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盈亏平衡线,或将显著提高

时事新闻2023-10-29 18:15:34无忧百科

基金公司盈亏平衡线,或将显著提高


费率改革之下

基金公司盈亏平衡线或显著上升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张燕北

自证监会7月实施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以来,已满百日。

在此期间,存量主动权益基金费率渐次调降,越来越多的固收基金、指数类产品也加入降费率的阵营。在积极实施降费规定的同时,行业也不得不思索管理费调降的应对之策。

规模效应下,中小基金公司尤其主动权益占比较高的公司生存环境或更加困难。按照业内人士测算,未来或有三成基金公司规模低于盈亏平衡线。

“盈亏平衡线”预期上升

自7月实施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是公募行业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但不可避免的是,主要依赖管理费收入的公募基金行业,在人力等成本不变情况下,意味着需更多基金规模来维持原来的收入水平,行业“盈亏平衡线”或将提升。

究竟费率改革之后行业“盈亏平衡线”是多少?据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测算,过去业内通常将规模200亿设为盈亏平衡线,一般超出这一水平才能实现盈利,但降费后基金公司“盈亏平衡线”或将是500亿管理规模。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500亿的盈亏平衡线是涵盖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规模综合测算结果,对于行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更多观点认为,若仅算主动权益类产品,80亿~100亿或是降费后基金公司盈亏平衡线。

“若仅算主动权益类基金,100亿规模就差不多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据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具体盈亏平衡线也涉及到各家基金公司人员规模、业务布局、费用等问题。“相对来说,在中小型基金公司整体规模不大阶段,人员成本比较重要,是直接影响盈亏平衡的。”

从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情况来看,目前并没有绝对统一的盈亏平衡线规模,这取决于不同基金类型在不同管理费率下所创造的不同收入。具体对不同公司而言,因为投资的资源禀赋不同,所以在产品结构的倾向性上有差异,也会造成不同公司盈亏平衡规模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假设一家基金公司一年总体基础经营成本在3000万元至5000万元不等(含了人力、信息系统、办公场所、投研服务、营销、宣传推广等各项成本),如果这家公司的全部规模均为年管理费率1.2%的权益类基金,则当其日均管理总规模为80亿时,全年管理费应为9600万元。”上述沪上公募高管人士表示,“假设其中一半作为尾佣支付给销售渠道,则剩余4800万元作为净管理费收入,基本刚好能覆盖公司基础经营成本。而如果其规模为年管理费率0.3%左右的债券型或货币型基金,则维持盈亏平衡所需的总规模会翻数倍以上。”

另一位基金公司高管人士坦言,盈亏平衡点会因公司的成本管理、产品类型和市场竞争而异。500亿的盈亏平衡线算法应该是按照公司大部分规模为低费率的固定收益率产品算出来的。诚然,固收类产品比例高,盈亏平衡线会高一些,但若是主动权益类产品比例高,则会低很多。“80亿左右的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能控制好成本,基本可以实现盈利。”

中小公募影响大

另一个行业简单测算是:按照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1.2%,指数基金管理费0.58%,非权益基金管理费0.39%来折算,意味着1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收入与2.07亿规模的指数基金相近;若是非权益基金,则需要3.08亿规模。

以此比例将所有规模换算为主动权益规模后,根据天相投顾统计的今年二季度末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153家公募管理人中,有46家主动权益规模不足80亿元,占比30.07%。意味着目前三成基金公司,或达不到盈亏平衡线。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基金“降费潮”以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主,时至今日,部分指数基金以及越来越多的固收基金也加入降费率的阵营。这意味着,未来基金公司盈亏成本线大概率会更高,同时将有更多基金管理人面临较严峻的生存考验。

从目前来看,费率改革对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较高的基金公司,尤其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的话,将面临严峻考验。

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基金公司营收降幅可能在20%左右。但考虑到基金公司的成本相对刚性,短期难以实现大规模节约,预计基金公司利润降幅将更高。开源证券则认为,预计基金公司营收降8%,利润降15%。

