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集结 守护学生“心”防线

时事新闻2023-10-25 18:34:45无忧百科

家校社集结 守护学生“心”防线

同学,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情绪低落,感觉自己不被世界理解,没有他人支持。

没有目标,甚至,都没有欲望。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深受重视。

结合后疫情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要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以北京市各区中小学的心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调研,并于近日发布《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孩子的心理阴霾来自哪里?」「学校有哪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举措?」「家庭如何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结合调查报告,现代教育报走访北京多个区县和学校,了解他们为编制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做出的努力。

他们希望被理解

当家长试图把孩子打造成听话、用功、考高分的「机器」,孩子则希望自己能被当作 「平凡人」来被理解,被平等对待。

秋日的午后,13岁的初一女孩小琦如约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浅紫色的窗帘、明黄色的沙发,还有心理老师亲切的笑脸,让她这些天阴霾的心情顿时有所缓和。叹了口气,她一股脑地向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烦恼:“来到新学校新班级,我感觉自己在班里有点儿受到了孤立……我跟妈妈说了。她是一个职场精英,她让我‘别想那么多,这都不是事儿。有时间多想想学习!’唉,她还把自己成长经历告诉我,可是她的经验对我根本没有用。同学的矛盾和妈妈的不理解,让我真的很痛苦啊!”小琦的烦恼是千万青少年成长故事的缩影。

《调查报告》显示,人际问题是学生接受辅导的主要内容。在开展心理辅导时,学生面临的最多的心理困惑与问题是亲子关系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其次是学习压力问题。在这些心理教师看来,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协同存在的主要困难首先是家长缺乏心理健康的常识,其次为家长只关注学习成绩,不重视心理健康。也有极少数的家长认为子女的教育由学校负责,很少参与其中。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阳光,你怎么不能向他学学?”“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什么可不高兴的?”……现实生活中,认为孩子在装病或是青春期叛逆,甚至会因此去批评孩子,并没有真正了解其背后复杂的病因和情绪压力导向。


电视剧《小欢喜》中,高中生乔英子患上抑郁症,常常失眠。图源《小欢喜》

研究表明,社会环境、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创伤和环境压力等可能造成青少年情绪问题。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心理教师孙冬君表示:“其实,青少年心理的起伏和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就像是人身体会生病一样,情绪也会偶染“感冒”。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青少年在建立自我同一性,他们爱追问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怎么去那里?在探索和追寻过程中,遇到心理上的挫折和麻烦都是正常的。但是成年人不能忽视他们真实的痛苦,对他们成长中的烦恼,要多理解和共情。”

校园透出光亮 支持少年前行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有脆弱的一刻,这时需要一道光,照亮他们的坚强。青春期尤其需要这种「心理支持」,小伙伴的支持尤为重要。”

“发现有同学哭了、有同学在活动中总是落单、有同学表现出各种不适应,你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在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北京市十九中心理教师、海淀区心理学科带头人宫贺老师提出了同学们心里的疑问。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示范校,学校系统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服务。9月底,学校心理教师对初高中72个教学班的145名心理委员进行了连续三天的培训。

近年来,在很多中小学,班级里有了心理委员。他们是班级同学的好朋友,在保护好自己情绪的同时,帮助有需求的同学疏解情绪,共同守护心理健康、构建同伴支持体系。接受培训后正式上任的高二(5)班李溪然表示:“培训的过程中,我对积极求助这一概念印象很深。当遇到心理问题,部分同学会选择隐瞒或逃避。心理不适不是个例,而是很多同学都会面对的问题;如果同学们可以更加开放地讨论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可以更加接受自己,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支持。希望同学们能够正视内心困境,主动求助,切忌自我封闭。”十九中党委副书记、心理教师陈雪芬说道:“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有脆弱的一刻,这时需要一道光,照亮他们的坚强。青春期尤其需要这种心理支持,小伙伴的支持尤为重要。”

作为北京市第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学校,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也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自助、助人、互助。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将有相同心理困惑的学生跨班级组合到一起,组成同质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小组,利用团体沙盘、小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取得很好效果。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学生心理社团走在学校各社团前面,成为带动有心理学爱好、致力于影响改变自己和他人学生的课余心理学实践平台。社团从2008年开设以来,吸纳了大批活动积极分子,培养学生探究心理学、心理健康的科学素养,深入社会回报社会的实践能力。

