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使用非处方药及接种疫苗小管家

名言美句2023-03-09 11:31:27无忧百科

儿童使用非处方药及接种疫苗小管家

目录

第一章: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

第二章:儿童疫苗接种小管家

儿童生病是家长最为揪心的事,但是也不能因为担心而盲目得为孩子吃药,尤其是非处方要,那么,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但是接种疫苗注意事项要牢记。

孩子用非处方药须注意什么

了让妈妈做好家庭保健,大病到医院,小病自己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药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非处方药,也称OTC药品(Over—The—Counter),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治疗轻微的疾病。

如何正确选用非处方药

·自我判断症状。通过自己获取的信息和拥有的常识,对自己的症状进行自我判断,如您自觉鼻塞、咽痛、周身不适、体温高于正常,您可能会判断患了“感冒”而自行选用抗“感冒”的药物。

·正确选用药品。可查看所购药品详细使用说明书,也可在购买时向药师询问。

·查看药品包装,不能购买“三无”产品,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打开过的药品,更不要购买过期产品。

· 使用时详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中标示的剂量使用,切不可超量使用,一定要看说明书中注明的禁忌药。如果您有说明书中所列禁忌症,切莫饶幸使用。还要注意药物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如服药时应禁食的东西服用时间,服用方法等。

·注意保管好药品。通常需放置阴凉干燥通风处。有些需放置低温处的一定要遵照要求放置。

·自我药疗3天后症状仍不见缓解或减轻,应及时看医生。

·药品不要放在小孩可以拿到的地方。

并不是一天24小时都可随时随地买到药品,而患病却不分时间。尤其是深更半液患病,就更是麻烦,临时购买药品,很不方便,最好是家中备些常用药品。备什么药好呢?

感冒药

可备用的感冒药有:复方金银花冲剂(口服液)、利咽解毒冲剂、复方感冒灵(清)、维C银翘片、康泰克(适用于年长儿)、小儿速效感冒片(颗粒)等药。大多是复方制剂。成人使用的感冒药不要用于小儿。

感冒药服用方法简单,一般按说明书服用。症状重、体温高交到医院就诊,排除其它疾病。

感冒是由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粘膜急性感染。主要症状为鼻涕、喷嚏、鼻塞、干咳、咽痛等症。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解除鼻充血,减少鼻分泌物,减轻发热、头痛等症状。服用感冒药一周仍不见好转应看医生。

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阿莫仙青霉素、V钾片等,这类药给患儿初次使用时应注意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其次是头孢菌素类,如欣可诺,欧意等。使用此类药也应注意过敏反应。

不适用于婴幼儿的抗菌素,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利菌沙、严迪等。这类药不适于用于婴幼儿,其它如磺胺类(如复方新透明)、氨基糖甙(如庆大霉素),不适用于小儿。若有必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使用抗菌素时应注意事项:

有的父母当小儿患病,尤其是发热的,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治好,往往是频繁更换抗菌素。甚至早晨服一种,中午又换另一种结果是哪种抗菌素也达不到抗菌作用。一般情况下抗菌素应使用3天,如无效再更换另一种频繁更换抗菌素,不但起不到有效杀菌作用,还容易产生耐药性。

服用任何一种抗菌素,都应在饭店,尽量不空腹服用。

一些酶类制剂应与抗菌素间隔一段时间如乳酶生、乳酸菌素片、整肠生、丽珠肠乐等应与抗菌素间隔至少2小时。纯中药制剂一般空腹服用,与抗菌素间隔1-2小时。

不要长期作用抗菌素。有的父母带小儿看病,医生开据处方。小儿病程迁址。如咳嗽,父母就自行给小儿服用医生曾开据的处方药。有的服用长达半月,甚至一个月。长期服用抗菌素会造成菌群失调,白细胞下降等后果。

退热药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损害机体和引起并发症,如小儿高热惊厥。所以,小儿发热须积极处理,除了用物理降温外,还应使用退热药,但要知道,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解除疾病原因,而且高热或持续发热不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因此,使用退热药的同时,还应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连续3天仍不退热应看医生。

可备用的药有:扑热息痛、小儿鲁末那、小儿退热栓、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小白退热口服液、柴胡饮、小儿退热口服液等。

最佳必备退热药及使用方法:

① 扑热息痛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根据年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一般情况下,2-3岁5-100毫克,4-6岁100-150毫克,7-9岁150-200毫克,10-12岁200-250毫克。12岁以上,250-500毫克,轻度发热38℃以下,选择较小剂量,中度发热38℃-39℃,选择中间剂量,高热39℃以上选择大剂量。扑热息痛规格有两种,500毫克/片、300毫克/片。

② 小儿鲁末那:尤其适用于婴幼儿。除有退热作用外,还有止惊作用。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价格便宜,疗效好。一般情况下,半岁前半片,以后每岁1片。即3岁小儿可服3片,可根据发热程度加减剂量。

③ 小儿退热栓:当小儿高热,使用退热栓,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使用退热栓时,要注意放置方法。把外包装去掉,小儿取侧卧位,暴露肛门,缓缓推入退热栓直至全部进入肛门。

其它备选商品药还有:日夜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康利诺等。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使用退热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退热药,顾名思义,发热才需服用。有的父母怕小儿发热,在小儿不发热时也给服用退热病,以便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当小儿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丢失过多电解质,造成低体温,失盐失水出现虚脱,甚至休克。

小儿发热不同于成人,不要忘记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幼儿,物理降温速度快,副作用少,优于药物降温。

小儿汗腺不发达,不易“发汗”切莫给小儿多穿多盖“捂汗”,这样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使小儿体温聚升,甚至造成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当体温降至已常或较前下降后,也应4小时后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不要等到小儿再次出现高热时方服用退热药,以免出现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时,药物剂量可灵活掌握,中度发热按说明书推荐剂量,高热或超高热时可适当增加剂量,中度认下发热可减少剂量。

