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的两个陷阱

时事新闻2023-09-22 20:08:24无忧百科

国产芯片的两个陷阱


国产芯片,迟早要走出这两个陷阱,迟早也会走出这两个陷阱。从红海走向红海,是重复浪费;从融资走向融资,是击鼓传花


文 | 钟林

前不久朋友圈的一张照片,强烈地冲击着我的思维。

2023年1月,写了一篇文章《芯片融资将一年比一年难》,有人说我过于悲观。 当看到上面照片的时候,是我个人判断过于乐观了。 芯片融资不是一年比一年难,而是很大可能性,现在你拿的投资可能是你自己创业生涯中最后一笔融资,哪怕是天使轮。


有人说忘记科创板,好好去做生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么不要去融资,拿自己的钱或者找三五好友集资去做芯片,卖芯片赚钱,一点点的把雪球滚大。只要你拿了投资人的钱,芯片创业就没有了选择,要么上科创板,要么被并购。

国内的资本不太适合投资芯片行业,大部分基金只有3—5年的投资期,基金在投资企业3到5年后,会想方设法退出。做芯片,很可能5年才开始进入状态,技术积累和竞争力才慢慢凸显。

做芯片本来就是个慢活,但资本追求的是短期收益、快速回报。渐渐的形成了国产芯片的两个陷阱:从融资走向融资、从红海走向红海。


从融资走向融资

5年内上市是每一个芯片融资BP的标配,否则你拿不到钱。在2年之内可以IPO的项目,在资本市场就会众星捧月。

每年的销售业绩增长是芯片公司最关键的指标,销售源自产品,产品源自研发,短平快的芯片研发只能是中低端重复,然后在市场上杀价、内卷。

从芯片公司开始创业,到走向科创板,就是一个从融资走向融资的过程。在一级市场投资,在二级市场收益。

如果上市就是成功,上市就是解套,那么芯片创业公司不需要去创新,不需要技术攻关,只要从同行挖到会做产品的研发人员就好,快速出产品,快速出销售业绩。

为了追求快速上市,一些公司产品销售不需要毛利,通过资本赋能大量堆人,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低,都无所谓。如果这条上市路很顺,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这条路,主力融资—快速出产品—快速销售—快速上市。


从红海走向红海

以后国产芯片市场不会再有蓝海,只有“你到不了的海”和“红海”。

做芯片的研发朋友跟我说,出于职业前途的考虑,他觉得之前的赛道太卷,就换了一个赛道,没想到从一个红海走向了另一个红海。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因为芯片资本化,如果有一天科创板规定,没有技术创新和突破,不能盈利的芯片公司不能上市;如果二级市场投资人更看重芯片公司盈利能力或者未来技术和高端芯片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国产芯片公司就不会再从红海走向红海。

如果没有技术革命,没有技术创新和突破,从红海走向红海,本质上就是为了做销售额。

理性来看,站在投资人和芯片创始人的角度,从红海走向红海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国产芯片,迟早要走出这两个陷阱,迟早也会走出这两个陷阱。从红海走向红海,是重复浪费;从融资走向融资,是击鼓传花。

投资人和芯片创始人都需要放弃过去的认知,2019年刚国产化的时候,大客户端导入很积极,2021年产能紧缺的时候,客户比你还着急导入,但过了这个时间点,国内芯片行业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产品导入时间可能很长,除非你的产品能解决客户痛点,除非你的产品很高端,市场上竞争很少,客户又很需要。如果产品拉不开距离,竞争者又很多,在市场上必然内卷,谁也跑不快。

国产芯片公司成长最快的时间是在2019到2023年之间,这段时间成就了很多的芯片公司成功上市。

时过境迁,快速上市这条路很难走通了。芯片公司要想成功活下来,必须走出国产芯片陷阱。

盈利,是国产芯片公司唯一的出路。

从芯片创业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看,融资思维和盈利思维,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很难二合为一。

融资思维会让芯片创始人多开产品线,多出产品,不太看重投入和产出,不太看重产品竞争力,只要能卖,只要能增加销售额,目标就实现了。销售额越大,离科创板就越近,就越容易融资。融资和上市,是芯片公司的核心追求和目标。

盈利思维会让芯片创始人更专注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发挥自己的长处,非常看重投入和产出,不仅会思考要做什么,更会思考不能做什么。会非常看重团队的效率和绩效,会不断地去优化流程和提升团队,去降本增效。会更多去思考产品方向和产品竞争,会去兼顾市场机会和盈利机会,会更关注生意本身并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会把这种意识和思维在团队中建立起来。