一位公募首席市场官分析,产品费率的降低通常会一定程度减少基金公司的收入,营收降幅20%左右,但其对净利润的影响因不同产品比例和规模而有所不同。“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的基金公司将受到更大的影响。”该首席市场官认为。一些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占比较高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此次费率改革受冲击最大的是以权益类基金为特色、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总规模比重较大的基金公司。”沪上一位公募高管人士认为,中小基金公司如果本身就处于盈亏平衡的节点,受降费影响,这些公司也将受到考验。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纳入统计的154家基金管理人中,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占比超一半的公司有30家,占比约五分之一。这些主动权益占比较高的公司中,16家总资产规模不足百亿,其中12家规模不足50亿。10家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较高的基金管理人,总资产规模不足20亿元。

或加剧行业马太效应

“从此次降费的影响上来看,短期来说,对于中小基金公司的影响相对而言更大一些,相对而言,大型基金公司应对降费之后的影响会更加从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降费之后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行业的马太效应。”华南一家中小公募副总经理如此表示,他认为,未来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效应的优势将更为明显,同时规模的增长会变得更为关键。

同样的,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也表示,从大资管时代来临至今,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在不断加剧,头部公司的各类优势都在吸引资源聚焦。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根本还是在于差异化的高质量提升。“降费的举措更多是优化行业,推动行业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向前看,随着利润端的压缩,中金公司预计规模较大的头部基金公司,能一定程度依靠规模效应,摊薄科技等领域的成本支出,利润端的压力相对较小。这意味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效应的优势将更为明显,为了“生存”基金公司可能更注重未来几年的规模增量。

甚至有观点认为,未来中小基金公司的经营压力会较大,可能会出现一些基金公司股东选择退出、挂牌出售转让股权。

“降费浪潮会使行业发生一些变化,原本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的公司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马太效应’。”上述公募首席市场官表示,因为财务能力被削弱,会减弱中小基金公司对优秀的基金经理等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而人才和商业资源会反向朝实力更雄厚的公司集中。

不过,上述华南一家中小公募副总经理表示,短期内,中小公募中权益占比较高的公司在经营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权益类占比大的公司也从侧面反应了市场对其公司整体的权益投资能力的认可,这也将促使其更加注重提升投研等核心能力,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的投资业绩水平。

“这同时有助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也会促使行业参与者不断创新、进取,为投资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他表示。

而另一位人士表示,费率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发展整体主要还取决于行业的发展情况、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等等,降费对行业、对公司会有影响,但不是最至关重要的因素。

“单纯的降费只是对资产管理行业产生冲击,但不足以产生巨大的马太效应。”上述人士还认为,基金公司需要在管理模式和治理结构上进行变革才能生存,并且在发展中引领潮流。此外,目前资产管理行业的多元化程度不够,业界生态还不支持垄断的出现。”

费率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降费是公募行业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有助于推动各参与主体保持高水平竞争,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是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此外,基金降费也会促使公募机构更加努力做好业绩,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提升管理规模,对冲基金降费给盈利带来的影响。

“短期来看,对行业整体净利润影响有限。”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直言,长期来看,费率改革更多是为了改变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现状,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不断提升管理人投资水平的角度引导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对投资者及基金管理人都是最优选。

上述华南一家中小公募副总经理也表示,近几年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较快,管理规模从2019年的14.8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28万亿元,用户数也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基金行业在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用户中得到了普及,而从海外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往往会伴随着管理费率的调降,所以说降费是大势所趋,同时降费最终是让利于投资者,促使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有利于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超百家基金超3000只基金宣布降费

基金公司多举措“对冲”影响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张燕北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行时。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7月初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拉开大幕以来,已有超百家基金公司下调了管理费和托管费,涉及3000只以上的基金产品。

毫无疑问,费率改革给行业经营上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中长期也迎来诸多机遇。不少受访机构表示,会积极提升附加值的服务,同时加强投研力量,把业绩提升,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对冲降费的影响;也有不少公司表示,未来会侧重机构业务、专户业务、直销业务等,多维度发力降本增效。

公募基金费率降低潮席卷全场

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初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拉开大幕以来,已有超百家基金公司下调了管理费和托管费,涉及3000只以上的基金产品。

