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丢半小时导游才发觉;高价研学游背后七成从业者是转型入局

时事新闻2023-09-15 00:10:36无忧百科

孩子走丢半小时导游才发觉;高价研学游背后七成从业者是转型入局

本文来源:消费者报道 作者:郑艺阳

交了五千多元的团费,六天五晚的行程里却有两天都待在酒店里。来自成都的王女士向消费者报道投诉,其为孩子报名参加的北京研学游中,因为大雨“行程里的天安门升国旗,紫禁城,圆明园,长城,中国科学技术馆全都没去。”事后旅行社仅退款了40元。更令她感到气愤的是,孩子在游完清华博物馆后与导游走失,半小时后导游才发现。导游打车回来找孩子,并向走丢的五个孩子分别收取了18元的打车费。

2023年暑假,旅游业超预期火爆。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预测,七、八月国内旅游人数预计达到13.31亿人次,或占全年国内出游人数的两成。其中全国近3亿学生成为了暑期消费主力军。据去哪儿数据,暑假期间,儿童新客量较疫情前增长三成,预计国内将有200万儿童旅客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其中年龄介于6—12岁的占比33%,2—6岁的占比63%,另有4%的2岁以下旅客拥有了人生第一张婴儿票。

与暑期旅游一起火起来的是研学游。在这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全国各大城市的博物馆、露营地、旅游景区以及大学校园里挤满了中小学生。各在线旅游平台(OTA)研学类项目的预订量全面超过2019年。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232%,

北京游学、研学产品报名人次较疫前增长近2倍;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7月,研学游、亲子游的搜索热度分别上涨203%、162%。

然而如今暑期结束,互联网上充斥着对于“研学游”项目的吐槽与质疑,包括天价收费、研学机构缺乏资质、研学课程质量不佳、货不对板以及学生安全难保证等问题。“研学团违规预约139人进北大收费150万元”、“家长曝千元清北研学游校门都没进”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

一、研学游的价格,接近普通旅游团的2~3倍

孩子放暑假,家长却没有。“孩子也就寒暑假有时间出去玩,但是我们没有太多时间陪。”来自成都的王女士在7月底送儿子豆豆(化名)参加了在北京研学游,六天五晚,收费5580元。在她看来,研学游像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有专业的老师带着他们逛景点,讲背后的人文历史,“这些即便是我们带他们去,也是讲不出来的。”

家长们希望孩子玩得开心,在玩耍中学有所得。再加上今年是彻底放开后的第一个暑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恢复预约参观。暑期研学游市场迅速增长。

同程旅行的发布暑期旅游趋势报告显示,在各种亲子、研学旅游产品中,大漠星空、草原骑马和各地动植物园的科普线路,以及西安的奇妙博物馆之旅、跟着书本游武汉,和大连的红色历史旅游线路最受欢迎。7月中旬,马蜂窝站内“研学游”热度较上周环比增长133%;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知识文化类场所迎来大批亲子客群,“三星堆研学”热度涨幅高达240%。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暑期研学市场,产品供给呈现显著的多元化、主题化等特征。私家团、精致小团等团队规模较小、线路安排更灵活的度假产品受到亲子游客关注。

通过对比大量研学项目发现,目前国内研学大致分为三类:城市周边游,时间半天到两天不等,内容大多以景区/展馆主题游、户外徒步、红色文化教育、田园生活体验为主;跨省市单周游,主要以高校访学教育、探索自然地理、多个景点串联等为内容;营地类研学夏令营则主题鲜明,户内外活动皆围绕该主题进行。

由于研学种类和时长的不同,研学产品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异。半天到两天以内的研学项目价格多为数百元至上千元,多日国内跨省市研学项目大多都在五千元至上万元,还有一些涉及出境的研学游均报价过万。第一财经调研显示,当下研学游的价格接近普通旅游团的2~3倍,毛利高出20%~50%多。

二、“五万团费,不配拥有一瓶水吗?”

