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基础科研5年,这家机构坚持“科学家说了算”

时事新闻2023-09-26 18:08:31无忧百科

资助基础科研5年,这家机构坚持“科学家说了算”

9.26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缘起

“科研工作者一生中有两个最困难的时期,一个是研究生时期,另一个就是取得博士学位后五到十年”。

2019年11月2日,一项民间科学奖励的颁奖现场,当时97岁的杨振宁现身,表达对青年科学家的关切。

这项新的民间科学奖项,赢得了科学界的热忱参与和支持。已经有超过1300位各国院士、5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仅参与提名推荐的,就有40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

这个激励青年科学家大胆创新的奖项,要从五年前说起。

腾讯总部,科学家与创始人马化腾的一次餐桌交流,大家聊了两个小时,聊起青年科学家真实而接地气的困扰。毕竟,连北大、清华等科研条件看似优渥的一些青年科学家,也会面临在一线城市安居的生活压力。虽然一些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建设的科研平台,科研经费不少,人才薪酬问题却一直无法突破,导致很多青年人才很难留住。

这之后,腾讯团队更加认真地思考,从企业角度如何支持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安心做研究?

那是在2018年,《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已出台一年;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持作用刚刚开始被广泛讨论。

最终,咨询和听取众多来自科学界的意见后,一个新的科学奖项,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设立。从2019年开始,这个奖项将每年选出不超过50位、45岁及以下的青年科学家,每人奖励60万元,连续5年,共300万。

这个奖项被定名为“科学探索奖”,用来帮助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沉下心,攻克那些最基础、最重要和最艰深的科学问题。获奖人不需要说明奖金用途,无论是用于科研,还是舒缓生活压力,都不会受到任何干预。


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合影

科学探索奖,是雪中送炭,在年轻科研工作者最困难的时期伸出援手。而“探索”两字,意味着冒险,也饱含着对这些科学界新生力量的信任与期待。

14位科学家发起人在公开信中写道:“科学探索奖在意的是人,是忘我的境界,是一往无前的精气神。”

探索

这是一个“无定期出成果压力”,让科学家自由地“做自己最想做的那件事”的大奖,与一群年轻且充满激情的科学家们迅速产生了化学反应。

不到40岁的北京大学教授周欢萍说:“得到资助,让我有底气把目光从短平快的项目上移开,转向一些不确定性更高但是意义更为重大的课题”。2020年,周欢萍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她在钙钛矿电池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登上《自然能源》杂志。

而对于另一些获奖者,科学探索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了后顾之忧,“家人开心,身心自由投入科研”。一位科学家在获奖之前,一家六口住在40平米的周转房里,一度认真考虑是否要跳槽去企业,获奖后购置一套两居室,解决了居住的大问题,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热爱的科研工作中。

5年来,已有248位科学家获得科学探索奖。有839篇SCI论文向腾讯基金会或“科学探索奖”致谢,其中,仅科学界顶级的三大刊物CNS(《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的论文就有29篇。获奖者中的两人——武汉大学教授宋保亮和北京大学教授朴世龙,于2021年11月成为两院院士增选中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5年来,科学探索奖获奖者中,有9位获得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有一位获得中国三大数学奖之一——陈省身数学奖。

多项获奖人成果入选“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作为中国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和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集中亮相。

不功利,不短视,做一个真正助力中国科技发展,确确实实支持到最有潜力的那些年轻人的民间科学大奖,首先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发现和筛选出值得资助的人才?

从创立之初,科学探索奖便明确了“科学家主导”的路子,贯穿整个评审始终的是“科学家说了算”,强调的是:以科学问题和探索突破为中心。

在评审阶段,从小同行专家评委的初审到匿名评委的终审,不会有同一批评委“一评到底”。不断强化回避制度,对“打招呼”零容忍,抵制门户之见和不正之风,对学术道德问题一票否决……种种细节,这个科技奖项对标的都是国际国内最严格的标准。

科学家主导的高标准和高难度,确保获奖者瞄准真正重要的科学问题:从基础的暗物质探测到前沿的量子计算,从满足好奇心的古DNA研究到极有应用价值的胆固醇、病毒相关研究,还有从深海探索到机器人智能系统这些国家迫切需求的信息电子、化学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陆朝阳将科学探索奖形容为“钱狠话不多”,平时非必要时从来不打扰,然后每次给大家组织的活动又特别生动活泼。

做生物探针的“探针小王子”北京大学教授李毓龙,在科学探索奖组织的一次跨学科交流活动中,抓住了从事深海机器人研究的浙江大学教授李铁风。“你做实验的时候能不能帮我留意,深海里有没有能发红色荧光的生物?”

