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小孩满月,那必然得庆贺一番,甚至比出生还隆重,来祝福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到今天,广州920新政也满月了。
尤其这一个月时间,北上深都没有跟进,广州的新政成了独生子。
他成长得如何,是否健康,更是备受各方亲朋好友的关心。
那我们就来盘点盘点,过去的这一个月,920新政的表现到底如何。
新政首月,杀出黑马
首先 ,看看新政一个月来, 广州 新房的 成交情况。
在920新政后的首周,广州的新房成交量迎来一波强势爆发,几乎比前一周翻倍。
虽说国庆假期由于大家出游,成交又降了下来,但上周很快又冲回高点。
价格方面,则是在新政过后,连续两周下跌。上周新房均价更是到了3.8万/㎡左右,是近两个月来的最低点。
前两天公布的70城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广州一手房价四连跌,且跌幅拉大到0.6%。
这并不用太过悲观,说明开发商普遍在以价换量。
只要量撑起来了,价格就能稳住。
从量价来看,新房市场情况很明晰——
新政刺激下,广州成交量明显提升。大多开发商也选择在此时促销出货,趁机回血。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也说过,新政后的一段时间,会是不错的入手时机,事实也确实如此。
分区域来看,此次新政,广州是外围区放开限购,中心区放宽门槛。
成交数据上,新政前后三周,广州限购放开的区域,成交量全部上涨。
其中,番禺的上涨最为突出,近三周的成交量比之前三周暴涨180%,毋庸置疑成为本次新政的最大赢家。
黄埔、花都以及白云,也均有100+的上涨。
而增城,则成了最大黑马。
新政后,大家本以为本就不限购的增城,会被狠狠暴击。结果增城反而使出一招回马枪,近三周成交量大涨600+套,成交量和涨幅均排在全市第二。
可见,比起限不限购,绝对的性价比,才是楼市真正的王牌。
从区域来看,新政这一个月,放开限购的区域,尤其番禺,是最直接享受利好的。
但总的来说,新政的利好,并不只是辐射到新放开限购区域,而是整体热度回升、市场信心提升后,对各个区域的成交都有一定刺激。
从这点来看,广州新政满月的成绩单,还是令人满意的。
二手业主,赢还是输?
再来看看二手市场。
新政一个月,广州二手市场就迎来一个里程碑——链家二手挂牌量再破14万套,比新政发布当天的挂牌量增加了4000来套。
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的那波换房潮,广州链家的二手挂牌量就首次破了14万套,后续是链家下架了不少房源“压”了下来。
而随着增值税5改2和放松限购的刺激,很快又杀回14万大关。
当然,这个幅度的上升,并不算离谱。
纵观广州近年来二手挂牌量的变化,一个月时间增加四五千套,是在正常的波动范围,并没有达到新政发布时,很多人担忧的“抛售潮”的地步。
增加的挂牌房源中,有很大部分,是增值税5改2后,上架的满二房源。
近一个月时间,各区的满二房源挂牌量都有增加。
其中,番禺、黄埔、天河、海珠的新增挂牌量都在200套以上。
竞争加剧,二手业主要出货,只能跟开发商一样——“降”字当头。
从各区的挂牌均价来看,近几周的均价普遍比新政发布时有所下滑。
具体到房源的话,更是不乏有业主大幅度降价出货。
例如,科学城的万科东荟城,近期就有房源挂出2.7万/㎡的近年新低价格。
像满二房源竞争激烈的广钢新城,也有房源在新政后,连降37万,价格从425万下调到388万。
如果说开发商的关键词是“活下去”,那二手业主的关键词就是“卖出去”。
从成交数据来看,降价也确实有用。
根据广州中原数据,9月份广州二手网签均价为27959元/平,环比上月下跌0.8%。而成交量持续小幅回升,达到8544套,环比上涨4.8%。
10月份在新政和降价的刺激下,预计成交量还将继续拉升。
此前我们也写过,有业主亏本100万卖掉郊区的房子,买了市中心的房子。
对此我们是表示祝贺的。
这不是风凉话,而是现阶段内卷激烈的二手市场下,郊区的房子能顺利出手,就好。
就像如今广州不少二手房在降价出货,我也并不觉得要嘲讽。
如今的大环境,每个城市的二手市场都在降价。
广州能在可接受的降价幅度内,保持二手市场成交的活跃,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以说,广州新政这一个月,市场的反应,还是较为理性的。
新房市场,各区域成交都有提升,但购房者也并非盲目涌入新放开限购区域,而是依旧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板块。
二手市场,不少业主降价出货,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抛售潮或降价潮,二手挂牌量和挂牌价格依旧在小范围内波动。
新政发布时,疯狂唱多和唱空的人,其实都没有说对。
这对于广州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局面。
作为首个放松限购的一线城市,广州楼市如果完全没有起色,那对于整个楼市的信心都会是打击;如果起得太猛,又可能导致政策收紧。
企稳,缓升,对大多数人都好。
免责声明:
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