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军事
据报道,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近日在挪威沿岸和北大西洋地区与盟友进行联合巡逻。有分析认为,这是英国及其盟友向俄罗斯“展示有效打击力量”的方式。
但是,在这场重大部署行动中,“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仅搭载了8架F-35B战机,引发外界对其战力的质疑。
“伊丽莎白女王”号开始秋季部署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
据了解,这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自2021年以来首次率领航母打击群在北欧相关水域进行演习,英国远征军联合部队以及北约伙伴国共同参与了行动。
在军事观察员魏东旭看来,“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此次演练行动,主要有两个目的。
魏东旭:
第一个目的是演练“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同其他作战兵力构成的联合作战体系。“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正常情况下可以搭载约30架F-35B战机。在北大西洋比较复杂的海况下,F-35B战机要参与整个航母打击群的联合防空作战、联合反潜作战流程。
第二个目的是在战略层面对俄罗斯进行威慑。F-35B是一个隐身化作战平台,靠近俄罗斯北大西洋沿海区域,就是要利用隐身化的航母舰载机,演练偷袭俄北方舰队基地以及基础设施的能力。
为何只搭载8架F-35B?
报道称,由于英国空军战斗机数量近年来大幅减少,此次部署行动中,“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有多达三分之二的闲置空间,仅搭载了8架F-35B战机。
魏东旭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充分暴露出英国军方目前经费短缺、海上训练不足等诸多问题。
魏东旭 :
这里要解释一下,英国 海军航母上搭载的F-35B隶属于英国空军,平时是在地面基地进行训练,只有航母出航,要进行舰载机部队训练时,它们才会飞到航母上。 之所以只搭载8架战机,是因为缺钱,买不了太多。
此外,F-35B战机的设计较传统战机复杂,容易出故障。英国空军的飞行员想要驾驶F-35B在航母上进行部署,前期要进行漫长的飞行训练。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最新动态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
另据报道,英国海军的另一艘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日前在穿越英吉利海峡期间进行了首次固定翼无人机起降测试。
魏东旭指出,由于舰载机数量不足,“威尔士亲王”号搭载固定翼无人机测试是拓展其任务范围的一种新尝试。
魏东旭:
因为舰载机数量不足,“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搭载了更多的舰载直升机执行部队投送、火力支援任务, 而使用固定翼的民用级别的无人机在航母上进行起飞和降落,进行物资补给,则是一种新尝试。
这些固定翼无人机经过技术改造后,可以执行侦察任务,也可以挂装轻型弹药,打击海上的移动目标以及地面、岛屿上的目标。
英国海军实力江河日下
英国自“脱欧”以来,在国际社会陷入越来越孤立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一种积极、主动,甚至是强势的姿态恢复其原有的国际地位。
早在几年前,就有英国政客提出,英国可能在南海、加勒比海等地区新建军事基地,帮助英国作为“真正的全球参与者”重返世界舞台。
对此,军事观察员魏东旭表示,对英国海军来说,要迈向“全球部署”的目标实为不易,仅从其现有的海军力量来看,还存在力不从心之感。
魏东旭:
虽然英国保留了军事强国的底子, 战略核潜艇、大型常规动力航母、大型驱逐舰和护卫舰,英国海军都有,但是装备状态堪忧。
核潜艇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45型驱逐舰集体趴窝,说明英国出现了先进武器装备“造得出,养不起”的情况。 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撑,还想在全球范围内显示影响力、刷“存在感”,我认为英国这就是痴人说梦。
延伸阅读:
英国国防大臣:英国将首次在乌克兰部署军队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30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透露,英国将首次在乌克兰部署军队。
报道称,沙普斯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他已经与陆军领导人讨论了把一项英国主导的训练项目转移“到乌克兰”,而不是依靠英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基地的问题。他还呼吁更多的英国防务公司在乌克兰设厂。
据报道,日前访问了基辅的沙普斯还透露,他就英国海军如何保护商业船只免于在黑海遭受俄罗斯攻击一事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交谈。
报道指出,自2022年年初以来,作为英国主导的训练计划的一部分,乌克兰武装部队有2万多名新兵在英国接受了训练,在沙普斯9月29日视察过的索尔兹伯里平原等基地学习作战技能。
报道称,包括英国在内的北约成员国一直避免向乌克兰正式部署军队,因为这样一来,西方军人可能会卷入与俄罗斯的战斗。去年,俄罗斯用大约30枚导弹打击了一个有外国战斗人员的基地。
报道指出,向乌克兰部署英军或者在黑海提供海军支持将标志着英国在这场冲突中的参与程度显著提高。
报道认为,沙普斯的这番话似乎也标志着英国政府在公开讨论军队部署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法国在9月30日也采取了同样做法,法国军方透露,该国飞机在黑海上空执行侦察任务。
此前有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有多达50名英国军人加入了在乌克兰的西方特种部队,但英国政府从未公开讨论过此事。(编译/葛雪蕾)
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