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楼兴叹!土地房屋问题一直困扰香港,任何人看到都难免心情沉重

时事新闻2023-10-26 10:37:00无忧百科

望楼兴叹!土地房屋问题一直困扰香港,任何人看到都难免心情沉重

文︱区汉宗

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25日在《施政报告》中提到,政府增加了整体公私营房屋供应量,尤其未来10年公屋供应会多于预计需求,这是解决累积多年㓥房问题的契机。李家超表示,政府将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房屋局局长任副组长。工作组会以10个月时间作深入调研提出建议,包括为“㓥房”居住环境设定最低标准,针对不合最低标准的“㓥房”提出取缔方法,防止不合最低标准的“㓥房”再增加,以及提出有序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土地房屋问题一直困扰香港,许多客观数据都反映其严重性。例如国际调查机构Demographia的报告显示,香港连续12年位列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一般市民需要不吃不喝23.2年才可置业;又例如根据政府数据,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长达6.1年。市民望“楼”兴叹,当中低收入及基层市民所面对的困局更是不断恶化,以致㓥房、笼屋盛行。任何有同情心的人看到这些,都难免心情沉重。



目前香港居住于㓥房的人口可以说是不断上升

㓥房的租金通常比香港其他私人楼宇的租金便宜得多,因此它们很受低收入家庭和移民的欢迎,住户多数是低收入人群、新来港的移民和外籍劳工等。在㓥房中居住的人群不仅生活环境恶劣,许多㓥房单位并没有配备基本的卫生设施,如厕所和淋浴设施。住户所有的生活和家居用品只能堆放于狭小的室内空间,有些甚至堆放于公共走廊和外间走火通道,加之杂乱无章的用电布线等㓥房乱象也更容易引发㓥房消防安全、住户传染病交叉流行等安全和卫生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这些㓥房通常位于老旧的公寓大楼中,或者是在商业区或工业区的附近,缺乏监管和物业管理,往往也容易成为非法活动的聚集地。面对本港㓥房居民“愈住愈贵、愈住愈细”的严峻问题,不少民间团体多次呼吁政府重设租务管制、兴建过渡性房屋。



施政报告2023㓥房

政府统计处于2021年人口普查搜集了有关居住于㓥房的人口及其社会经济特征等资料。根据普查结果,2021年居住于㓥房的住户数目约为10.7万户,而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则约15,000元,住户平均人数为两人,全港约有20万人居住在㓥房中。㓥房分布在全港各区,其中以九龙区最为严重,九龙城、深水埗、油尖旺加起来合共有59181户。再予细分,㓥房聚集则以油尖旺为首、荃湾区次之,分别为26058户、6415户,占㓥房总数的60%。在这20万人当中就有34002名是儿童,又以6至11岁的儿童居多,共有14534人,占儿童人数的42.74%。此外,㓥房的租金通常比私人楼宇租金较低,但即使这样租金水准仍普遍超过低收入的中位数,一些㓥房的租金甚至比同区域的豪宅租金还要贵。

㓥房的住户通常是低收入人群、新来港人士或单身人士和外籍劳工等。该类人士通常无法承担更加昂贵的私人住宅租金,或者无资格轮候公营房屋,故被迫入住㓥房。由于市场对㓥房需求殷切,非法改建楼宇经营利润甚丰,以致市场上有不少㓥房供应。

香港的土地问题,关键在政府丧失土地发展主导权。同样是在《施政报告》,董建华1998年已说过“会致力开发足够的土地以应付需求,并借此建立土地储备”,曾荫权2010年再称“要透过建立土地储备……以确保住宅土地不会短缺”,而梁振英及林郑月娥也分别在2016年及2018年表示要“为下一代建立土地储备”和坚持“觅地造地、建立土地储备的决心”。无奈历届特首说了多年,实绩似乎依然至今欠奉。



㓥房现象反映了社会上贫富差距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境。香港的住房问题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香港深层次矛盾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住在㓥房中的人们往往生活水准低下,缺乏基本的居住保障和生活资源,这将加剧贫困和社会不公现象。这些人群的生活条件差,经济压力大,居住环境有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造成社会不公现象。港府多年来把“安居”与“置业”及“致富”等混为一谈,以置业主导房屋政策,限制公营房屋建屋量,致力推高自置居所比率,反而令市民沦为“蜗居”的楼奴。安居并不单单是有瓦遮头,而是为市民提供适切居所。要解决本港房屋问题,政府理应先纠正已经走错逾二十年的置业主导政策,回归以公营房屋作主导的房屋政策。

特区政府既要推进此项任务,那就应该尽用包括收地、改划、填海在内等各种的选项,谋求全面掌握香港土地,尤其是遍布北部都会区的农地。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本文标签: 租金  住宅  香港  低收入  土地储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