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去风险,嘴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

时事新闻2023-09-26 09:11:24无忧百科

对华去风险,嘴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

【文/阿迦瑟·德马雷斯,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布鲁塞尔的流行热词总是络绎不绝。2021年,“战略自主”的概念在欧洲的权力走廊中风靡一时。理论上来说,这个词意味着欧洲要在全球事务中表现地更加独立。但它在贸易、金融与经济领域许多显而易见的目标主要是针对美国,尤其是旨在保护欧洲免受美国关税与域外制裁的影响。

新冠疫情大流行暴露了欧洲面对的供应链风险,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彻底重塑了欧洲的经济战略。如今“去风险”已经成为吸引欧洲决策者注意力的“魔咒”。布鲁塞尔不再试图抵制美国的经济政策,而是追随华盛顿的脚步,试图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然而,欧洲为此所做的规划远远落后美国。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欧洲国家对北京的看法明显没有华盛顿那么鹰派。不过,欧洲在“去风险”方面的缓慢进展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对欧洲来说,限制同中国的经济往来要比美国困难得多。以下是五个理由。

第一,“过度依赖中国”主要是德国的问题,而非欧洲的问题。德国对中国的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占德国GDP的3%——这个数字是欧洲国家中最高的,也是法国、意大利与西班牙的两倍以上。德国公司在中国有广泛的业务,他们每年在华营收之和高达德国GDP的6%,差不多是欧洲六个最大经济体平均水平的两倍。德国的汽车与化学工业与中国的联系尤为密切,这让北京有能力通过抵制德国公司的方式报复欧盟的“去风险”计划。

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各不相同,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欧洲对中国的看法如此分裂。一方面,柏林与巴黎并不反对同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正如德国总理朔尔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访华所体现的那样。另一方面,大多数东欧国家长期对中国持鹰派立场,并且因俄乌冲突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立场。欧盟内部的分裂并不是新鲜事,几乎没有什么话题能够让欧洲人统一意见。然而,如果不能在对华政策上达成共识,欧盟将很难启动任何“去风险”的进程。


《金融时报》统计:2018年至2022年,欧盟制造行业从中国进口占比持续增长

第二,“去风险”会令欧盟付出比美国更大的代价。尽管存在各种讨论“去风险”的声音,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依然是欧洲最大的货物供应商,在2023年上半年占欧洲进口总额的20%左右。相比之下,同期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额超过了与中国的贸易额,这是近20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即使其中部分受到了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进入美国的影响,这一变化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欧盟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战略所需的商品方面,欧洲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尤其高:例如,欧盟超过五分之四的锂电池要从中国进口。

投资方面的情况更为突出。自2010年以来高企的资金流量使中国企业在欧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站稳了脚跟,包括投资了至少10个欧盟国家的港口、电网(尤其是在葡萄牙、意大利与希腊)以及海底通讯电缆(如连接巴基斯坦与法国的和平电缆)。过去三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更加关注高质量项目,特别是在清洁技术领域,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有所减少。然而,中国的资金流入依然稳健,2020年至2022年为260亿美元,同期美国的对欧投资几乎是零。

三,欧洲说服企业配合的能力有限,政府可以制定出最完美的“去风险”计划,但终究要由私营企业来执行。说服欧洲企业参与“去风险”计划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首先应考虑的选项就是以财政激励或公共投资计划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胡萝卜”,从中国分散风险、将生产线转移到欧洲。然而,大多数欧盟国家本来就没有多少财政盈余能够实施此类政策。像美国那样出台一份《通胀削减法案》,为公司转移生产提供慷慨的补贴,在欧洲这种可能性也十分渺茫。

如果拿不出“胡萝卜”,剩下的选择只有“大棒”,比如通过减少公共补贴、限制出口信贷担保来惩罚那些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欧洲企业。但这样做并不明智:仅仅因为与中国做太多生意就要惩罚欧洲公司只会削弱欧洲经济,甚至可能说服企业离开欧洲,这将是巨大的乌龙。此外,欧盟成员国很可能会单独实施这样的政策,在欧洲经济中制造混乱,鼓励企业迁往那些政策更加宽松的欧盟国家。

第四,围绕许多关键商品建立独立的供应链,对欧洲来说并不明智。美国公司掌握着先进半导体的制造技术,这就为美国将半导体供应链迁往本土提供了一张强有力的王牌。因此,除非再建一条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这种前景并不现实——欧洲将在半导体领域继续依赖美国。如果“去风险”不仅是针对中国,也是为了确保欧洲在关键技术领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那么半导体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政策出发点。

即使在高科技领域之外,欧洲围绕其他关键商品建立新供应链的可能性也看似遥不可及。欧盟希望降低风险的另一个优先领域是关键原材料,包括一系列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金属。布鲁塞尔自我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关键原材料的年产量与年加工量要分别占到年消费量的10%与50%。考虑到这些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矿产开采与加工企业很清楚,试图在欧洲扩大业务并不现实。任何这样的规划都会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宣布对中国发起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引发德媒担心中方的反击

第五,欧洲的“去风险”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欧盟委员会认为,降低对华依赖的可靠途径是深化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理论上来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近年来,许多东南亚国家成功地将自己标榜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的替代国。

然而,美国在这方面尝试贸易多元化的经验教训值得警惕。自2018年以来,美国企业与中国的业务往来逐渐减少,同东盟成员国的往来逐步加深。纸面上看,美国的计划显然成功了,但也存在问题:同一时期,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也在迅速增长。这表明,东南亚经济体很可能已经成为中国商品出口美国的中转或组装中心。

换句话说,不管统计数据如何,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可能还是与过去一样高。这凸显了“去风险”计划有时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通过降低对中国企业的依赖,美国反而可能帮助中国提升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并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发展更加难以追踪。

底线很明确:欧洲将很难对中国实施雄心勃勃的“去风险”计划,有朝一日,“去风险”可能只会成为布鲁塞尔那一长串已经过时的流行词名单上的一个注脚。这对美国-欧盟关系也并非好消息。中美似乎正在尝试修补双边关系,但前景不明。任何美国与欧盟间的不和都会让中国成为明显的赢家。围绕“去风险”的问题,中国也可能会竭尽所能地在欧洲与美国间制造不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欧洲对中国的持续经济依赖将是反制欧盟可能制裁的最佳保险。

(原文于9月19日发布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原标题:为什么欧洲很难从中国“去风险”。 Why Europe Will Struggle to "De-Risk" From China.)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标签: 美国  欧盟  德国  法国  欧洲  华盛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