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潜力的准“万亿之城”,迎来多所“双一流”!

时事新闻2023-09-09 18:34:12无忧百科

最具潜力的准“万亿之城”,迎来多所“双一流”!


9月9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启用暨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新校区体育馆举行,成为学校办学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这个历时1000余个日夜,总投资50亿元、总建筑规模达71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也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一张全新的常州名片。


图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正式启用

在8月,南京医科大学与常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共建协议。 项目 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内, 规划总占地约1066亩,总投资约40亿元, 计划 在2024年完成建设。


图 | 签约共建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双一流”高校布局常州: 今年3月,武进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的“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州分中心”揭牌;

4月,南京师范大学与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武进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常州 ,越来越受到优质高教资源的青睐。

对这座并无资源禀赋、却在近年领跑新能源赛道的城市,外界的追问也从未停止:为什么,是常州?

产教城融合的“种子”

2022年,常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550亿元,工业规模总量突破2万亿元,上市企业92家,新能源产值超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

7月21日,常州发布最新经济数据:2023上半年GDP实现7.0%的增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苏南、高于江苏省平均,距离万亿城市仅一步之遥。


图 | 常州

回望常州的快速崛起之路,有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常州科教城。 常州产教城深度融合的种子,也 在此时悄然种下。

2002年,为了服务全市转型升级、培育未来产业,常州划出5平方公里的区域,把常州大学和全市5所高职院校集中起来,成立了全国第一座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

然而,缺少高水平大学和大院大所,始终是常州经济发展的一大掣肘 。


为了破解这一短板,从2006年起,常州市走遍了全国高校,广撒英雄帖,吸引各大名校落户常州。

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是第一批落户常州的研发机构。此后的十数年,常州相继引进了中科院、南大、浙大、大连理工等十余家名校院所。


作为常州的一步先手棋,常州科教城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截至2022年,南大常州研究院已建成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监控等5个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研发基地、35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承担企业委托开发、技术服务等项目300余项,服务企业新增产值超过220亿元


图 | 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它所进驻的常州科教城,则在2022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及全国卓越创新园区,累计建成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7家, 培养毕业生近50万人,孵育科技企业近3000家,分领域、分行业引育各类人才总量超2.2万人,其中柔性引进院士达29名


图 | 常州科教城

到今年5月,常州科教城已累计与5800多家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平均每天创造4项发明专利,带动产值近千亿元,成为常州名副其实的“创新之核”。

随着南医大、南师大、西电等“双一流”的落户,未来的常州,还将蓄积起更为澎湃的发展动能。

“新能源之都”的未来

常州科教城的崛起,并非常州在科创事业上唯一的一次超前布局。

2013年,常州便提前押注新赛道,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智能电网在内的十大产业链。 随后数年,中创新航、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纷纷 落户。

事实证明,常州,赌赢了。2022年,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独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江苏省的一半,被行业称为“全球动力电池中心”

2022年8月,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首次提出了“努力打造新能源之都”的目标。沿着这条路径,常州正一路高歌,即将完成经济总量破万亿的历史性一跃。


图 | 常州 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

而常州市长盛蕾清楚地知道,当前的常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高水平大学和高能级平台的支撑赋能。 ”

2021年12月,《常州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厅市共建常州大学,规划建设学校二期项目,支持学校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力争综合办学实力跻身全国高校前130位,重要办学指标进入全国百强

此外,规划还提到,厅市共建江苏理工学院,支持学校新校区建设与更名,打造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加快建设常州工学院二期项目,支持学校创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图 | 常州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今年6月,《常州市深入推进“常有优学”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则明确写道,支持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二期、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常州工学院二期、常州医学高等院校等5所高校项目建设。



图 | 常州市深入推进“常有优学”三年行动方案

站在冲刺“GDP万亿城市”的关键节点,常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壤,已经日渐肥沃。

以超常的魄力,积极培育、引进高水平大学,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也许,不远的未来,将有一个面向全球的科创强市,在东海之滨冉冉崛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