相对来说,融资思维会跑得快,盈利思维会跑得慢,快和慢取决于大环境和时机,选择哪个思维,或者哪个思维多一点,哪个思维少一点,需要结合芯片公司自身的情况、产业环境和资本市场来做选择。

个人观点,2026年之前,国产芯片公司最好的选择,是盈利思维。


做好芯片的三个维度和机会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你的一生也都在为认知买单。

国内芯片行业也一样,因为认知的缺陷,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也会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只有不断地改变认知和提升认知,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国内芯片行业的创业和发展。

不管芯片行业如何发展和变化,有两个认知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但还是有很多人掩耳盗铃,视而不见。

1、做好芯片离不开三个维度

做好芯片需要三个维度:人才、资金、时间。

芯片人才最为关键。

这里说的人才是真正干活做芯片的人,不是那些教育背景好、工作背景好、职位高、职称高的人。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都是工程,不是学术,不是发文章。一些公司看起来很牛,却做不出什么好东西,这个现象在国内其实很多见。

高科技和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在前期,高科技都是烧钱很厉害的,资金投入很大,可以简称三高: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芯片是高科技,做芯片很烧钱。为什么国内做芯片就变成了低毛利,低收益的行业呢?

离开了三高,就不是真正的高科技,演变成了制造业。

尽管在产品市场,国内芯片公司表现得不像高科技,但在资本市场还是妥妥的高科技,高估值和高收益。对于国内芯片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仍然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因此,资本市场成为国内芯片行业最终的支撑。

做芯片需要时间,是大家反反复复说的十年磨一剑。但是今天的芯片初创公司从成立开始融资谈的都是5年上市,哪来的十年计划。融资时谈的都是10年才能做好的高大上芯片,给投资人讲的时候说3年能搞定,最后做的又是市场上重复又重复的中低端芯片。

资本能加速芯片研发进度,但不会根本上改变,计划5年完成的,缩短1年变成4年,仅此而已。

所以,这三个维度组合很有意思,如果芯片人才不行,资金和时间就变成空转,钱花了,时间也花了,芯片做不出来。如果芯片人才到位了,资金也有保障,但时间不够,芯片做不好或者做不出来。如果资金不到位,那就啥都不用说了。

2、做不到赛道前三就没有机会

明知做不到赛道前三就没有机会,为什么那么多芯片公司要挤进来?有几个可能:

1、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到前三。芯片技术这个东西,是可以后来居上,但技术的追赶需要时间,需要拉长时间维度,保持定力,坚持到底才有机会。坚持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另外就是等待对手犯错,很多机会不是来源于自己的努力,是竞争对手送给你的。

2、进入这个赛道就是为了丰富产品线,增加销售额,目的是为了融资。很多投资人认为一个芯片公司产品线多,就是有实力,就是机会多,上市的机会就大。实际上,在没有能力上市之前,做很多的芯片产品线就是找死。但也能理解,不这样做,融资不到钱也是等死。

3、很多创业者知道自己是没有机会的,或者说有没有机会他也不知道,也不去想。他只想有没有创业的机会,能不能拿到投资人的钱,拿到钱就继续,拿不到钱就结束,能搞一把就行。

我知道很多人比我更懂芯片,比我更了解国内芯片行业的状况,但他们不说,也不会说。我为什么要说呢,我对国产芯片有情怀,我对国产芯片有使命感。

也有朋友善意提醒我,我成了《皇帝的新装》里面的“小男孩”。站得越高,越孤独。我是不是站得很高,不知道,但我感受到了孤独。

最后附上我的一些认知和感受,不便展开去写,多年以后你们再读的时候,一定会更理解。

1、没有钱,怎么做芯片,芯片是用钱烧出来的,对投资人要有感恩之心。

2、融资太多钱,确实容易让创始人迷失方向。

3、一些芯片创业公司不是跟着自己或者市场走,是跟着投资人走,他们看好什么就做什么。

4、人,都想走容易的路,这几年融资的路是最容易的。

5、很多芯片公司,从一出生就很容易拿钱,舒服日子过惯了。

6、如果能融资做企业,靠融资上市,谁愿意去市场上挣钱。

7、资本市场融资太容易,产品市场挣钱太难,容易让创始人心态出现问题。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芯片创业也是如此,一旦没有足够的钱,很多人就不会做公司了。

添加财经十一人微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