在研学旅游项目工作过两年的李梦(化名)向记者介绍,她所在的旅行机构推出的研学游产品基本上短期为主,半天或是一日游亲子价格至少在200元以上,如果是两天一夜的行程,小朋友单人收费就能达到700元以上。这一收费并不包括饮食与住宿,如果行程涉及博物馆等需要门票的项目,家长也需自费购买。

更昂贵的研学游费用在违规通报中。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高校,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的“朝圣地”,在暑期纷纷开放游客线上预约。不少网友表示清华北大每日预约名额大概三四千个,名额放出数秒间就被一抢而空。

“名校励志行,播种大学梦”“我要去北大,携手去清华”……大量旅行社、研学机构利用中国家长对名校的朝圣心理,相继推出“高校研学”项目,对外号称“有名校资源”,实际上是通过雇佣在校生帮忙带入校园或者提供讲解服务。

7月24日,北京大学通报,一支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拆分预约139名学员入校,每人收费10800元,合计收费约150万元。

部分“研学团”承诺的服务难以兑现,演变出“偷渡进校”的闹剧。更有研学机“挂羊头卖狗肉”,收取高额费用后根本没有进入校园,有的团仅在校门外拍照,有的则是将孩子拉到清华旁边的科技园内,谎称“清华新区”。

#清北学霸怒斥研学内幕#也在七月登上热搜。清华北大学生反映,所谓名校游实际只是校门口打卡,有的孩子住在郊区临时搭建的房间,睡觉需要打地铺,引发大量家长共鸣。一名来自浙江的网友告诉记者,她给孩子报名的旅行社根本没有能力进清华,小孩们在40度高温下在门口干等三个小时,“又累又渴,老师也不给买吃的。”

此外,随着研学游乱象引发热议,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网友从旁观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观察到的研学游槽点。有网友看到某研学团在博物馆里都是自由活动,没有老师讲解,孩子们直接坐在空地上,人手一部手机打游戏或者刷小视频。还有网友表示朋友在敦煌遇见的研游团收费五万一个人,爬完沙漠后,领队老师买了一瓶脉动,每个孩子倒了一口喝。“五万团费不配拥有一瓶水吗?”

当远在天边的家长了解实情,走上维权之路后却又面临退款难。黑猫投诉上,有不少消费者表示遇到研学团虚假宣传、欺诈等套路后却无法申请退款。




上述王女士也有类似的遭遇。7月29至7月31日,北京连续三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豆豆是29日晚到的北京,30号、31号因为大雨,孩子们两天都待在酒店里。行程里的天安门升国旗,紫禁城,圆明园,长城,中国科学技术馆全都没去。”事后旅行社也并没有提出补偿方案。王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旅行社愿意将那两天的行程补回来,让她多交延期带来的住宿、交通等费用,她也可以接受。“但是这些景点统统没去,也不退钱,旅行社说这些景点中不需要加收门票的都不退钱”,按照旅行社的计算方式,最后只退了40元。

三、孩子走丢半小时后领队老师才发现

更令人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在南都微博发起了“你觉得研学旅游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的投票中,七成网友指向了“餐饮食宿安全存在问题”。

豆豆(化名)在北京的研学游项目中就遭遇了与导游走散的情况。“在清华博物馆的行程结束后,因为下雨,小朋友们集中在门口穿雨衣。孩子说穿完就看不见导游了。”远在成都的王女士接到儿子电话时“吓惨了”,“因为我朋友的小孩也在团里,她在导游身边。我赶紧联系了我朋友,让她的小孩打开电话手表的定位,对比了我小孩电话手表的定位,导游这时已经离我小孩一点多公里。”

王女士称,与豆豆一同走失的孩子还有四个,导游是接到其中一个孩子的电话时才得知五个孩子走丢了,然后打车回来找他们。此时距离孩子走散已经过了半个小时。王女士告诉记者,事后领队老师还向五个孩子分别收取了18元的打车费。


行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有足够的人员配比来确保。2017年5月1日,由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正式实施,规范明确了研学旅行的服务细节。研学旅行的承办方需要为研学旅行活动配置一名项目组长,至少一名安全员、研学导师和导游。根据这一规范,豆豆所在的研学营在人员配置上并不合规。王女士表示,该研学营一共有38个孩子参加以及3名家长陪同。“从成都出发去北京时是两个老师跟着,到了北京之后还有一名地陪和一名助理。”在豆豆走失当天只有三个老师在场,这意味着一个老师就得兼顾至少12个孩子。