小儿发热一定要频饮水,稍增加食盐摄入量,饮料不能代替白水。

止咳、祛痰、平喘

止咳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呼吸道反射,可将异物(痰液等)从气管、及气管中排出,使呼吸道通畅,因此,轻度咳嗽一般不需用药,但咳嗽过频过重,则应及时治疗,减轻患儿痛苦。对于顽固的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咳药代表药有:咳必清、咳快好、美沙芬等。

祛痰药:

痰是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可因炎症增加阻塞呼吸道引起咳嗽,祛痰药可衡释粘液,促使呼吸道中的液体流出。

祛痰药一般副作用较多,较少给小儿使用。

平喘药:

哮喘、喘息是小儿易出现的症状,代表药有氯喘、喘定、舒喘灵、嗽必妥等。此类药不推荐给儿童使用。

以上镇咳、祛痰、平喘药既然不宜用于儿童,为什么在小儿常备药中提起呢?主要是提醒父母,止咳、祛痰、平喘药要尽量避免使用。

那么小儿咳嗽、喘用什么药好呢?医生推荐使用中成药或一些复方制剂,即便其中含有上述几类药物成分,量也较小。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小儿服用小儿类止咳祛痰平喘药比较安全。

常用的有:小儿咳喘灵冲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黄龙咳喘冲剂、小白止咳糖浆、密炼川贝糖浆、蛇胆川贝液等。

服用止咳、祛痰、平喘药时注意:

此类药大都是对症药,治标不治本,应治疗疾病本身,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若没有其它病症,可单独使用。若效果不好,应及时看医生。

有的父母见小儿咳喘较重,心情急切,不按说明书服用,过量,超大剂量使用,这是不对的,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不应过量服用。

止泻药

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多种,当服用止泻药时,应注意病因治疗。

可备用的腹泻药:思密达、鞣酸蛋白、参岭白术散、小儿泻速停等。

细菌性腹泻应使用抗菌素。

病毒性腹泻可使用抗病毒药。

生理性腹泻应注意饮食状况。

服用止泻药时应注意: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脱水,中毒等而危及患儿生命。所以,不能忽视小儿腹泻,特别是急性水性便中毒痢疾,长期迁延腹泻。应及时看医生。注意补充水、电解质,不提倡饥饿疗法治小儿腹泻,以免造成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腹泻病的饮食治疗和护理有时比药物还重要,要加强综合治疗。

不要忽视口服补液盐的作用。小儿腹泻丢失大量水、电解质,口服补液盐可补充之。

如没有确切的感染证据,不要滥用抗菌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加重腹泻。严重者导致霉菌性肠炎。

不要来用肌注药物的途径来治疗小儿肠炎。

如果小儿无呕吐,能顺利喂给口服补液盐,病情较轻,无明显脱水,尽量口服补液,以免因群脉剂补液给小儿带来痛苦和不便。

儿童疫苗接种小管家

目前,一部分家长认为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已几乎绝迹,无需接种。这是错误的认识!其他家长也对儿童疫苗接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本文就总结一些常见的误区,希望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误区一:某些传染性疾病已几乎绝迹,宝宝无需接种疫苗

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和病毒已绝迹,他们很可能通过游客而被带到当地,从而传给当地居民,因此国家规定的计划内疫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为宝宝接种,这样其实也间接保护了那些不能按种疫苗或对疫苗没反应的人群。

误区二:接种过疫苗就100%不会生病

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一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三:打疫苗有不良作用,影响身体健康

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承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按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患忌证,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四:母乳喂养的儿童无需接受预防接种

母乳喂养呵以提高宝宝抵抗力,并不像疫苗那样可以预防传染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少患感冒,但母乳并不能预防像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严重的疾病;有些父母认为小孩打了疫苗还会染病,疫苗效果不佳,其实不然,打了疫苗的小孩还会患病是与小孩本身的体质有关。一般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翠就为零了。

误区五: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下面为大家介绍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接种的时间及相关知识,希望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

计划内疫苗的具体时间表

出生24小时 :内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个月宝宝 : 乙肝疫苗(第二次)

2个月宝宝:小儿麻痹疫苗(第一次)

3个月宝宝:小儿麻痹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疫苗(第一次)

4个月宝宝:小儿麻痹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疫苗(第二次)

5个月宝宝:百白破疫苗(第三次)

6个月宝宝:乙肝疫苗(第三次)、流脑疫苗(第一次,6~18个月龄,间隔3个月)

8个月宝宝:麻疹疫苗(初种)、乙脑疫苗(初种)

9个月宝宝:流脑疫苗(第二次)流脑疫苗

1.5-2周岁宝宝: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加强)、百白破疫苗(加强)、小儿麻痹疫苗(部分加强)

4周岁宝宝:小儿麻痹疫苗(加强)

7周岁宝宝:麻疹疫苗(加强)白破二联疫苗(加强)

12周岁宝宝卡介苗(农村、加强)

计划外疫苗接种表

流感疫苗: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狂犬病疫苗: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水痘疫苗:如果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

甲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又称急性传染性肝炎,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染。流行范围较广。凡1岁以上未患过甲型肝炎但与甲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其他易感人群都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

1、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2、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3、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4、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5、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

1、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2、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3、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总结:儿童没有顽强的抵抗力,接种疫苗是儿童预防疾病的良好选择,接种疫苗也要选对时期,不同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不同,赶紧来学习下吧。儿童疾病肺处方药的用药须知要牢记哦。(文章原载于《健康向导》,刊号:2012第1期,作者:牛鸿、翟如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