生物探针必须使用生物荧光蛋白,红色波长最长,穿透力最强,但目前仅有一种不稳定的红色蛋白,是俄罗斯科学家从深海珊瑚中发现的。对李毓龙来说,认识一个研究深海的科学家,简直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

实际上,营造探索未知的学术氛围,鼓励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叉研究合作,也正是科学探索奖努力在做的事情。

2023年9月23日至24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办,同时举办的还有第三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50²”,寓意着50人、50年交叉相乘,期许科学探索奖每年评选出的50位青年科学家,对未来50年的科学技术突破产生重大影响。每位获奖人在受资助的5年期间,至少会在论坛做一次分享,产生思维的交叉碰撞。

“‘科学探索奖’本身就是对中国现阶段如何建设科学奖励制度的有效探索。”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感慨。


韩启德院士

在谈到一个好的科学奖励体系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窦贤康也表示:“虽然’钱’越多越好,但是多或少不是第一位的,关键是在确定的边界下怎么把有限的经费投入给最具活力的青年科学家身上。”

陪伴

在助力中国科学发展的漫长道路上,腾讯与其说是科学家们的资助者,不如说是陪伴者。

中国的科技发展正处在由量到质的转型期,急切需要更多原始创新。但原始创新的出现是无法预测的,短期的投入无法立刻收到回报。造就有利于原始创新的科学环境,需要长期、大量、无法计算回报的投入,也需要各方的参与。

对腾讯来说,科学探索奖尽管启动资金高达10亿元,但这只是腾讯科学资助事业的一个开端。2022年8月,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以探索社会资金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模式。

除了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还设立了“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这次,腾讯一口气拿出100亿资金,计划稳定支持200~300位杰出科学家,为每位提供连续5年,累计最多2500万的科研经费资助。而且,资助期满后如通过评估,可获得续期资助。

首批遴选出的新基石研究员名单已于2023年1月公布,58位科学家入选。

更多的投入,是为了解决更困难的问题。科学探索奖帮助一批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解决他们的痛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则要挑战一个难题:探索新的科学资助模式。

作为科学研究中最难的一环,原始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资助原始创新没有捷径,相比其他的资助方法,选出有创造力的人可能是最可靠的方法。清华大学教授、新基石研究员祁海认为,“越基础的研究,它的不可预测性越强。最好的预测因素,可能就是这个人本身的创造性。”

新基石试图在传统科研资助模式外开拓一条新路,以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潜心研究他们最感兴趣、最大胆的科研项目。腾讯和科学家群体达成共识,这个全新的资助项目,选人不选项目,将专注支持基础研究,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不对科学家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考核论文数量,也不限定必须拿出成果的期限。一切设置,都旨在为科学家创造最自由的研究环境,挑战更大胆的课题。

“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科学家在申请时甚至还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方向取得突破。因为得到了资助,科学家更敢想,从而实现了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

无论科学探索奖还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关注点始终没有变,都是聚焦人,发现和支持有潜力的、年富力强的优秀科学家,也就是在参与支持未来一代的中国科技领袖的成长。

获得首批新基石资助的吴骊珠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不仅是在资助人,也是在培养人。在我们从事这些研究的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列,并有所作为。”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甚至表示,在科学探索奖、以及腾讯后续支持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启动以来,复旦大学也在反思,对基础研究应该如何支持?

金力介绍:“后来,复旦大学做了’基础研究支持体系’,我们的理念跟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高度一致,核心就是针对年轻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做个性化的支持。在这样的体系下,年轻人从建实验室开始,到不同的成长阶段,都可以得到一定帮助。年轻人成长就像爬阶梯,最终能不能爬上去靠他们自己,学校给的支持,就是让爬楼梯的时候坡度稍微缓一些,从而可以爬得更高。”

承诺

在今天的世界科技强国中,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资助者,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美国国家科学和工程统计中心 (NCSES) 的数据显示,当年美国联邦政府提供了40%的基础研究资助,而企业提供了36%,几乎是同样重要。

在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于洪涛看来,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成熟的表现”。

企业资助能够提供不同于政府资助的科学生态,比如让科学家们尝试最大胆、最疯狂的科学设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谢晓亮曾表示,“常规科研基金的申请通常需要提供比较完整的研究数据和结果,获得多数同行专家的认可,这对于原创性的项目往往是很难的。而社会资金的优势在于它的灵活性,有了社会资金的参与,就可以针对原始创新进行大胆有力的支持。”

但在中国,企业对科学研究的资助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管是10亿的科学探索奖还是100亿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比之中国每年数万亿的政府科技投入,虽然不是一个巨大的数额,但它是一个开端和有益补充。

它提供了一个可能选项,让科学家们了解到官方资助之外,企业也可以给他们的科研乃至生活坚实的支持。它也正在创造着一种新鲜的科学资助的文化氛围。不谈论帽子、派系、影响因子,也没有繁杂的申请和评估考核,有的是对科学探索本身的支持。

于那些同样有着支持中国科技发展,支持人类科学事业想法的社会资本而言,腾讯用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探索告诉大家,民间力量完全可以做好对科学事业的支持。

一个有活力的科学资助体系,政府支持和社会支持本就缺一不可。企业资助的存在,是对政府资助的有益补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

要真正成为政府经费资助的有益补充,切实助力中国的科技发展,一个民间的科研基金需要做的,也许便如同腾讯今天所秉持的:耐心与信任——摒弃短视的实用主义,坚持长期投入。相信科学家的力量,陪伴科学家成长。

本文标签: 资助  杨振宁  科学界  基础科研  科学大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