整体来看,公募实施降费逾百日以来,以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主的降费潮已逐步扩散至债基、货基、指基以及“固收+”产品队伍。而在当前,降费潮仍在持续。日前,公募“一哥”宣布旗下部分ETF降费。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于10月28日公告,自10月30日起,调低旗下中证1000ETF、中证1000ETF联接基金、中证2000ETF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而在今年9月中旬,包括易方达、华安、工银瑞信在内的3家基金公司已经先后开启了ETF的降费模式。通过此次降费,易方达中证1000ETF的综合费率降至0.2%,与汇添富中证1000ETF同处最低水平。中证1000ETF联接基金的费率最低者也被易方达、汇添富包揽,两者的综合费率也同为0.2%。

业内预测,未来或有更多指数基金规模处于第一梯队的公司加入ETF基金降费阵营。一位公募市场人士表示,“由于股票ETF基金头部效应突出,仅有不到四成的公募基金布局,而且规模也集中在头部产品。头部公募降低旗下ETF产品费率,给同类指数产品的发行及销售平添压力。一旦跟进公司增多,目前0.5%的大众费率水平很有可能会降至0.3%左右。”

另据数据显示,全市场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的平均管理费率分别约为0.76%和0.59%,多数偏债混合基金的管理费在0.6%~1%之间,多数二级债基的管理费率为0.6%~0.7%。而此前宣布降费的偏债混合基金将管理费率由0.8%下调至0.6%;混合二级债基产品的管理费率则由0.6%下调至0.4%。可以看出,固收+产品费率下调幅度在20%至30%左右。

主动权益产品方面,根据证监会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存量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

上述公募市场人士分析,尽管面对监管降费要求和同业降费比拼,部分生存压力较大的公司也可能会被迫降低费率,行业全链条承压,甚至可能会引发行业整合浪潮。

“向前看,随着利润端的压缩,规模较大的头部基金公司,能一定程度依靠规模效应,摊薄科技等领域的成本支出,利润端的压力相对较小。这意味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效应的优势将更为明显,为了‘生存’基金公司可能更注重未来几年的规模增量。” 中金公司预测。

多维度发力“对冲”影响

究竟如何对冲费率改革带来的影响?沪上一位公募高管人士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表示,一是提升投研能力、追求长期稳健投资业绩,这始终是根本;二是降本增效,积极采取包括控制人员编制在内的各种手段降低公司经营成本。

同样的观点也得到另一位沪上中小基金公司高管人士的认同。“我们目前在经营上主要侧重于机构业务、专户业务、直销业务,围绕着机构投资者需求做文章,从产品、服务等多维度去满足机构投资者需求。另外,也尽量控制人员等方面成本。”

一位公募首席市场官也表示,面对降费影响,开源节流是基金公司需要重点考虑的情况。尤其在A股市场连续不景气的情况下,更是要做好中长期面对困难的准备。

“以我们公司为例,目前减少盲目的产品发行,将资源聚焦,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更及时、更持续的售后服务和投教支持。这样不但节约成本,而且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同时,公司将中后台运营外包,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降低盈亏平衡线,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上述人士表示。

积极做好主营业务、并走差异化道路,也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破局之道。

“公募基金接受降费的挑战,积极提升附加值的服务,同时加强投研力量,把业绩提升,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对冲降费的影响。”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

还有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从激励基金公司进一步提高权益基金主动管理能力上而言,基金公司是积极主动拥抱本次费率改革的变化,并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出适应自身发展的降费方案,通过做大规模、做优业绩、提升服务、降本增效等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此外,华南一家中小公募副总经理表示,基金管理费降费对于公司而言,短期管理费收入会有所下降,但也会驱使基金管理人对其投研和风控能力的提升意识增强,同时提高经营水平,以更加优秀的投资业绩来吸引投资者。尤其是对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唯有充分发挥经营优势,探寻差异化发展,聚焦提升投研能力建设,才有望破局。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本文标签: 债基  etf  公募基金  基金产品  盈亏平衡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