据《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市绝大多数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建立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非资源教室)。在已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的学校中,辅导室每周开放时间约为12.6小时,年接待学生平均为143人次。个体辅导专用设施,如沙发、茶几、沙盘和心理方面的期刊与图书的配备率均比较高。除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外,团体辅导活动器材、放松器材和心理测量工具也达到了一定配备率。舒适、齐全、温馨的环境,为学生竖起一道校园心理健康的防护墙。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亲切的学生心理委员以及丰富的互动形式,像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那些暂时在黑暗中前行同学的路。

市区校联动 校内外发力

要全面实现多方的有机协同,需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责、立场和价值,避免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部归结为」一方责任的简单化模式。

从专业师资配备到心理课程设置,再到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校内外资源的利用,北京市各区各校都探索出自己亮点。

海淀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2022年研发了一套心理课后服务资源包(含50节课),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心理课程。据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心理中心主任王瑞介绍,海淀区目前建立了三级网络式的心理教育队伍。“第一层面是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海淀区要求各学校都为班级配班级心理委员;第二层面是班主任、专业心理老师团队,这一层面建设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能力和育人能力;第三个层面是形成比较有海淀特色的心理副校长机制,海淀区为每所中学都配备了心理副校长。心理副校长来自于高校或医疗专业医疗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辅导。”

王瑞表示,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层面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发展性危机”是不会交往和调节情绪。日前,海淀区在原来心理课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聚焦探讨小学、中学不同学段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具体需求点,以群体课题的形式探索相关的课程。“通过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海淀区还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危机管理平台,学校的一些危机性个案可以直接登录到平台上,区里也可以进行数据化跟踪,区校联动给予建议。

今年5月,东城区教委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区级框架合作。未来,东城区将成立专家资源库,为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指导专家以及医疗服务团队,指导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尤娜介绍,东城区一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与清华大学进行合作为学校培养种子教师。“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亟待专家专业的引领和支持,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医教结合至关重要。专家的引入弥补了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娜说。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表示,虽然目前家校社已经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互助,但要全面实现多方的有机协同,需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责、立场和价值,避免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部归结为一方责任的简单化模式,通过打造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可以携手社会共同为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将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多元互补。

父母怎么打造避风港?

父母要「情绪稳定」,做孩子成长的榜样,父母也需要学习,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长的改观才能带来学生的变化。“生活中很多家长追求完美,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导致孩子一直绷着劲儿,时刻要力争上游。当哪天环境变化,比如升入初中高中,遇到更优秀的群体,孩子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可能这根紧绷的弦就容易断掉。”孙冬君建议家长要确立“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理念,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意愿,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此外,她表示,善于察言观色、心理敏感细腻的孩子,更容易“情绪感冒”,所以要因人施教,对于这种孩子,家长要更有耐心和包容之心。“当一个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理解后,其实他不需要你支招,自己就会摸索出怎么去做,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就足矣。这样,孩子情绪上的‘感冒’可能几天就好了,就不会积压发展为更严重的‘肺炎’。”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沈景娟建议家长,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夫妻恩爱,孝顺长辈,让爱在家庭中流动,让孩子得到爱的滋养,心理才会更健康。同时,父母要情绪稳定,做孩子成长的榜样,父母也需要学习,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近年来,学校通过举办“学习型家庭”沙龙、家长学校讲座等,引导家长探讨对学生的科学教育方法。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100%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心理健康水平整体提高。沈景娟说道:“家长的学习带来了明显的改观。在心育体系的支持下,学生在悦纳自我、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和科学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亲子沟通等家庭教育方面都有所提升。”

陈雪芬表示,父母除了理解孩子、主动学习之外,也要从小为孩子的心理成长赋能。比如,从小培养孩子的勇气和韧性,提升孩子心理素质:“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在摸索中懂得自我调节;尊重孩子,保护孩子自尊,给孩子创造取得成功的机会,切忌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历练孩子,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会孩子克服困难的方法,增强抗挫折能力,提升生活适应力”。

文字:王小艾 赵艳国 赵翩翩 付磊

编辑:姜思瑶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标签: 教育  教师  学校  辅导  心理学  心理健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