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化学物质被发现?江苏化学课本出现高“猛”酸钾,出版社回应

时事新闻2023-09-17 08:33:36无忧百科

新的化学物质被发现?江苏化学课本出现高“猛”酸钾,出版社回应

此前发生的人教社小学数学课本的“毒插图”事件,许多家长开始对学生课本的可靠性产生怀疑,以至于现在学期发新课本后,家长们都会仔细翻阅,深怕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对学生产生误导。



然而,最近,江苏一位家长晒出了自己的新发现,9年级的化学课本上再次出现了错别字,而这也再次激发了中小学生家长的愤怒情绪。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学校教育却漏洞百出,让家长们倍感失望。背后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学校教育为何总是让人感到忧心忡忡呢?



据了解,新学期伊始,江苏徐州的一位家长就发现,9年级化学上册课本第35页出现了一个低级错误,将高锰酸钾错误地印成了高“猛”酸钾。

要知道,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如果学生因此被误导,中考时因写错别字而失分,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后果将由谁来承担呢?

在此之前,语文课本上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等语句也引发了广泛争议。很多家长记得以前学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不禁让人怀疑是课本内容有所更改,还是家长们记错了,抑或是部分学生在求学阶段所用的课本本身就存在错误。



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教材准确性的进一步关注。

负责印刷的公司工作人员不得不承认,那高“猛”酸钾的错误确实存在,并表示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个错误,随课本发放了勘误表来纠正这一失误。

然而,家长们想不通的是,既然在印刷后能发现这个错误,为什么在印刷前就不能做好检查呢?发放勘误表的过程也让人感到困惑,难道有了这张勘误表,课本上的错误就能被一笔勾销了吗?



一般来说,普通报刊杂志都需要经过三审三校,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学生的课本却屡屡出现错误,这不禁让人质疑负责审校的编辑老师是否在认真核对,为学生的教育负责,还是在摸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出现打字错误的情况,但如果仔细检查并及时修正,这些错误是完全能够避免的。那么,学生课本的编审程序应该更加严格,为何还会出现如此低级错误?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学生课本编审程序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也许编辑老师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和不当行为,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环节的问题所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整个编审程序进行全面审查和改进,以确保学生课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也应该对编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材料。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学习材料和教育资源,这一事件的发生也让我们深刻反思,学生课本的编审程序应该更加严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起更大的责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