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公募再度传来新动向。
证监会官网显示,外商独资公募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施罗德基金”)10月18日申报了“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这是该公司继今年8月以来上报的第二只产品,也是首只权益类基金基金。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目前境内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人中,由外资巨头新设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有6家。其中,施罗德基金是第4家发行基金产品的公司。目前该公司正在排队审核、等待“上新”的产品数量扩至12只。
从已有数据的外商独资公募产品来看,业绩表现并不亮眼。截至10月18日,路博迈基金、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发行的首只产品成立以来均未获得正回报。如贝莱德中国新视野A/C年初至今下跌均超23%,自成立以来的累计跌幅则分别为38.56%、39.21%。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和公募基金行业前景的看好,近年来外资巨头积极动作,将为国内公募市场带来多元化市场主体、外资投资理念和更多的产品选择,但入局能否取得成功,目前时间尚短还未有定论。
外资系新公司产品陆续落地
施罗德基金是第4家在国内新设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今年1月,该公司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6月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资料显示,施罗德基金由施罗德投资集团旗下的施罗德投资管理100%控股,注册资本为2.6亿元人民币。
10月18日,施罗德再度申报新产品“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这是其上报的第二只产品,也是首只权益类基金基金,目前正处于获证监会接收材料的阶段。今年8月21日,该公司曾申报了一只债券型基金,并于8月24日受理。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境内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共有9家。其中,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安联基金是由外资巨头申请成立新公募基金公司;而宏利基金管理、摩根资产管理和摩根士丹利基金则是合资公募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成为了外商独资公募。
从进度来看,在上述新成立的6家外商独资公募中,贝莱德基金作为第一家外资基金公司,产品布局步伐较为领先,早在2023年前就接连成立了4只产品。随着外商独资公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其他各家公司也加速展开了基金产品的发行工作。
数据显示,以申请材料接收日为基准,截至10月18日,今年以来,包括施罗德基金申报的两只产品在内,还有路博迈基金、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等公司分别上报了5只、4只、3只产品,合计共14只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
剔除合资转外资的基金公司产品外,截至目前共有22只外商独资公募产品上报,12只在排队审核、等待“上新”。整体而言,各家公司获批展业后的产品落地各有侧重。如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的首只产品均为主动权益类基金;而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则是从债券型产品入局。
产品业绩多有承压
自2020年4月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以来,海外金融机构持续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尤其是今年以来,外商独资公募获批成立和展业的消息更是频传不断。可以预见,未来公募基金业也进入内外资机构同台竞技的新时代。这也意味着,基金行业原本就愈发激烈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
“外资巨头入场,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看好,这会为国内投资者带来成熟专业、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和管理模式。”一位基金业人士此前与记者交流时表示,由于外商独资公募在A股市场尚属新兴机构,国内外市场环境与投资者理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否会有“水土不服”等现象仍有待观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商独资公募产品的表现并未展现出“过人之处”。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路博迈基金、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旗下共有19只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成立。除了2023年9月26日刚刚成立的路博迈中国绿色债券外,只有贝莱德浦悦丰利一年持有A自2022年11月23日成立以来微涨0.17%,其余17只产品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均为负。
作为外商独资公募发行的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曾备受基民期待,2021年9月成立之时募集规模达66.81亿元,有效认购总户数为11.1万户。这一“出道即巅峰”的募集记录目前还未被同类产品打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A/C今年以来分别下跌23.23%、23.54%,自成立以来的累计跌幅分别为38.56%、39.21%。两年多的运行却有如此惨淡的业绩表现,该基金今年2季度末的规模已经缩水至35.45亿元,几近“腰斩”。
这一业绩表现并不是个例。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A/C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的累计跌幅均超过29%,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A/C自2022年8月成立以来的回报分别为-14.63%、-15.11%。
此外,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旗下的首只产品的业绩也同样不甚理想。如富达传承6个月A/C于今年4月成立,至今分别录得-8.73%、-8.99%的累计回报。今年3月成立的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A/C则分别下跌0.89%、1.12%。
“竞争最终还是看业绩的。国内外资本市场间的差异巨大,在国外成功的策略不一定复制到A股效果就好。”华南一位基金业人士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做到真正“本土化”并不容易。目前来看,外商独资公募的业绩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加上渠道建设、消费者偏好、知名度等方面的积累相对薄弱,暂时还改变不了市场的格局。
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也在近期表示,贝莱德进入中国市场最核心的事情是说好中国故事,同时要将本土实践与海外经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