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近300亿!广州又一旧改正式动工!

时事新闻2023-10-18 16:40:02无忧百科

投资近300亿!广州又一旧改正式动工!

庙头旧改

正式动工

10月17日

庙头旧村改造项目

首开区开工活动顺利举行

这是2023年1月庙头旧村改造实施方案

获得正式批复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

工程建设实质阶段



首开区预计2025年底交付

庙头旧村改造项目

建设用地面积约68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

预计投资近300亿元


△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项目交通条件优越

拥有“两纵四横”的路网结构

紧挨地铁5号线、13号线

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本次首开区首先保障村民安置

项目总用地面积2.43公顷

总计容建筑面积12.22万平方米

选址毗邻庙头支涌、广州海事博物馆

第一期共建设三栋回迁安置房

预计2025年底竣工交付


改造完成后 >>

项目将提供高品质的科创总部、文创空间、居住、商业、购物、酒店等,配套慢行交通系统、公园绿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社会福利等公建配套设施和社区空间,构建区域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系统,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增强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提高人流、车流集散能力,规划设置3个公交首末站、600个泊位的公共停车场

➢ 全龄教育一站式配齐

提升片区教育服务水平,规划建设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完全中学等。


△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 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导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文商旅体、金融服务、酒店会展、总部办公等优质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创造新消费、带动新需求、激发新活力。

千年古村 焕发“新活力”

庙头村

是黄埔区打造临港经济区

广州海丝城的重要区域

也是广州“一江两岸三带”

三十公里重点工程的东部门户重要节点

千年古村将在新一轮的

城市发展机遇中焕发“新活力”

知多D >>

庙头村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南邻珠江,北靠龙头山,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拥有南海神庙、扶胥古港、扶胥古运河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广州海事博物馆、外贸博物馆等新兴文化载体。

➢ 南海神庙

建于隋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对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也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唯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位列中国四大海神庙之首。


△俯瞰南海神庙

➢ 扶胥古港

曾作为广州外港,是南海远航通商口岸,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

➢ 扶胥古运河

有着八百年的通航历史,是广州千年商都贸易发展的交通要道,成就了“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夷舶往来,百货丰盛”等商贸繁华景象。

政企联动打造黄埔样板

今年以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全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系列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当前城中村改造的机遇期及窗口期,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以“二次创业”的姿态继续在全市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前列、作示范。


△广州临港经济区黄埔片区 贾自豪/摄

继3月印发出台《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区城市更新3.0政策)后,持续建立健全城市政策体系,陆续出台优化审批流程、统筹教育设施等一批配套文件。 8月9日更在全市率先出台《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旧村改造合作企业公开引入和退出工作指引》,在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下,鼓励支持具备实力的央企、国企参与区内旧村改造,庙头旧村改造项目便是新政出台后区内首个引入市属国企的“头部”项目。

随着政策暖风持续释放,黄埔区城市更新方案审批、开工建设稳步推进:

2023年新批文冲东、元岗、新溪、墩头基、水西、元贝等10个旧村项目及1个旧厂项目,已批旧村项目在全市占比超过80%,提前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方案批复任务;

批复沙步、五村七片、文冲东、华甫荷村、萝峰、旺村南等14个项目信任筹建规划建设方案

全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新开工300万平方米,新建成安置房194万平方米、约15300套,较去年同期增长385%,占过去历年建成安置房总量的90%。


△文冲幸福里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提速带来三大利好

近日,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消息,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住建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

让超大特大城市“挑大梁”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一盘大棋,能够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对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将带来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第一,有望拉动数万亿元量级投资,有效扩大内需。从过往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实践来看,一般单个项目投资门槛多超百亿元,开发周期也多达数年,将有效带动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不断发力。

据申万宏源证券预计,后续城中村改造入选城市人口门槛的限制可能会放宽,入选城市数量有望扩围至21个-35个。估算本轮城中村改造每年投资额约为1.5万亿元-2.1万亿元,累计投资额约为7.3万亿元-10.6万亿元。

通过城中村改造有助于将超大特大城市建设成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如此一来,居住空间、产业空间、公共空间将同步更新,进一步激发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活力,诸如建材、装修、物流、基建、家电等多行业会迎来发展利好,亦将为相关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窗口和契机。

第二,促进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超大特大城市一般是人口流入地,需进一步满足当地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城中村改造将会催生新的改善型购房需求,这是当下住房消费的重要购买力之一。同时,部分原有城中村居民的购房需求也会被激发,有可能带动当地新建商品房销量上行。

未来或将有更多城市探索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补偿的新模式,商品房销售市场将会受益,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此外,此轮城中村改造将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对于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住房租赁房源供给体系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三,加快房地产企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住建部提到,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从上述实施细则来看,简单的大拆大建的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已不合适,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发展、产业转型以及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靠“本地化”和“专业性”做顶层设计,与“开发”相比,“运营”更重要。而随着城中村改造进入到实操阶段,多个城市已积极跟进,这是房企参与分享红利的重要机遇。

不过,城中村改造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只准备好了资金和了解了市场需求还不够,相关企业还需要“投、建、运、管”全寿命周期参与。换言之,基于自身布局的城市和业务模式,房企还要寻求多元化的合作对象,内外兼修地夯实城市更新业务赛道,将有助于开发商尽快摆脱旧“三高”(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弊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由过去增量为主转向存增并重,在此背景下,城中村改造有望成为后续稳增长、稳地产重要抓手,加快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丨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局、证券日报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