此外,前程无忧7月一项关于研学旅行从业者的调研显示,因研学市场淡旺季周期性特征显著,每逢寒暑假等高峰期,部分机构倾向找临时或兼职工作人员,而非招聘正职员工,造成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行程安排敷衍了事、价格设定不透明、学生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

近9成受访者反馈所在机构需要兼职团队的协助,其中研学导师(40.4%)、协管老师(28.9%)、活动总控(17.3%)岗位最紧缺。

四、研学市场野蛮生长:相关企业前5个月增长近八成;七成研学从业者是转型入局

漏洞百出的研学营背后是野蛮生长的市场。研学游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13年,国务院印发《国民休闲纲要(2013-2020年)》要求逐步推行研学旅行,之后进入政策发布较密集期。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利好政策之下,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前我国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逐年上升,2016~2019年,我国分别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563家、1046家、2377家、5302家,分别同比增加33.10%、85.79%、127.25%、123.05%。

受疫情影响,2019年后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有所减少。2020~2022年,我国分别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915家、2935家、412家,分别同比减少26.16%、25.03%、85.96%。

今年随着市场复苏,2023年前5个月,我国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22家,同比增加79.89%。


随着迅速膨胀的需求涌入大量非专业团队加剧了这个行业的混乱。据了解,目前承办研学的主体五花八门,除了世纪明德、中凯国际、宝贝走天下等专业的研学机构,学校之外,中青旅、锦江旅游、凯撒旅游、携程、同程等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教培机构、留学中介以及文化企业均在销售研学相关产品。

大部分研学游项目涉及到异地行程,但不少承办研学游活动的机构却不具备旅行社资质。南都报道的“参观北大清华变校门游”研学游事件中,根据报道披露的信息研学夏令营项目的主办方是北京计程国际旅行社,承办方为杭州终结户外拓展有限公司,前者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系统中并无备案,后者经营范围并不包含旅游经营业务,还曾被列为经营异常企业。

另一方面,不少符合相关资质的主办机构被诟病“游而不学”。上述从业者李梦正是在一家大型旅行社开辟的研学项目里工作。在她看来,该旅行社在旅行方面很专业,但研学“他们不懂”。

李梦告诉记者,在她入职面试时,面试官就曾直言这些研学项目是针对6-12岁的小朋友,“糊弄小学生很简单,但同时你要加入一些‘硬货’忽悠家长。”这样做出来的研学产品中,究竟有多少是小学生能吸收的知识呢?李梦认为非常少。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已有知识结构、知识接受水平、情感认知水平相去甚远,研学产品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而她所在的旅行社开设研学项目中,最让她感到不解的就是数量众多的建筑设计类研学项目。“很多小孩上课时接受度并不是很高”。

那么在报名这些研学项目时,机构是否会提前告知难度或者是限制孩子的年龄呢?李梦告诉记者,如果家长有问,机构才会指出该项目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但你愿意交钱的话,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除了路线设计与课程内容,研学旅行指导师更是直接影响每次研学旅行活动的质量。陈琳琳在上述文章中指出研学旅行指导师既需要了解教育规律,有相关知识和讲解知识能力,还需要时刻关注研学者心理、情绪等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帮助。不是所有的有旅游专业特色的专家都是合格的研学旅行指导师。例如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本身是能工巧匠,但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引导他人。

研学旅行业“井喷式”的发展是研学旅行指导师短缺的重要原因,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速度跟不上是研学旅行指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的关键因素。

前程无忧调研数据显示,七成研学从业者是转型入局,多来自教培、互联网、传媒等行业。李梦也告诉记者,尽管她所在的旅行社在宣传时不断打出“硕博导师团”的名号进行宣传,但据她观察,一些老师在自己专业领域非常资深,但不懂如何教孩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陈琳琳曾经在《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驱动因素、面临挑战与应对措施》一文中指出研学活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实践教育的缺失。但目前国内研学旅行业定位不清晰、研学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质量有待提升、研学旅行指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研学监管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多重挑战。虽然研学产品种类繁多,但产品结构单一,研学线路、体验项目和形式差别不大,课程也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研学旅行业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一个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协同性很强的行业,应该明确研学旅行各市场主体的定位和竞争优势,分工合作,形成多元协同创新机制,使得市场主体的服务更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助推研学旅行业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实现“教育+旅游”的双赢目标。”

本文标签: 导游  旅行社  旅游团  国内旅游收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