高,翻来覆去实在是想不出,在一个杠杆越来越高的群体身上,到底还能有什么好办法把所谓的消费再刺激出来。
你的支出,他的收入,如果内需因为楼市“挡路”而无法重新振作,那么就会出现消费疲软, 然后收入下降,接着公司收缩减少雇佣,最后降薪保证生存,然后收入继续下降,消费接着萎缩。
这种螺旋式收缩循环一旦出现,这波救市用低首付高杠杆进场买房的人,他们的高额月供又怎么保障?
隐患是不是又已经埋下了呢?
一艘船如果是在大海上飘着,那坐上去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大家知道辽阔的大海会以强大的浮力支撑着船体。
但如果船的下面是一双大手在托举,那真就有点不敢坐了。
天知道什么时候大手撑得累了就撒手不管。
新政也许能让楼市短暂的局部回暖,但缺少了底层“大海”的支撑,暖意又能持续多久呢?
就这样。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